第30章 西学巨擘李之藻
这钦天监观星台在崇文门东北方向,距离皇宫八九里路,步行过去要半个时辰。
朱由检自然不愿意用这么多时间走过去。
不一会儿,朱由检换了一套麒麟服,回到德政殿内,正要和徐光启出去时。
一旁侍候的司礼监太监李凤翔见状,上前提醒道:
“陛下,今天不是还约了徐尔一大人来德政殿议事么?”
朱由检一怔,顿时想了起来,果然还有这个约定。
他略一皱眉,便道:
“汝留在此处,若是徐尔一来了,让他也去观星台便是。”
李凤翔领命。
一刻钟后。
朱由检和徐光启在二十多个锦衣卫簇拥下,骑马赶到了观星台。
这观星台是大明正统年间,利用元大都城墙的东南角楼旧址修建而成。
高约五丈,南北有六丈长,东西有七丈长。
砖块表面斑驳,缝隙之间长有青苔,古韵十足。
众人下马之后,朱由检没有直接上台,却先饶有兴味地带着徐光启围着观星台转了一圈。
转到正面,又朝上看了一看。
心想这观星台孤兀特起,又只有一个向上的入口。
围住四周,把住入口,上面可以一个闲人都没有。
若是聚集几个可以信赖的人在此议事,倒是比皇宫里方便许多。
也不怕走漏风声,引来群臣攻击。
这样的条件,只讨论推广格物穷理学,倒是有些浪费。
想到这里,他当即对跟在身旁的高文彩说道:
“文彩,你派两个锦衣卫校尉去把礼部尚书温体仁,还有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侍讲陈仁锡也请到这里来。就说朕命他们来此讨论修历之事。”
高文彩当即领命,把任务分派了下去。两个锦衣卫立刻骑马飞驰而去。
温体仁是礼部尚书,修改历法原本就是礼部主管之事,以修历请他来,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至于陈仁锡向来以博学著称,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览。为修历之事,请他来商量咨询,也算合理。
接着,朱由检命令锦衣卫在观星台四周围住,不让闲杂人等上来。
若是徐尔一、温体仁、陈仁锡三人到了,由高文彩把他们领上来。
然后和徐光启一起顺着台阶登上了高台。
高台之上安置着七八件巨大的铜制浑仪之类的观测仪器。
在阳光照耀下,折射着青铜色光芒。
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肃穆崇敬之意。
有一种接近天道的庄严感。
在观星台靠东有一间殿房。此时门口敞开。
殿内已经有六个人,三个人坐着,三个人站着,在那里高谈阔论。
三个坐着都穿着圆领袍和官帽,显然都是品级不低的官员。
两个站着的,身材高大,面色红白,鼻子硕大高耸,眼窝深陷,相当引人注目。
其中一个灰发,年纪约莫五十多岁,手里还拿着一个管状物体。
另一个金发,三十多岁年纪。
从外形来看,这两人是西洋人无疑。
不过都穿着儒士长袍,戴着四方平定帽。
他们身旁站着的却是一个英气少年。
身穿葱白锦袍,剑眉英目,双眸如星,一看便知是贵家公子。
年龄和崇祯皇帝差不多大,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还带着点稚气。
在座位上坐着的官员,其中两个,朱由检有些面熟,似乎在朝堂上见过。
还有两个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时殿内的人也听到了脚步声,纷纷转头来看。
他们都认得徐光启,看到徐光启身前还有一个锦衣卫高官打扮的少年,有些愕然。
锦衣卫带着徐光启来干什么?
两个西洋人更是打了一个哆嗦。
想起了金尼阁曾经心有余悸告诉他们的往事。
十二年前,万历四十四年的南京教案。
那时候西洋教徒受到不小打击,用了三年时间才化解。
众人正在惊疑不定时。
朱由检已经步入殿内。
走得近了,他的面貌却也被看得更清楚了。
这时候,那两个原本坐着的中年官员,忽然急急站了起来,
向前两步,跪了下来,叫道:
“陛下!”
这两人正是熊明遇和李之藻。
他们在朝会时见过皇帝。
此时愕然发现,走近殿内的却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所以立刻就起身行礼拜见。
“这少年是皇帝?”
其余四人更加惊愕,张口结舌。
再看这少年身后的徐光启,一边眼神向他们示意,一边也跪了下来。
心知再无可疑。
不容多想,也都纷纷跪下。
两个西洋教士也不例外。
“诸位快快平身。”朱由检也无意隐瞒自己的身份,连忙叫众人起来。
等众人起身,朱由检在首席坐下。
徐光启给皇帝一一引见介绍殿内六人。
首先就是李之藻。
李之藻,字我存,杭城仁和人,隆庆五年生。
换算成西历,是1571年出生,现在五十七岁。
二十七岁时中进士,会试第五名。
三十岁时和利玛窦相识,从此热衷于西学。
翻译西学著作目前是众人中最多的。
涉及领域包括天文、地理、算术、几何、逻辑学。
可以说是徐光启之外的,另一大西学巨擘。
朱由检一边听着徐光启的介绍,一边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李之藻。
只见他面容清癯,身形消瘦,脸上血色不足,显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据他所知,李之藻是崇祯三年九月去世。
也就是只有两年的寿命了。
李之藻接受了编修《崇祯历书》的使命之后,协助徐光启,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操劳过度再加身体本身不好,导致五十九岁就去世。
就在去世之前,还亲力亲为,主持编纂刻印了《天学初函》的丛书。
收录了包括《勾股义》《天问略》《表度说》等一共二十多种的西学书籍。
这李之藻可以说是通晓天文、地理、火器、算数、几何、水利、仪器制作各方面知识,文理兼通的大才。
这样的人才,应该好好珍惜,不能让他这么早就去世。
“李爱卿是不是曾经制作过一个地球仪?可否拿出来让朕看一下。”朱由检等徐光启的介绍停顿下来,冷不丁插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