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宣宗训女
特权产生在奴隶社会,到了封建社会又得到了无限膨胀。在那样的社会里,皇权至上,以下又分成许多等级,等级的不同,所享有的特权私利也就不同,于是在封建社会中,特权与等级便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封建特权观念和权力与处于社会下层百姓的对立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封建社会,有些明智的帝王看到了这条鸿沟的危害性,基于巩固政权,治理国家的考虑,他们总想千方百计填平这条鸿沟,虽然这是徒劳,但他们自身的行动和措施对社会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好事。下面一例,便是如此。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宣宗的爱女万寿公主到了出阁的年龄,宣宗想选一个中意的附马,经过多方面考察,宣宗选中了以文才出众、风度儒雅而著称于士林的右拾遗内供奉郑颢。在出嫁的那天,礼官请遵循旧制度用银子装饰车马。唐宣宗说:“我正想以俭朴节约来教化天下,应当从我的亲族开始。”于是命令礼官依照一品外命妇的标准用铜车装饰车辆,并下诏令万寿公主要执守妇人的礼节,不能因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而失礼不守规矩,一切规矩都依照臣下庶民的习惯法律,并告诫万寿公主不得轻视丈夫家族的人,不得干预时事。就这样,万寿公主的婚礼体面,大方而又节俭地办完了。人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意表明这种地位和身份是有一定的优越感和特殊性的。有时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郑颢之弟郑颉,曾患有重病,十分危急,唐宣宗派遗使者带着礼物前去探视,顺便看看女儿。使者回宫后,宣宗问道:“万寿公主在什么地方,”使者回答说:“在慈恩寺看戏。”
宣宗听后勃然大怒,叹惜说:“我一直奇怪士大夫家族为何不想与我家联姻,现在看来是有原因的!”立即命令召万寿公主入禁宫,让她站在庭殿台阶之下,看也不看她一眼。
万寿公主感到十分恐慌,从没有看见父皇这样对待自己,不知为何父皇今天发这么大的火。
宣宗责备女儿说:“哪有小叔子病危,嫂子不去探望,反而有兴致去看戏的道理!”
万寿公主方才明白父皇发怒的原因是因自己的错误。于是流泪满面地向父皇谢罪。宣宗派人将公主送回郑颢家。
于是,直到唐宣宗死,皇亲国戚都兢兢尊守法度,不敢违逆。
【简评】
在封建社会,力求消除等级观念的帝王,应该说是开明的帝王。
俗话说:“上行下效。”作为一国之尊的帝王,如果身体力行,尤其在皇室之中,在这方面作出榜样,那对全国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唐宣宗并没有因为万寿公主是自己的儿女而过分溺爱,通过严守婚礼规格、告诫公主执守妇人礼节,谴责公主在小叔子病重的情况下去看戏而没有去照料病人几件事,强化公主普通人的观念,不要搞特殊化,最终使万寿公主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国之君的爱女,万寿公主的一举一动,自己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自认为都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小题大作。宣宗却从中悟出了皇族与其他人的距离。于是通过嫁女、训女取得了教子和教化天下人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