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的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良言处处暖人心

称呼,往往是待人接物时说出的第一个词,它好像是一个见面礼,又好像是进入社交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以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基础,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双方陷入尴尬境地,致使交往梗阻甚至中断。

那么,怎样称呼才算得体呢?这要根据对方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和交往的场合,以及双方的关系来决定,不可能有统一的固定形式。

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已近黄昏,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在着急,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个“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头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个故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它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见了陌生的长者,一定要呼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老先生”、“老师傅”,等等。

称呼还必须区分不同的职业。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称呼为“师傅”。但是时下许多青年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口称“师傅”,这样难免就会闹出笑话。

几个年轻人结伴到承德避暑山庄去旅游。这天他们从避暑山庄出来,想去八王庙,为抄近路,两个小伙子上前去问路,正遇上一个卖茶叶蛋的姑娘。一个小伙子上前有礼貌地叫了声:“小师傅!”开始这姑娘没有答应,小伙子以为她没听见,又高声叫了一声。立刻激怒了这位姑娘,她嘴上也不饶人,气呼呼地说:“回家叫你娘小师傅去!”两个小伙子还算有涵养,压了压火气,没有发作。本来是有礼貌地问路,反倒挨了一顿骂,这是为什么?后来他才知道,当地农民管和尚、尼姑称为师傅,一个大姑娘怎愿意听人家称她为“小师傅”呢?难怪那位姑娘发脾气。

总之,称呼人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得体的称呼,会使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大方,更加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