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认知反馈危机
余冰没有去关注“混沌论道台”成立的宣传海报在京城引起如何的热议,简单的用了一点晚膳(太官令很郁闷,陛下这几日怎么变得如此节俭,对珍馐美馔怎么都不感兴趣了?),对近期将要开展的各项计划,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相关细则。
余冰现在是恨不得把自己分成无数个人一起工作,穿越几天来的皇帝职业体验,余冰发现,管理一个国家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多了,把所有权利集中到皇帝这里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明君会被累死,昏君会亡国。
三公九卿制或三省六部制也不够科学,权臣容易架空皇权。应该参照未来二十一世纪各主流国家的模式,尽量分权,设置更复杂的既独立运行又互相监督制约的行政体系。足够多的“公务员”把各项权利分担了,哪个领导想造反都难。
至于宋朝的“三冗”问题,根本不是导致亡国的根本原因,以文御武,矫枉过正,自废武功才是根源。后世大天朝体制内人数过亿,正式编制都好几千万,比现在整个大汉的人口都更多,也没见崩盘。只要整体运作机制没有大的漏洞,权利分得越细越好,这是超级加强版“推恩令”,直接把行政特权分散到普罗大众之中。
还没有全盘接手奏章审批,正式处理全国政务的余冰,已经被这几日每天超过16小时的“繁重工作”给吓坏了,这样下去,不用多久就会“英年早逝”啊!
因此,余冰在努力规划,如何创造更多的机构,开辟更多“公务员”岗位,把行政权利尽量分散,既可以避免“相权”压过“皇权”,又可以让自己这个皇帝摆摊繁重的政务。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众议院、参议院、人代会、内阁制……余冰从系统兑换了一堆的参考资料,分析各种制度的优缺点,东选一些,西掐一段,拼凑成“四不像”的“大杂烩”行政制度。反正没有任何制度是绝对正确合理的,总会有各种各样问题,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去进行系统的整合升华,只能按自己喜好节选一些凑合着用来试试,不行再调整。
熬到亥末(22:30-23:00左右),余冰实在撑不住了,回到寝宫倒头就呼呼大睡过去。本想熬到24:00看看各项系统数据的,只能等明天早晨了。
十月丙戌日(农历十月十六日),余冰穿越到这个时空的第七天,卯正(6:00)时分,余冰醒来后躺在床上没有起身,意识沉入脑海开始查询系统数据。
认同值:3300万点。
推崇值:0点。
怀疑值:1200万点。累计1235万点,峰值1529万。
合理值:0点。累计18.53万。
看了数据后,余冰也懒得自己去琢磨具体原因,直接启动“系统答疑”,让“系统”给自己讲解。
系统精灵:“认同值”大部分主要来源于,京城民众对宿主近几日部分言行“怀疑认知”的反转,以及洛阳周边民众第一波“怀疑认知”的反转。少部分是来源于京城民众对宿主某些言行的直接认可。
系统精灵:“推崇值”十天统计一次,虽然现在已经有人对宿主产生推崇值,但暂时不会显示在系统综合面板上,宿主可以启动“认知反馈”后,针对单人进行“认知状态”中的“推崇值”查询。
系统精灵:“怀疑值”主要来源于,京城和京城周边民众对宿主各种言行的怀疑,峰值是指累计最多时的数据,部分认知反转后转化为认同值,因此实时累计怀疑值有起伏,宿主经常启动“系统答疑”消耗一些,所以现存数值低于累计总数。建议宿主以后多启用“时间加倍”进行各种“答疑”,以免浪费。
系统精灵:“合理值”每次宿主通过“认同值”合成后就兑换资料全部消耗了。建议宿主以后尽量留存一些备用应急,“合理值”不仅是用于兑换资料,还可以兑换更多的东西。本次“系统答疑”结束,默认按四个问题扣除4000点“怀疑值”。
余冰听完“系统精灵”的介绍后,对“怀疑值”为什么增加那么多还是感到有些疑惑,于是再次启动“系统答疑”。
系统精灵:主要是因为信息传递的时间差造成的,洛阳城区的信息流传全境,基本上一天可以完成一轮到两轮传播,洛阳周边郡县,基本上要三天才能相继完成一轮传播,而越远的范围,信息传播一轮的时间周期更长。
不管什么渠道往外面传递辐射消息,都不可能不断的派出信使,一般能够派出三五批信使的都算是比较有实力的势力了,朝廷官方信使能每天安排一批出发都算是高效了。
信使派出后,除非遇到更紧急的要事,才会临时加派信使。一般是要等原来的信使返回后,再安排下一轮信息传递。不可能每家都养着几百信使,一有点新消息就不断往外派。
因此,宿主言行引起的“认知反馈”,“怀疑值”肯定是要早于其它几项数值的。随着信息在全大汉境内形成一个完整传播的循环链条,各种“认知反馈”也会按信息有效传递的时间顺序,形成一个依次变化的有序循环。
就像现在,随着宿主前面的言行信息不断往更远的地方扩散,宿主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不停的有“认同值”和“怀疑值”反馈回来,但因为各种信息到达各地的时间有差异,所以产生各项数值也会有时差。
建议宿主尽快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否则以现在滞后的流通方式,一些大汉的偏远地区,怕是三五个月还不能收到第一轮消息。而不同的信息会反馈不同的“认知状态”,可能会因时差关系,出现较大的差距,从而对宿主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次“系统答疑”结束,默认扣除1000点“怀疑值”。
今天的“系统答疑”,“系统精灵”多次在答疑中提出建议,尤其是信息传递的时差会引起“认知反馈”差异过大造成不利影响的警告,让余冰感到压力很大。搞不好月底总汇统计的时候,“怀疑值”与“合理值”比例会超过100:1。唉!看来自己思虑不周的地方确实很多啊。
余冰听了“系统精灵”的解释后,明白了“怀疑值”那么高的原因,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问题也是感到很头大。
自己前日已经对贾诩、程昱和许攸三人,分别交代了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体系的任务,甚至还让他们想办法去民间搜寻养信鹰和信鸽的人才。但是,就算找到这样的人才,这种通信方式也肯定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覆盖大汉全境的网络的。
系统功能里倒是有一些特殊迅捷的传讯方法,但都是需要“推崇值”达到一定阶段的“信徒”才能和自己传递消息,暂时也无法用于信息传递。何况,就算以后有了一些“忠实信徒”,也不可能主要用来组建通信网络呀。
电话、电报、电台这些东西,也需要兑换更多基础科技资料,并且培养相关人才,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后才能够搞出来,否则,就算让自己照着资料拼凑一个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缺乏相关材料,自己也做不出来呀。
看来还是只有在原有的驿站传递系统上下功夫,想办法提高传递效率。这个时候也有所谓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概念。大汉的主要郡县之间,官道基本上还是畅通的。
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这个古代“邮政系统”的基础还是相当好的。如果从道路修缮、马匹改进、增配人员、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好好下一番功夫,平均每天传递500里(相当于后世200公里)应该还是可以达到的。那样的话,地处中原的洛阳,往全国各地传递信息,基本上都是能在十天内送达的。
余冰琢磨了一番如何改进“邮政系统”的问题,收回思绪开始研究这次要兑换些什么资料。3300万点“认同值”,可以合成33万点“合理值”,得想一想哪些资料是自己现在急需兑换的。上次兑换的《天工开物》相比这个时代,很多技术其实已经很先进了,自己都还要分批往外传授。
更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也很难持续发展。如果不建立好循序渐进的基础科研体系,直接给出太超前的科技,犹如空中楼阁,对整个文明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余冰又研究了一下上次兑换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看看哪些是可以兑换更先进一些的升级技术的,哪些是可以直接使用暂时不用升级的。
一番研究,余冰决定兑换一些比明末的《天工开物》上面的部分技术更先进一些,却不需要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技术,比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水制盐技术、土法立窑小水泥技术、土法小高炉炼钢技术、土法肥皂制作技术、土法玻璃制作技术……还有什么硫酸、芒硝、纯碱……一系列土法制备工艺,余冰根据“合理值”需求的多少选择了不少。
其它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余冰也有选择的兑换了一些,不过主要还是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一旦“研学堂”开始正式运转授课,上次兑换的小学初中教材肯定撑不了多久。
各种手工、木工、机械方面的相关理论技术或制作工艺也在《天工开物》的基础上兑换了一些稍微升级一些的资料。
马匹三宝也被余冰重点查询了一下,这个是可以改善驿站传递速度和降低马匹报废率的关键技术。更不用说骑兵战力的提高了,虽然自己可能很快就会将大汉从冷兵器时代升级到热兵器时代,但短时间内骑兵还是需要加强战斗力的。经过后面一千多年的发展完善,马鞍、马镫、马蹄铁已经没有多少升级改进的空间了,无非就是材料越来越好而已,余冰直接兑换了通用型的工艺。
造纸术、印刷术,余冰也兑换了比《天工开物》上面更先进一些的但仍属于传统制备方法的技术。有些东西需要让本时空科研人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研发过程,但有些东西只是一个创意的改变就能实现质的突破,就没必要再走那么多弯路了。就像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只是一个概念的转变就可以提高无数倍效率、降低无数倍成本。何必让本时空按部就班的去依次体验一轮呢?
余冰觉得兑换什么资料还需要慎重研究一下,于是起床用了早膳,来到“御书房”继续琢磨资料兑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