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岁青春叛逆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图解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就是想惹老师生气”——怎么教育上课爱捣乱的孩子

父母的烦恼

“我真不知道王伟同学是不是有多动症,他这样总是捣乱,我没法上课,也影响了其他同学,希望你回去好好和他沟通。”在某学校的老师办公室里,老师义愤填膺地对一个家长说。

“我的儿子今年14岁,初中三年级,他好像从上初三以来就变得不听话了,说什么做什么完全看自己的心情。老师经常打电话来说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跟老师顶嘴,对着干,由开始的课堂上故意捣乱,到现在的不学习、上课不听讲,趴在桌上。现在回家连书包都不带回来。”一位母亲说。

“我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被老师请到学校了,我儿子上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和同桌讲悄悄话。更为严重的是,一次他居然把篮球拿出来,和几个男生一起玩起传球,那个新来的英语老师被气得半死。”另一位父亲说。想必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遇到过以上情况,并感到束手无策。学习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而课堂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听讲的效果。但很多孩子,一到初中,就由以前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变成一个“捣蛋虫”,这不仅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扰,也让很多父母忧心忡忡。很多父母也被老师请到学校,希望能找到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般来说,青春期孩子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以下三种表现。一种是自己不听讲,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下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第二种是自己不听讲,但不会影响别人。这类孩子表面上是在听老师讲课,但却在座位上做小动作,比如玩文具、听音乐、看课外书等。当然,这类孩子不听讲的目的并不在于故意让老师生气,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从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老师讲的知识不能进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听课像是听天书。这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我国早在1992年抽样调查统计,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占学生人数5%~10%,小学生多于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美国的调查情况是占10%~20%。

还有一种是自己不听讲,和周围同学小声说话。他总有说不完的“事”,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是不和别人说自言自语,这就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声,既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找到这个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那么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背后都有哪些原因呢?

针对第三种情况,多半是和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关。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形成的不稳定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上渴望自由但又要面临紧张单调的学习,这种矛盾情况下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疲劳心理,对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而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和课堂有关,于是,他们很明显就会将逆反的矛头转向老师。于是,他们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故意和老师作对等情况。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协调老师做好孩子的心理调整工作呢?

心理支招

1.父母不要给予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

作为父母,不要过分看重学习成绩,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很多孩子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当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常常是老账新账一起算,把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归结到玩耍太多、不认真等,甚至骂孩子“蠢”“笨”等,这只能导致孩子的对抗情绪。在课堂上,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逆反心理会再次使得他们不认真听讲。

2.与老师进行沟通,建议老师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方法上的调整

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是持不接纳态度的,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更是从心理上排斥他,甚至动用罚站、写检查、叫家长等多种手段处罚他。然而,这种方法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父母不仅不能接受教师的惩罚方法,更要建议老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建议老师让孩子多进行一些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不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是“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在努力探索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这一切又都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一个愉快的心境。

总之,作为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可以放任自流,让老师管教等。任何父母,都必须做孩子情感的依靠。如果父母真的能做到理解孩子,让孩子产生情感认知,那么,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孩子的逆反问题就解决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