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骂、生气、冷落……孩子成了你的负面情绪垃圾桶
失业的痛苦、生活的重压让这位妈妈的情绪瞬间崩溃,转而将负面情绪一股脑地撒在了最亲密的儿子身上。这位妈妈的处境着实让人同情,但即便如此,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也是万万不应该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妈妈却数不胜数。将自己在工作、人际交往上、婚姻上的不如意转换成坏情绪,然后以孩子的某种行为为契机,畅快地释放出去,是妈妈们常用的调节情绪、发泄不满的方法之一。或许,事后妈妈们也会后悔,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却是不可逆转的。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作静止脸实验,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学家Edward Tronick教授做的著名研究,接受实验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仅1岁的宝宝。
爱德华教授说:“即使很小的孩子,对表情、反馈以及他周围的世界都是特别敏感的。”
尤其是在面对亲近的人时,孩子对情绪变化的捕捉是非常敏锐的,通常情况下,孩子都会通过对父母情绪的感受和解读来判断自己是否被爱。
早期认知发展专家Arlene Walker-Andrews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发现,婴幼儿尤其对妈妈负面情绪的表情反应比其他情绪表情更强烈,但无论哪个婴儿,对妈妈高兴的情绪表情都存在偏好。
经常在孩子面前不高兴的妈妈,即使没有大喊大叫,她们的情绪和表情,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妈妈,对于亲子关系的建设是消极的,难以成为孩子情感寄托的对象,因而亲子关系是分离的,缺乏信任的纽带。
若妈妈总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展现给孩子或者发泄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其一,变得消极悲观,难以拥有幸福感。因为妈妈不开心,所以他们也不敢独自快乐,渐渐地,他们就会被母亲的情绪同化或者因为越来越强烈的“罪恶感”而放弃快乐。
这些孩子遇事也会习惯于往最坏的方面想,很容易陷进思维死胡同出不来,也会像母亲一样把抱怨、委屈挂在嘴边,而不是去行动、去争取。
其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极度缺乏安全感。具备这个问题的孩子,除了容易自卑、胆怯外,往往情商较低,不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甚至会患上社交恐惧症,排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David M.Levy通过实验发现,年幼的孩子如果没能在他们生命的头几年跟妈妈建立亲密关系,未来可能将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孩子往往内心冷漠,不相信亲密的情感却又对亲密的情感存在强烈的渴望,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在妈妈身上得不到情感的“浇盖”,患上了“原始情感饥渴症”。
这样的孩子很难拥有亲密关系,而当他们拥有了亲密关系时,内心深处又会十分矛盾,不能摆正自己的姿态,进而给朋友、伴侣以及自己带来更深的伤害。
一个在未成年时长期遭受母亲冷暴力的女士在对于父母冷暴力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孩子的情绪问题大多都是源于母亲。
若母亲经常对着孩子抱怨,吐苦水,就会导致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失去期待和信心,包括婚姻、工作;若母亲情绪不稳定,对孩子忽冷忽热,就会加重孩子的戒备心,使其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感,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若母亲经常板着脸,对孩子爱搭不理,会让孩子内心变得敏感,常常会为了迎合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进而不断内耗。
妈妈的坏情绪显现在自己的脸上,却刻在了孩子的心里,且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阿炎之所以会在烦躁、生气的情况下做出这样失控的行为,主要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年幼的孩子在某个场景中,目睹了母亲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系列行为,在今后的生活中,她若遇到相似的情景,也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母亲的做法。
正如《与狼共奔的女人》一书中所写:“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也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说:“在日常生活中,坏事总比好事更有影响力,而且影响力会更持久。”妈妈对着孩子发泄负面情绪,对孩子来说肯定是非常糟糕的体验,如果这种体验再重复叠加,带给孩子的影响必定也会更为深远。
实际上,妈妈的情绪不单单会影响孩子,更是整个家庭气氛的风向标,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氛围和温度。
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洪兰说:“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母亲焦虑全家焦虑,母亲快乐全家快乐。”当我们走进一个压抑沉闷的家庭时,必定能邂逅一位紧皱着眉头、满脸不高兴的妈妈,这也是很多家庭和妈妈的常态。
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折磨,而一个负能量爆棚的妈妈,无疑是整个家庭的灾难。
总是笼罩在阴郁气氛中的家庭,是缺乏生气与活力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人也往往是压抑的、消沉的、缺少精神气儿的,成员之间是冷漠的甚至互有敌意的,这样的家庭从表面看是完整的,但内部早已支离破碎。
孩子从这样的家庭中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温暖,感受到的反而都是烦恼和痛苦,因此就会产生逃离的想法。
谁都有生气的时候,也会有难过的时候,产生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发泄的渠道却是可以选择的。妈妈们都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充当情绪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