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岁青春叛逆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图解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算了吧,太土了”——与时俱进,才能教育好孩子

父母的烦恼

一位初上网的母亲向网友求助如何和女儿沟通。她这样说:“女儿上初中后话也是越来越少,一到休息天就守在电脑前跟同学聊天、逛贴吧、看论坛。我偶尔凑上去看他们聊的什么,结果竟然看不懂,都是什么‘有木有’‘很稀饭’之类的词。问女儿是什么意思,女儿‘切’了一声,很不屑的样子。

“后来我到网上搜才知道,现在网络上有那么多新词,什么咆哮体、蜜糖体、淘宝体,我自己看得头都晕了。

“前段时间女儿又改了个状态,写了句‘金寿限无乌龟少’,我更是看不懂。问女儿,女儿居然说我老土,这都不知道。后来,我自己上百度搜了搜,才知道,这原来是前段时间热播的一部韩剧里的台词。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是太前卫了,还是我们真的太土了?”

而这位网友也感慨:现在跟女儿的话题真是越来越少了。平时女儿放学回家,她总是会问女儿想吃什么,女儿的回答常常是“就知道问这个,随便!”。考试完问女儿成绩怎么样,女儿的回答就是“就会问成绩,烦不烦”。给女儿买了新衣服,女儿的回答就是“就会买这样的,俗不俗”……

作为父母,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你是不是发现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听话了,不再认为你说的都是对的。他是不是经常对你说:“俗!”“土得掉渣!”等。从孩子的口中,你是不是会听到:“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什么都不懂,懒得跟你说。”“你不明白的。”……

这些语言和行为都代表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10~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有人说:“12~1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父母衰老20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的确,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开始质疑父母,并认为父母的思想跟不上时代。于是,他们经常会说父母的想法“土得掉渣”。而这一点,无疑会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难度。

心理支招

1.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满足,就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其实父母恰恰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玩具和零食,而是亲密感情的表现形式,比如你了解他的思想、理解他、认同他、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等。记住,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好、思想等。对此,父母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向老师求教,双方配合合理引导,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和孩子一起探讨时尚与流行性问题

要和孩子做朋友,就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了解孩子才有共同语言。如果问:“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我能不了解吗?”曾经有人做过一次调查,设计了一些问题:

你的孩子最喜欢做什么?他最崇拜谁?曾经哪件事最打击他?……

父母与孩子都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彼此对照一下,结果发现,没有一位父母能回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

的确,很多父母,能记得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记得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但就是弄不清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到底是打篮球的还是踢足球的?努力和孩子建立共同的爱好,了解孩子,懂孩子,孩子才能有和你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3.让孩子安排与父母独处的时间

很多父母感叹:“虽然放暑假整天在家,儿子跟我之间每天的交流时间竟不到半个小时!”“女儿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自己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说多了还嫌烦!”

其实,既然孩子觉得你土,那么,你不妨请教他:“这个周末由你来安排,不过前提是,你要带上爸妈……”如果你的孩子答应了,那么,就表明他已经允许你进入他的世界。

的确,孩子们天天在用现代化的眼光审视父母,逼迫父母去学习新东西,督促父母朝现代化靠近!呆板的、单一的、简单的家教已经行不通了,父母要在人格魅力、学识素养各方面得到孩子的敬佩与爱戴。

在21世纪,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变是常态,不变是病态。因此,作为21世纪的父母,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用21世纪的尺子来量量自己,不妨学会在孩子面前“化化妆”——用新知识,新技能包装自己;“演演戏”——每天花上几十分钟,学点新知识,设计一些“脚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新鲜的话题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