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全过程应对:龙川县2019特大暴雨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的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龙川县概况[1]

龙川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和韩江上游,地跨北纬23°5′57″—24°47′03″,东经115°03′13″—115°35′18″;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1℃;东西横距45公里,南北纵跨103公里,总面积3081.31平方公里,总人口98.66万人,常住人口71.32万人;辖24个镇,315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379个自然村,5640个经济合作社。

龙川县的公路网络和铁路运输网络发达。205国道、236国道、120省道贯穿全县,全部为一、二级公路。G78梅河高速公路从龙川县南部通过,在龙川县境内共设龙川东、龙川西和登云3个出口。中国铁路总公司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龙川县城交汇。龙川县拥有广东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龙川编组站,使之成为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高速铁路龙川西站是中国高速铁路赣深高铁与杭广高铁在广东境内的一个重要交汇站,是连接北京、深圳、梅州的交通要道(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10月通车)。龙川县是广东省人口、地域大县,也是粤闽赣皖苏物流产业带的综合枢纽和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区的一部分。

龙川县域面积为3081.3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为605.85平方公里,城市集中建设区总面积为108.8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老隆镇、佗城镇、丰稔镇、登云镇和通衢镇5个镇的镇域范围。老隆镇地处龙川县境南部,坐落在东江上游,是龙川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龙川县辖区内所有城镇及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龙川县主要城镇分布图

资料来源:《龙川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5)》。

根据龙川县地理特点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县域形成了“一带一脊、双核四区、多点多廊”的特点,如图1-2所示。

图1-2 城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资料来源:《龙川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5)》。

龙川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高、中间低,形似马鞍,森林覆盖率71%。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其中最高峰是位于东南部的七目嶂,海拔1318米。全县水域面积0.91万公顷,拥有东江、韩江两大水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27万千瓦。辖区内枫树坝水库位于龙川县枫树坝镇的东江上游干流,是广东省第二大水库,集防洪、发电、供水于一体,长年保持Ⅰ类标准水质。枫树坝水电站是当地生态发展的核心,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

就水文方面而言,华南地区每年4月以后便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前汛期,雨水明显增多,江河水位已经较高。端午节前后是华南地区天气变化最复杂的时期。“龙舟水”的成因与南海冬夏季风的交替密切相关。南海夏季风一般于5月中旬爆发,季风爆发后进一步推进,影响华南地区并产生季风性对流降水。同时,北方冷空气对华南“依依不舍”,虽然每年进入5月之后,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势力不断加强,南岭山脉以南地区气温已逐渐升高,天气转热,但冷空气不甘心就此“向北撤退”。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面降水,因此在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共同影响下,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广东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即“龙舟水”。

“龙舟水”时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等,因此需注意防范局地雷击和短时大风导致的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倒塌等灾害。同时,要防范强对流天气对龙舟竞渡、海上作业、水上交通等造成的影响,并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入汛后,雨水明显偏多,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洪涝也会对早稻产生影响,轻则引起水稻倒伏,重则颗粒无收,需提前做好防范;短时的或连续的强降水,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强降水还可能引发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等重大次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 本章主要参考的资料为《龙川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5)》《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8)》以及龙川县提供的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