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很讨厌她”——嫉妒的女孩
家长的烦恼
其实嫉妒不仅是青春期的女孩才有,而是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所有人的人性中都存在的一个弱点。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大剧作家莎士比亚也说过:“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谁就要受它的玩弄。”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分为两种:一种是“激性嫉妒”,其特征是应激性,来势凶猛,容易导致突发事件;另一种是“心境嫉妒”,它与心境有关,其作用虽然缓慢但是最终却会让一个人的心境变得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备感孤寂、甚至会积愤成疾。
黑格尔曾经说过:“有嫉妒心理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低估他人的强大,通过贬低他人而使自己与之相齐。”嫉妒心强的女孩子势必会因为情绪不佳影响学习。另外,因为强烈的嫉妒心的驱使,女孩子会事事争强好胜,总想给别人使绊儿,压别人一头,这样一来,也势必会在人际交往中被众人孤立。由此可以看出,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对青春期女孩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青春期孩子的嫉妒具有明显的外露性,有时还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孩子的嫉妒与成年人的嫉妒有不同之处,主要是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孩子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虑后果。可以说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如果孩子持续保持这种负面心理,那孩子就难以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难以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所以父母需要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心理支招
在学习上,当看到有的同学成绩超过了自己,心里便觉得很不舒服;当看到自己的朋友与其他同学来往密切,便会生气、心生怨恨;当别的同学获得老师的赞扬时,心中便会愤愤不平、充满妒意……这都是青春期女孩常出现的嫉妒心理,很多女孩都知道这种心理是不好的,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对此,父母应该积极地做好引导工作。
父母只有了解女儿产生嫉妒的原因,才能对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通常孩子的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受环境的影响。假如在家里,父母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贬低他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二是孩子能力较强,不过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其他的孩子。通常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他们会处于比较安分的状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当弱者了。而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就会对别的有能力的小朋友产生嫉妒。三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经常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她在什么方面不如某个小朋友,让孩子误认为父母喜欢别的小朋友,不喜欢自己。这些孩子会因为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女儿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甚至是自然的,完全不像成年人的嫉妒心理那样掺杂着许多因素,它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所以,父母不要盲目的对女儿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而是应耐心倾听她心中的烦恼,理解孩子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以便女儿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父母的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若表扬过度或不当,则会使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从而看不起别人。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刚开始萌芽,其还不会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品德、能力的评价应客观正确,适当指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帮助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
孩子通常不具备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嫉妒简单地归于自己或所嫉妒的对象,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分析产生自己的孩子与所嫉妒对象之间的差距的原因,能否缩短这些差距,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缩短这种差距,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化解孩子内心的不平衡。
一般嫉妒心理大多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身上,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却没有受到别人的表扬,所以对那些受到关注和表扬的孩子产生了嫉妒心理。父母对此要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便没有人称赞她,她的优点依然会存在,假如继续保持自身的优点,再虚心向别人学习,那她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喜欢。
父母应教育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过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劣势和短处。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正视别人的优势和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从而学习、借鉴对方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大多数有嫉妒心理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父母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与别人竞争。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使自己进步更快和取长补短,不可以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将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