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思想史(上下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世纪的结束

封建制和支撑它的骑士们是怎么消失的呢?

前面我们说过,封建制的基础有三个:农奴、封建贵族、骑士。如果他们消失了,封建制自然也就没落了。

虽然有自由的维兰,封建庄园的主要耕种者还是农奴,他们的生活固然比奴隶好多了,但不用说还是比较苦的,趋乐避苦是人之本性,所以他们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封建制盛行的时候,他们刚尝到甜头,还老老实实地在庄园里劳动。后来发生了几件事,令他们见异思迁。

首先是城市的出现。随着生产发展,人口不断增长,欧洲各地出现了许多城市。在城市里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例如作木匠鞋匠皮匠之类,就可以生活得相当舒服。即便没一技之长,只干些笨体力活,例如替人跑腿搬东西,日子也比乡下的农奴们要舒服得多。农奴们自然向往这样的生活,一有机会就往城里跑。那时还有一个规矩,只要一个农奴跑进了城,他乡下的主人就不能到城里来抓他,他就自由了。结果农奴们大批大批地往城里跑,主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奴隶,不能成天把他们锁在屋子里。

怎么办呢?眼看着种地的人一天天少,急疯了的庄园主们只好硬的不行来软的,让农奴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例如少要点租,有时干脆给他们自由。他们知道不给也没用,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样农奴日子比先前好过了,还有了人身自由,当然不成天想着往城里跑了。这正如《中世纪的城市》中所言:

“于是一种新型的农民出现了,完全不同于旧式的农民。后者以农奴身份为其特征;而前者享有自由。这种自由也是仿效城市的自由,产生这种自由的原因是农村组织受到城市的影响而出现的经济动荡。新城的居民其实是农村的市民。在许多的特许状中他们甚至被称为市民。他们得到显然是从城市制度中借用来的司法组织和地方自治,因而可以说城市制度逾越城墙扩散到农村,把自由传送到那里。

这种自由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很快就渗入旧领地,那里过时的组织再也不能保持在经过革新的社会之中。或者通过自行解放,或者通过时效或僭取,领主们让自由逐步代替长期以来作为他们佃户的正常身份的农奴身份。”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第二版,第136—137页。

另一个原因是14世纪欧洲曾流行一场巨大无比的“黑死病”,即鼠疫,全欧洲的人差不多死了一半,尤其是卫生条件差的农奴死得更多。这样,“人以稀为贵”,黑死病过后,农奴变得金贵起来,每个庄园都有大片的土地等着人种,所以都不顾一切地要农奴,哪怕是另外一个人的农奴。在这种竞争之中,地主们不由争相给农奴们好处,结果几乎所有的农奴们自由多了,租子也少了。

农奴与以前不一样,封建主呢?也不一样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里面的生活变越来越舒服,原来生活在乡下的庄园主们也开始向往城里生活了,纷纷移居城市,乡下的庄园有的卖掉,有的交给农奴们,他只派管家去收收地租。还有,住在城里后,他们渐渐发觉种地远没有投资工商业赚钱快,就纷纷转向这新行业,久而久之,原来的封建庄园主慢慢变成了资本家。

上面这些原因的必然结果就是原来的庄园经济没法像以前那样维持下去了,只得崩溃。庄园制一旦崩溃,那封建制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封建制三骨干的最后一位——用武力捍卫封建制的骑士的命运又如何呢?有两个因素把他们消灭了:

一是十字军东征。关于这场特殊的、与宗教直接相关的战争我们后面马上要讲到,这里且不说,总之由于十字军东征的规模惊人,可以说全欧洲的骑士们都动员起来了,结果却惨得很,作为战斗主力的骑士们死伤不计其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数少多了的骑士们自然没多大力量保卫封建制了。

人数少了,后来技术的进步使这些少了的骑士的本事也小了。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中世纪时骑士们打仗靠的是武艺,这时的战斗正像《三国演义》和《射雕英雄传》中的样子。青龙偃月刀和降龙十八掌之类在冷兵器时代是有力量的。但后来,一种新式的“热兵器”——火药枪——出世了。

在这种情况下骑士对战争的作用就与一个普通农夫没多大差别了。郭大侠的降龙十八掌再厉害、亚拉冈的约翰剑再宽再重,拿到现在有什么用呢?当他们还在百把米开外时,一枪打过去,他俩还有命吗?

在这样的新现实下,骑士们渐渐成了无用之物、渐渐消失了。

当庄园主、庄园、农奴、骑士等作为封建制基础的一切消失之后,封建制也就灭亡了。

当然,就像罗马不是一个月、也不是一年建成的一样,封建制也不是一个月、一年就灭亡的,有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中世纪哲学也像中世纪的封建制一样,在这个过程之中慢慢成长、发展、衰落,最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