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注今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章

1营魄2抱一3,能无离乎?

专气4致柔,能如婴儿乎5?

涤除玄览6,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7?

天门8开阖9,能为雌乎10?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11?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2。〕

【注释】

1 载:助语词。

陆希声:“载,犹夫也。发语之端也。”(《道德真经传》)

张默生说:“如《诗经》中‘载笑载言’的‘载’字,和‘夫’字的用法差不多。”

2 营魄:魂魄。

河上公说:“营魄,魂魄也。”

范应元说:“营魄,魂魄也。《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

3 抱一:合一。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一”作“抱‘道’”解。三十九章:“古之得一者”,“一”指“道”。本章的“抱一”,指魂和魄合而为一。魂和魄合而为一,亦即合于“道”了(这个“道”含有融和统一的意思)。

林希逸说:“抱者,合也。”

高亨说:“一谓身也。”(《老子正诂》)按:“身”包含魂和魄,即将精神和形躯合为一体。

4 专气:集气(Concentrate the vital force)。

高亨说:“《管子·内业篇》:‘抟气如神,万物备存。’尹注:‘抟谓结聚也。’《老子》之‘专气’与《管子》之‘抟气’同。”

冯友兰说:“‘专气’就是‘抟气’。这个气包括后来所说的形气和精气。抟气就是把形气和精气结聚在一起。‘致柔’就是保持住人始生时候柔弱的状态,像婴儿那个样子。这种思想在《庄子·庚桑楚》里面有比较更详细的解释,称为‘卫生之经’。”(《中国哲学史新编》)

5 能如婴儿乎:谓能如婴儿之精充气和吗。五十五章‘精之至也’、‘和之至也’是对婴儿之精充气和的描述,而此处是指通过‘专气致柔’的修养工夫方能达到彼境界,故云‘如’。

俞樾说:“河上公及王弼本无‘如’字,于文义未足。惟傅奕本有‘如’字,与古本合。”(〈老子平议〉,在《诸子平议》内)

严灵峰说:“王注云:‘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若婴儿之无欲乎。’注以‘若’释‘如’,疑王本亦当有‘如’字。二十章云:‘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四十九章‘圣人皆孩之’句,王注云:‘皆使和而无欲,“如”婴儿也。’以此例彼,亦当有‘如’字。《淮南子·道应训》引《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盖引古本,有‘如’字文义始足。因据俞说及傅本补正。”

6 玄览:帛书乙本作“玄览”,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

高亨说:“‘览’读为‘鉴’,‘览’‘鉴’古通用。……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淮南子·修务篇》:‘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太玄童》:‘修其玄鉴。’‘玄鉴’之名,疑皆本于《老子》。《庄子·天道篇》:‘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万物之镜也。’亦以心譬镜。”

高亨、池曦朝说:“‘览’字当读为‘鉴’,‘鉴’与‘鉴’同,即镜子。……乙本作‘监’,‘监’字即古‘鉴’字。古人用盆装上水,当作镜子,以照面孔,称它为监,所以‘监’字像人张目以临水盆之上。后人不懂‘监’字本义,改作‘览’字。”(〈试论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文物杂志》,一九七四年十一期)

张岱年说:“老子讲‘为道’,于是创立一种直觉法,而主直冥会宇宙本根。‘玄览’即一种直觉。”(《中国哲学大纲》)

冯友兰说:“《老子》认为,要认识‘道’也要用‘观’。‘常有欲以观其眇,常无欲以观其徼。’(一章)这是对于‘道’的‘观’。它认为,这种观需要另一种方法,它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就要先‘涤除’。‘涤除’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就是‘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就可以见道了。见道就是对于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中国哲学史新编》)

7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为”王弼本作“知”。景龙碑、林希逸本、吴澄本、焦竑本均作“为”。

俞樾说:“唐景龙碑作‘爱民治国能无为’,其义胜,当从之。‘爱民治国能无为’,即老子‘无为而治’之旨。”

王安石说:“‘爱民’者,以不爱爱之乃长。‘治国’者,以不治治之乃长,惟其不爱而爱;不治而治,故曰‘无为’。”(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俞说与王注正合。

8 天门:喻感官。“天门”一词各家的注解不一,举数例,如:一、河上公注:“天门谓鼻孔。”二、苏辙说:“天门者,治乱废兴所从出也。”三、林希逸说:“天门,即天地间自然之理也。”四、范应元说:“天门者,以吾之心神出入而言也。”今译从一,作感官解。

高亨说:“耳为声之门,目为色之门,口为饮食言语之门,鼻为臭之门,而皆天所赋予,故谓之天门也。《庄子·天运篇》:‘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天门亦同此义,言心以为不然,则耳目口鼻不为用(《庄子·庚桑楚》:‘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与此异义)。”

9 开阖:即动静。

10 能为雌乎:“为雌”即守静的意思。

“为雌”今本误植为“无雌”。景龙本、傅奕本及其他古本都作“为雌”。“无雌”是误写,义不可通,帛书乙本正作“为雌”,当据帛书及傅本改正。

俞樾:“‘天门开阖能无雌’,义不可通。盖涉上下文诸句而误。王弼注云:‘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是王弼本正作‘能为雌’也。河上公注云:‘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是亦不作‘无雌’。故知‘无’字乃传写之误,当据景龙本订正。”

11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知”王弼本作“为”。河上公本及多种古本作“知”,据河上本改。

俞樾说:“唐景龙碑作‘明白四达能无知。’其义胜,当从之。”

12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乙本作:“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胃(谓)玄德”。这几句重见于五十一章,疑为五十一章错简重出。

马叙伦说:“‘自生之畜之’以下,与上文义不相应。……皆五十一章之文。”(《老子校诂》)

严复说:“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而申韩有救败之用。”(《老子道德经评点》)

【今译】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的状态吗?

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

感官和外界接触,能守静吗?

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不占有,畜养而不依恃,导引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引述】

这一章着重在讲修身的工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说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抱一”即是抱“道”,能抱“道”,即是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可臻至于和谐的状况。

“专气致柔”是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气柔”是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

“涤除玄鉴”即是洗清杂念,摒除妄见,而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

老子所讲的这些修身工夫,和瑜珈术不同。瑜珈的目的在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后乃推其余绪而爱民治国。

此外,本章的排序或有错乱。按照老子“修之于身”、“修之于天下”的文例推测,可试将其文序调整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天门开阖,能如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无离”、“无疵”文法辞例一致;“营”、“魄”分别说形、神,“涤除”、“玄览”亦分别说形、神的高境界修炼。

“如婴儿”与“如雌”同一辞例,也是相近的比喻。“儿”说其“和”,“雌”说其“守”,这是老子修身学两种形式而同一指向的最高境界。二十八章“知雄守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也是“婴儿”与“雌”共举。

“无知”、“无为”也是一样的辞例。“明白四达”却若“无知”是“营魄抱一”、“涤除玄览”、“专气致柔”、“天门开阖”等修养的终极结果;而“修之于身”的“余德”之自然流衍,便是以“无为”去“爱民治国”的“修之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