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打脸要合理之汉魂永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意外之喜

《短歌行》诗句的不断传出,“文化人”的诗歌讲解也在继续进行……

“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前面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前面十六句,陛下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为求贤而愁和要待贤以礼。这后面八句就是前面这两个“主题”的递进和照应。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

表面看意思有些重复,但实际上是紧扣“主题”深化陛下对“贤才”的渴望,使全诗更有抑扬顿挫、反复咏叹之感。并且蕴含陛下深意,虽然朝廷已经有不少“贤才”,也合作融洽,但陛下觉得还远远不够,依然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为国效力。

天上的明月运行不止,陛下的求贤之心也是不会断绝的。后来的“贤才”也不用顾虑“人满为患”,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

陛下再次肯定了今天参与平乱的功臣,陛下不会忘记他们功劳的。同时,陛下这也是让原有的“贤才”安心,表示自己是念旧情的,不会“喜新厌旧”。

“月明星稀……天下归心。”

最后几句诗,更是表达了陛下对“贤才”的关怀和体贴,陛下就是所有“贤才”最大的靠山和倚仗,打消“贤才”的各种顾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源自《管子.形势解》,表达陛下……

“周公吐哺”的典故源自《韩诗外传》,表达陛下……

在好为人师的“讲解帝”们“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下,《短歌行》中的“求贤”主题被洛阳大众“深刻理解”,围绕这个“主题”,再一次形成了洛阳城的“全民热议”。

对皇帝所作的《短歌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读,有独自品味深思的,也有三三两两讨论交流的。

有的说陛下此诗媲美汉高祖《大风歌》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有的说陛下此诗内涵超越了武帝求贤颁布的“求茂才异等”诏书……

有的说陛下如今“招贤”可与秦孝公求贤奠定强秦一统六国的举措相提并论……

有的说陛下的“招贤承诺”,堪比燕昭王的“千金买马骨”,肯定能引来“乐毅、邹衍”那样的“贤才”为国效力……

当然,也少不了唱反调的,对皇帝的“招贤令”极度排斥,认为这种朝廷直接“招贤”的行为,是对几百年“举孝廉”制度的否定,将对整个大汉官场的秩序产生极坏的影响……

尤其是掌控“举荐”特权的世家大族,对“招贤令”更是“深恶痛绝”,如果皇帝这种“招贤”的方式成为朝廷的常态,那完全就是断了他们的官场根基。但愿皇帝陛下也不会取消“举孝廉”的老制度,否则……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性,对于那些“高第世家”的“既得利益者”而言犹如“毒药”的“招贤令”,对于那些“仕宦无门”的“寒门士子”和“新兴豪强”而言,绝对是“特效良药”。

不过,也不是所有世家大族都那么肤浅的排斥“招贤令”的,那些传承很多代的世家,人才储备的底蕴是远远超过那些“寒门”的,不论陛下如何“招贤”,数量上或许因为全国范围的基数较大,相对而言可能比不过“寒门”,但人才的质量上始终还是他们这些老牌世家占优势的。

何况,即使“寒门士子”,也有不少是出自世家大族的“私学”学堂。自朝廷以“经学”取士开始,整个大汉文风大盛,真的是“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而有实力办“学校”和延请“大儒”教学的,基本上都是当地有点势力的家族。

所以,真正反感余冰“招贤令”的世家,都是那种底蕴不够、目光短浅或者已经衰败得人才不济的,只有通过“举孝廉”来维护官场利益的少数世家。

“德阳殿”内外的“犒赏晚宴”因皇帝的特意交代,所有人都吃得“肉足饭饱”,虽然没有人喝得“酩酊大醉”,但也多数都喝得摇摇晃晃,彼此搀扶着陆续离开皇宫,或返家或回营……

而皇帝“招贤演讲”的内容,随着几千人离开皇宫后的再次扩散,入夜的京都洛阳依然人声鼎沸,暂时也没人来执行“宵禁”了,因为执行“宵禁”的将士官兵也都在“热议”今天发生的一切。

在“英雄楼”聚餐的袁绍、曹操几人,本来交流了一下京城局势和陛下下午的演讲内容后就准备各自返家的,没想到后面还有精彩信息不断传来,几人干脆就继续留在“英雄楼”交流,省得再约时间探讨。

先是或正常或奇葩的“平乱战斗”,接着又是规模盛大的“皇宫犒赏宴”,然后皇帝陛下又演讲了,这次演讲是下午演讲的延伸,陛下直接开始“招贤”了,几个“不论”,唯才是举,《短歌行》,都让几人讨论激烈……

最后,几人达成共识,明天就去找关系引荐,尽快把自己几人推举到陛下那里,自己几人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成为陛下“招贤”的第一批“贤才”。

和曹操、袁绍几人相似的讨论和决定在洛阳城各处发生,不少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

随着夜色渐深、明月高悬,“热议”的人们“宣泄”完激动的心情,各自返家,洛阳城也慢慢安静下来。

………………………………

光和二年十月十二日清晨,初冬的京都洛阳,大街小巷人来车往,焕发着勃勃生机。

在“德阳殿”休息的余冰,一大早就被“憋”醒了,在随侍宦官的伺候下洗漱一番,享用了顿正宗的“御用早膳”,到“德阳殿”外的广场上溜达了一圈,发现昨夜“篝火晚会”的各种垃圾已经清理干净,只有广场石板地面上东一团西一团的黑色痕迹见证着昨晚的热闹喧嚣。

在“德阳殿”广场溜达一圈,吹吹清晨的凉风,回到“德阳殿”的皇帝专用“办公室”,余冰感觉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余冰坐在前身刘宏改造的“椅子”上,开始琢磨今日的工作计划。今天是穿越过来的第三天了,但实际上经历的时间还不到两天,“系统”要今晚的24点才统计一次“认同值”,有了“认同值”可以合成“合理值”,有了“合理值”就可以兑换一些自己急需的资料,有了相关资料参考辅助,自己这个“穿越者”面对这些“古人”,才更有底气。否则,以自己的智商,不说当一个合格的皇帝了,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成功一点的商人都比较困难。

“陛下!太常袁隗求见!”通传小黄门来到余冰身前不远躬身说道。

余冰听到小黄门的通传,在脑海里调取了原身刘宏有关袁隗的记忆。

哟!居然是东汉末年头等世家“袁家”的家主,“四世三公”的袁家真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啊!就是这袁隗,前几年也是任过司徒之职的。自己从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到长大后看原著,一直都是把这个被董卓杀掉的家伙念成“袁槐”的,后来看电视连续剧才听到正确的读音是念“伟”。

大清早的,这个家伙就来找自己,会有什么要紧事?余冰让小黄门把袁隗带进来。

“臣袁隗参见陛下!”

小黄门带进来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高冠华服的中年男子,在离余冰身前大桌案几步的地方站定后参拜施礼。

余冰:“免礼!平身!”

袁隗:“谢陛下!”

余冰吩咐小黄门给袁隗赐座,待袁隗谢过席地而坐,余冰开口问道:“袁公,你这么一大早来见朕,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袁隗:“启禀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求贤若渴,特作《短歌行》欲招天下贤才为国效力。陛下忧国忧民的情怀,令臣惭愧不已。臣虽鄙薄,亦愿为君分忧。臣夤夜难寐,今日清晨即迫不及待求见陛下,实为向陛下举荐几位贤才,以暂解陛下求贤之忧。”

余冰以为袁隗有什么要紧事,听其东拉西扯半天,结果是要向自己举荐人才,不知道他举荐的会是袁绍还是袁术?这两个家伙在后世的评价可都不是很好。不过自己可不能表现得太冷淡,不然以后都没有人愿意向自己推荐人才了。

余冰露出惊喜的表情:“好!很好!袁爱卿有心了。如此积极的为朕分忧、为国分忧,真是百官楷模啊!朕要号召全体文武百官都向袁爱卿学习。”

袁隗:“陛下谬赞,臣不敢当,为陛下分忧,都是臣应尽的本分。”

余冰:“袁爱卿,相信你所举荐的,肯定都是我大汉急需的栋梁之材,爱卿赶紧去将他们带来让朕看看,朕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袁隗:“臣遵旨!请陛下稍待,臣现在就去带他们来拜见陛下。”

袁隗向余冰施礼告退,在一个小黄门的陪同下去宫外带人。

余冰看袁隗离开,心里也开始琢磨,不知其等下会带哪些人来?会不会有后世“三国”里的名人?自己要怎样合理安排这些人……

从皇城“北宫”的“朱雀门”外到“德阳殿”还是有相当长一段距离的,袁隗和小黄门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边向前走,一边反复交代拜见陛下的礼仪规矩……

差不多过了两刻钟(半小时),就在余冰等得有点不耐的时候,通传小黄门的声音从“皇帝办公室”门口传了进来:“禀告陛下!太常袁隗带才俊七名求见!”

余冰:“进来!”

其实几人在进入“德阳殿”大厅,向“皇帝专用办公室”走来的时候,余冰已经透过门帘隐隐约约的看到了。

小黄门抚开门帘,将袁隗几人引进房间。

袁隗领先走到“陛案”前不远,施礼后说道:“启禀陛下!七名贤才带到,请陛下垂询检视!”

跟随袁隗进来的七人,随即跪拜于地,行“稽首礼”,参差不齐的高呼:“参见陛下!”

余冰:“免礼!平身!”

众人:“谢陛下!”

余冰示意身边的小黄门:“给诸君赐座!”

待几人分别于“陛案”前的两侧席地而坐后,余冰向坐于首位的袁隗说到:“袁爱卿,快给朕介绍一下诸位大汉贤才。”

袁隗施礼回道:“臣遵旨!陛下,这几位青年才俊分别是何颙、许攸、张邈、伍孚、曹操、袁绍、袁术。待臣先向陛下分别介绍一下几人的概况,然后陛下再亲自考核几人才学。”

余冰有些兴奋的拍案说道:“好!很好!袁爱卿,给朕细细道来。”

余冰为什么兴奋得有些失态拍案,因为刚刚袁隗介绍的几个名字,余冰可都是相当有印象,这些都是未来的“三国名人”啊。不论这几人未来的历史评价如何,忠奸贤愚与否,至少这几人都是青史留名的风云人物。看这几人刚进入房间看向自己时的热切眼神,就可以看出几人都还不是未来的枭雄奸雄之类的,现在还都是热血青年,可塑性很强。

这真是“意外之喜”啊!自己本来对袁隗推荐的“贤才”没抱什么期望的,没想到推荐来的居然都是“历史名人”。就算不那么出名的何颙、伍孚,自己当初因为不认得“颙”和“孚”两个字,还特意查过字典,对这两人分别刺杀过董卓的事迹也是相当佩服。

袁隗已经开始介绍几人的概况。

“何颙,字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