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三节》

词语注释

①知:同“智”,智慧。乐水:智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与水相似,故乐水。

②乐山:仁者安于义理厚重不迁,与山相似,故乐山。乐山、乐水的注解,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乐”,喜好之意,朱熹注音,读yào,现在字典已无此音,“喜好”之意的乐,归在lè之下了。

章句理解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好水,有仁德的人喜好山。智慧的人常活动,仁德的人常沉静。智慧的人往往欢乐,仁德的人往往长寿。”

国学启示

很多事情不可能完全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所以人有如意的时候,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能保持心安自在,这是很高的智慧。

君子乐天知命,就要认清现实,做到随遇而安。君子既不强做违背规律的事情,也不放弃自己人生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会心无所依窘困躁动,没有随遇而安的人生会处处碰壁难以安乐。

趣味故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即是姜尚,姜子牙。姜子牙的祖上本是贵族,到了他小的时候,家族已经败落了。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当过屠夫,贩卖过酒水,生活异常艰难。直到他70多岁的时候,依然闲居在家,看上去一无所成。

生活艰难,没有挡住姜子牙刻苦学习的决心和意志,也没有掩盖住他治国安邦的志向。姜子牙前去殷商的国都朝歌求职,了解到商纣王荒淫无道,就离开了。后来,他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尊贤纳士、广施仁政,他不顾72岁的高龄,前往西岐,投奔姬昌。

姜子牙到了西岐后,他没有立即去找姬昌求官,而是在渭水北岸一个叫磻(pán)溪的地方住了下来,每日在渭水上垂钓。

可是姜子牙的垂钓很特殊,鱼竿很短,更夸张的是,鱼钩是直的,且悬在水面之上。这怎么能钓到鱼呢?一个打柴的樵夫看到了,哈哈大笑,说:“像你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不会钓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说的那是寻常的钓鱼,我要钓的鱼却不一样,我要钓的是王与侯。”

这天,姬昌外出打猎,在渭水河边碰到了姜子牙。姬昌也为姜子牙的钓鱼方式诧异不已。姬昌觉得这个老者此番垂钓,必有深意。于是姬昌便和姜子牙聊了起来。经过一番谈论,姬昌终于发现了姜子牙的才华,他大喜过望,对姜子牙说:“西岐有了您,必定能兴旺。”

此后,姜子牙帮助周朝推翻了商纣王,实行了重用贤能的诸多治国安邦的举措。

尽管姜子牙非常希望做官,以施展自己匡扶天下的抱负,可他并没有着急做官。姜子牙像水那样通达,商纣王无道,他即便想做官也不做商纣王的官。姜子牙像山那样沉稳,他即便想做官,也要考察姬昌的胸怀。姜子牙做到了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这都是因为他的仁心仁德和智慧通达呀。

思考时间

1.姜子牙去朝歌求官,为何去了朝歌并没有求官就离开了?

2.姜子牙去西岐求官,为何又不直接去见姬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