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你该防之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谨防没有信誉的人

一、警惕信誉危机

在没有信用的社会中生存,真是觉得越来越累。生活变得越来越可疑,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承受着没有信用的痛苦。

早上起床喝牛奶,你会问牛奶里是不是掺了水?在市场中买烧鸭,你又担心来自“地下加工厂”的“名牌”;抽烟的时候怀疑是假烟,喝酒的时候没准喝的正是假酒;穿着警服的未必是警察,挂着军牌的汽车大多不是来自部队;走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冲你一笑,你马上会警觉起来:这厮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在路边声称“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可怜兮兮的小女孩可能就是丐帮中的要员或大将;付钱的时候,对方多怀疑你的钱是假钞,而找钱的时候,你又担心对方的是假钞;儿子兴高采烈地告诉你数学得了100分,你可能又在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抄了同学的答案?……

一个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倒爷,刚到哈巴罗夫斯克的时候没有戴皮帽子过去,当地冬天的气温达到零下30℃,他外出送货的时候冻得不行,捂着耳朵在雪地里跑,这时“啪”的一声,一顶皮帽子扣在了他头上。回头一看,一个俄罗斯汉子站在他面前,用生硬的汉语说:“明天”,同时又用手指指表,再指一指脚下。

这个手势语言已把一切表达得很清楚了——“中国小伙子,天气这么冷,不戴皮帽子怎么行?先戴上我这顶吧,明天这个时候,来这里还给我好了”。按理说,这个中国倒爷就应当弄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然而信用悲剧偏偏就这样发生了。第二天,倒爷不但没去还人家的帽子,还洋洋得意地嘲讽起借给他皮帽子的那个俄罗斯人:“你猜‘傻帽儿’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傻瓜等帽子——傻帽儿,哈哈……”

这个倒爷的笑声,毫不留情地把我们在信用方面一贯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击得粉碎,“一诺千金”、“抱柱之信”、“诚信”等等名词都成了一个个毫无意义的哈欠。估计俄国人为遇到这样的倒爷感到悲哀。

信用崩溃,这些在建立一个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遭遇的尴尬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对这样一个脆弱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也就成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口号。

市场信用是市场秩序的根本。没有信用的市场,就无秩序可言。

制假、贩假、售假、护假者固然是危害市场信用、扰乱市场秩序的始作俑者,而各种虚假广告则对这种危害起着诱导、误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统计,仅由于虚假广告误导方面原因,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老百姓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经济利益驱动是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泛滥的直接动因。一些经营者为做富贵梦,不择手段制假售假;一些媒体为利益所诱,不分良莠真假,给钱就加以炒作;而一些消费者由于缺少鉴别力和对媒体的盲信,不知不觉上当受骗,甚至误了身家性命。在这场经营者和媒体合奏的制假潮中,获利者自然是制假者,受害者则是无辜的老百姓。但不知这些制假者和对虚假广告的宣传者想过没有:这种比强盗手法更高明的谋财害命,在骗取一时效益的同时,毁掉的却是企业和媒体的信用和形象,扭曲的则是市场秩序,当消费者一旦幡然醒悟,这样的经营者和媒体在市场上还能有立足之地,还有长远利益可言吗?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信用危机是经济危机的先导。我们再也不能让虚假广告恣意危害市场信用了。因此,整顿市场秩序应当从打击虚假广告开始。

与虚假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名人广告也值得我们关注。如眼下众多影视明星集体出动,在媒体上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关于“补钙”的语境。有人调侃说,加入“补钙”运动的,有大腕、新秀,有美女、俊男,有偶像级的、有国宝级的;他们或循循善诱,或开门见山,但无一例外都笑容可掬地向你举起瓶子、勺子。这支“补钙”大军再加上补铁、补锌之类的,阵容颇为壮观、出现频率之高、覆盖范围之广让人吃惊。

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名人现象”、“名人效应”到“名人广告”的升温,名人在某些方面越来越扮演着社会大众先导、楷模的角色。但凡事皆有度,如果名人们随意指点江山,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以至弄虚作假,不但会有损自己的公众形象,误导消费者,甚至会被道德和法律所不容。在名人广告日趋“扩张”的今天,名人们着实应该有所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