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冲突模式二:用爱心和礼仪,磨合矛盾关系
1.如何引导爱使用“暴力语言”的孩子?
关于风风的“暴力语言”,从表面上看,是不礼貌、不道德的,然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绝对不能完全责怪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能敏感地察觉身边有力量的东西,例如语言,如果它能够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或者能够直接把对方刺激得反应剧烈,如能让对方生气、沮丧、伤心,那么孩子就会没轻重、快乐、持续地使用,希望体会语言所带来的影响,但他并不是真的想侮辱或伤害对方。
如果家长视之为洪水猛兽,特别反感和想方设法来阻止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种语言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能掌控他人情绪的工具,于是他们使用这种语言的次数就会变得更多,从中获取成就感、胜利感和满足感。
其实,3~7岁的孩子都爱使用不雅语言,即使不在家长面前说,一到同伴面前也会说,一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会观察模仿;二是他们会认为这样能拥有社会成员的融入感;三是他们更加倾向于在同龄人之间直接表达情绪和释放压力。只是有些孩子说得明显厉害一点,有些孩子收敛拘谨一点,有些孩子听了再过分的语言都毫不在乎,有些孩子却会敏感介意。
现在,请家长跟孩子做个小实验:
当跟孩子一起吃饭时,家长指着桌上的苦瓜,说:“我告诉你一件事情,我好讨厌吃苦瓜!”然后,家长做出十分厌恶的表情,继续说,“如果有谁敢让我吃苦瓜,我就会生气得爆炸!”
好了,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我们的孩子会不停地让我们吃苦瓜!当孩子让我们吃苦瓜时,我们再表现得气急败坏的样子,说:“不要!你这样我会很愤怒,再这样我就不理你!”这个时候,孩子会闭嘴吗?不会!他仍然会不停地让我们吃苦瓜,我们越生气,孩子催促的频率就越高,而且他说的时候会很开心,甚至之后每逢吃饭都会让我们吃苦瓜。
这个小实验是用来验证孩子对有力量话语的敏感性。我们发现,孩子最终会喜欢上和不断让我们吃苦瓜,因为孩子感觉到这样说话很有力量,家长听了后会有过激的反应。
家长再回过头来想想使用“暴力语言”的风风,他觉得这样说话很有力量,对方听后会大吃一惊,甚至会反过来骂自己,最终他会喜欢上和加强使用这种说法。从本质上来说,孩子让家长吃苦瓜和风风口出狂言是同一个道理,只是对于苦瓜,家长没有太大感觉,但对于不雅语言,会觉得不堪入耳、难以接受而已。
所以,孩子并非真的使用什么“暴力语言”,而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对语言敏感察觉并运用的正常表现。当明白其中的原因后,相信家长对于应对的方法也会逐渐明朗起来。
练习以幽默的语言化干戈为玉帛
家长非但不要阻止孩子使用“暴力语言”,还需要顺应他们让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劲地“骂”。
在家里,当孩子每一次张口大骂“你是大蠢材”“我要杀死你”时,家长装作生气地说:“你要是敢骂我是‘牛奶糖’,我就会更加生气!你千万不可以骂我是‘牛奶糖’!”家长特意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来转移他们骂人的焦点。
当家长特别强调不喜欢“牛奶糖”时,孩子就会“战略转移”,不再继续之前的“你是大蠢材”“我要杀死你”,而是不停地“戳中要点”给予“致命一击”,喊:“哈哈,你就是‘牛奶糖’!‘牛奶糖’!‘牛奶糖’!”
然后,家长假装更加生气地说:“你不要再叫我‘牛奶糖’了!我不希望听到‘牛奶糖’!”其实,家长是在加强孩子对“牛奶糖”的记忆,加深“牛奶糖”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结果,孩子会更兴奋地多次叫‘牛奶糖’,而忘记之前的骂人词语。
当然了,家长还可以用另外一些好玩的词语,像“甜甜圈”“西多士”“梅菜扣肉”等,总之越有趣好玩、越不合乎常理、越不会用来修饰他人的词语就越要尽情用上。
那以后呢?当孩子骂同伴骂得火热时,很有可能会想起以幽默的“牛奶糖”来取代了。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习惯用一种创意好玩的词汇来代替不雅的语言,减少冲突,甚至化解双方在骂战中的坏情绪。
除了在家里,在外面当孩子张口骂同伴时,家长也不要禁止孩子,而是在他耳边假装生气地提醒他,说:“小朋友也不喜欢你骂他是‘牛奶糖’,你千万不要这样骂人哦!”同样地,孩子就会把之前骂人的语言通通都改为“牛奶糖”。
这时,双方对于之前的冲突会烟消云散,而同时沉浸于对骂“牛奶糖”之中,而且会很兴奋、开心,会创造更多的词汇,像“你就是个‘西瓜籽’!”“你就是个‘葡萄干’!”等。这时候不要说冲突,双方很快就会打趣俏皮地说笑起来!
总之,无论孩子在家还是在外,家长都应适当地提醒他们这些幽默的词语。多次之后,孩子会形成条件反射,以幽默的词汇来代替让人伤心的语句,这样能扭转糟糕的结果,有效地避免和解决冲突。
扩大词汇量
很多时候,孩子骂人并不是期待有一个压倒性胜利的结果,而纯粹是享受骂人所带来的快感,让自己释放坏情绪。那么家长平时应该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跟对方表达自己不满的心情。
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读图书以扩大词汇量,鼓励他们用适当的精确的词语来表达真实感受,从而避免出现不雅的词语,像“这只狐狸被偷了东西,它很愤怒!”“这只乌龟输了比赛,感觉很沮丧!”
平时家长也可以做出示范,说:“刚刚你不小心把我的手机弄湿了,我心里很难过!你以后一定要小心哦。”“刚刚你这样说话让我很伤心,我难以接受,下次记得要换一种说法哦!”当家长从公司回来,身心劳累,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今天遇上了大塞车,情绪很烦躁,我想休息一下,请你先不要打扰我,让我静静。”“我今天很忙,感觉像透不过气,我需要洗个热水澡!”
我们长期如此,孩子便能随时随地地学习,掌握大量表达内心不满的词汇,如“愤怒”“气恼”“悲伤”“憎恶”“憋闷”“糟心”“烦乱”“悔恨”“歉疚”“彷徨”“失落”“心寒”等,并对其熟悉起来。
巧妙地限制使用
如果家长确实难以承受孩子的“暴力语言”,那么可以让他们在一定限度内使用这类话语。
家长可以跟孩子明确说:“你这样说话会让同伴不高兴,大家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说,可以在家里说,离开家就要控制好了。”之后,家长按照所说的来执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孩子在外面想骂人的情绪。
另外,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曾发明一个小游戏,那就是让孩子在玩游戏的时限内骂家长,家长就故意放低自己的姿态,假装哀求孩子不要再骂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特别开心。这样做的目的是用玩笑的方式来消除孩子日常对他人的愤怒,满足孩子对语言的探索欲,把在现实中的言行引向正途。
创造文明的语言环境
家长的言行是孩子的“标杆”。“野蛮产生野蛮”,如果家长本来就会说骂人的话,那么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最后这些话也会成为他们语言特征的一部分。家长也不要心存侥幸地认为自己偷偷地说这些话,孩子就不知道,实际上他们会很敏感地捕捉到,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运用了起来。
如果家长的确说了类似的话,记得一定要自省,在事后道歉并解释,坦诚地跟孩子说:“我说了不当的话,这是不对的,我要检讨,如果下一次生气,绝对不会再这样说。”
另外,家长应尽量杜绝孩子听到不雅语言的渠道,如有目的性地筛选动画和影视作品给孩子看,以及适当鼓励孩子多结交语言文明的伙伴。
总之,当我们看待3~7岁的孩子使用“暴力语言”时,应尽可能引导,这是我们现代高标准的家长特别需要的力量。让我们在事事讲求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社会中以简驭繁、远离焦虑,不要“一厢情愿”地刻意关联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与人性品行上。
家长问题
2.如何引导因活跃而干扰同伴的孩子?
像忠忠这类因活跃而干扰同伴的孩子,难道真的是成人所认为的纪律差吗?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并非如此!
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和切斯经过长期研究,把孩子的性格分为:活泼型、专注型、均衡型、敏感型。忠忠明显是属于活泼型的,而活泼型孩子一般精力充沛、情绪易激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反应快、心境切换强烈。容易干扰他人的大多也就是这类孩子。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的错,实际上是我们大错特错。因为活泼型的孩子与生俱来就需要强烈地表达内心,只是家长和老师因为不理解、难以管理、消耗过多精力和时间等原因而不愿意接受而已,如果毫无技巧地让这些孩子遵守纪律,那么他们的焦虑和无助感就会“爆表”。
现在暂时卖个关子,请家长们跟着我的步伐来了解一个现象。
相信大家都参加过育儿讲座吧?等到讲座的最后,一般会有“家长提问,老师作答”的环节。我们发现,往往会有提出“如何应对我家熊孩子”的家长,也有提出“如何应对我家怯懦的孩子”的家长,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前者会更加抓紧机会和在靠前的时间段急忙发言和提问,后者会更加倾向于等在场所有人把问题都问完了才慢慢发言和提问。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孩子和家长的状态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家长活跃,孩子也活跃,家长内敛,孩子也内敛。我们认为,孩子的活跃是天生的,具有遗传性。所以,当我们看待因活跃而干扰同伴的孩子时,要清楚他们并非什么纪律差,而是天性的发挥而已。
那么,家长只能尊重天性而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是我们一定要在尊重孩子本身活跃的基础上引导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家长要接纳孩子活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尊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家长能有足够的耐心引导他们把精力更好地转化为智慧,那么他们的成绩必定是不可估量的。像影视明星金凯利、舞蹈家吉利安等,他们都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神话。
其实,活跃的孩子就像射程远、速度快、杀伤破坏性大的导弹,他们需要大面积的活动覆盖面、集群的作战模式、复杂多变的打击任务来生存,致使他们容易干扰他人而产生语言肢体的冲突。所以,家长要读懂这类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导弹在标准射程内“大展拳脚”,充分发挥实力和潜能。
玩“一直不停”游戏
3~7岁的孩子都是逆反的,家长越是阻止他们,他们就越要做,但是一旦全放手支持他们做,他们就不感兴趣了。那么,家长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平时跟孩子玩这样一个游戏。
对于说太多话而干扰同伴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想邀请你做我的贴身讲解员好吗?今天你一直跟着我,不停地大声说话给我听,是随时随地的哦,你愿意吗?”因为孩子一向在家或幼儿园里都不被允许这样说话,以防干扰到他人,现在反过来要一直不停地说话,孩子就会很不适应。
对于过分好动而干扰同伴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想邀请你做我的贴身保镖好吗?今天你一直跟着我,不停地在我身边以你有力夸张的姿态把坏人赶走,而且要随时随地做大动作,一整天都是如此,你愿意吗?”因为孩子一向在家或幼儿园里都不被允许以过分活跃的动作示人,现在反过来要一直不停地好动起来,孩子肯定会很惊讶。
而事实上,孩子哪能一直不停地说话和做大动作呢?当孩子停顿时,家长仍然让他说或者让他做,不让他停歇,多次之后,孩子自然就不愿意说或者不再做了,这个时候就是家长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语言或行为的好时机了。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其实我们这样说话(做),是需要停顿一下的,是需要休息的,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究竟别人喜不喜欢我们这样说(做),我们的话语(动作)是否阻碍了别人。”
家长这样做是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当尽情去说话或者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时,是需要停下来去思考如何才不会干扰他人。
家长可以在孩子略有所思的时候,继续引导孩子:“我知道你很活跃,我小时候也这样,但是在幼儿园里,如果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干扰了其他孩子搭积木、看书、玩游戏,同学会不会很伤心呢?如果当你上课听到有趣的知识时却被干扰了,你会不会很生气呢?”接着,家长站在老师的角度引发孩子思考,问:“老师上课挺辛苦的,如果我们不专心听讲,老师会不会很伤心呢?”家长循循善诱地让孩子逐步学会共情,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以同理心来抵消干扰他人的行为。
最后,家长让孩子适当地掌握一些道歉用语,例如“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扰了你,我很难过”等。家长做出示范,给孩子演示如何使用,例如,望着孩子的眼睛真诚地说出来,或者默默地握着他的手说出来。
给予更丰富的体验机会
孩子在同伴面前过于活跃,很大原因是他们平时能够活跃的机会实在太少了,未能满足他们的身体所需,所以家长需要创造更多空间与机会跟孩子一起活跃起来。
对于话太多的孩子,家长可以邀请他们参与“翻转式课堂”。
首先,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地球会被月亮吃掉吗?”“大蒜能成为小白兔的食物吗?”“仙人掌怎样才能生长在南极?”等。然后家长和孩子制订一个明确的讲课时间,如周五放学后17:00~17:40。旨在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限内就主题内容查阅资料、筛选信息、理清讲课逻辑与提纲、组织语言和练习说话技巧等。
在整个准备的过程里,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完成,以孩子为主导,即使孩子希望自编不合乎常理的内容,也没关系。家长越是允许孩子天马行空、离奇古怪,不告诉他们标准答案,就越能突显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促使孩子爱上“翻转式课堂”并静下心来付诸努力。
到了约定的时间,家长邀请其他家庭成员扮演学生坐在台下,孩子则在台上以小老师的角色尽情发挥,孩子可以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地讲课,也还可以一边板书一边解释,也可以向家长提问和接受家长提问。过程中即使孩子表达得并不完美,大家也要继续听下去,千万不要过多地点评或打断。
玩“翻转式课堂”的好处是:
(1)让孩子有机会在宽松的环境下充分地讨论与发言。
(2)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滔滔不绝的,像搜集资料、整理思路都是需要独立思考、安静耐心地做准备,否则就很有可能成为失败的小老师了。
(3)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在台上说话时,学生在下面嬉皮笑脸、轻声细语,那么作为课堂的小主人就会很受伤,甚至是愤怒。
(4)通过备课、讲课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更加珍惜上课时间,懂得尊重和耐心倾听他人。
对过于好动的孩子,家长需要多带他们到户外进行亲子大运动。
家长跟孩子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滑雪、游泳;或者跟孩子比赛跑步、攀爬,看谁能更灵活快速地躲避固定障碍物;又或者跟孩子玩打架、拳击、击剑、相扑等游戏,过程中伴随着大声尖叫或吆喝声。这些运动既能让孩子开心地释放过剩的精力,又能让他们学会控制身体力量,有效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玩耍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尽情放开手脚活动的尺度、嬉戏声音的响亮度,让孩子充分体验不同力度、不同音量所带来的感受,并且意识到当与其他孩子接触时,手脚活动界限、音量界限应该在哪里。如果家长的力量、声量太过,让孩子感到不舒服,就要立即致歉,并减少力量和声量;如果孩子力量、声量太过,让家长感到不舒服,也要让孩子学会像家长那样减少力量和声量。
强化不打扰行为
对于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家长需要把一贯的要求放低,如果发现孩子稍微有点进步,就积极表扬他们的正确行为,而不要仅仅盯着孩子的缺点。
例如,孩子能安静地等待我们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过程没有干扰,家长应该及时鼓励,说:“妈妈注意到你在耐心地等待我,自己在一旁玩耍,你实在很有进步!谢谢你。”又例如,孩子能认真听小朋友说两三句话,并没有打扰,家长应该及时鼓励,说:“妈妈注意到你很认真听大家说话,等大家把话说完了你才发表意见,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家长的这些做法都是正强化,在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成人对待社交敏感的孩子,会循循善诱、宽容且理解,但是对待因活跃干扰同伴的孩子,会苛刻责骂、急躁厌烦,其实对于后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活跃并不代表有强大的内心接纳成人的不接纳。从本质上来说,两者都是由于性格类型以及社交技能较弱所导致的。
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纪律差的孩子,只有对一体化、远离个性发展的规章制度过分偏执的父母。
家长问题
3.如何引导不打招呼的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和意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变得更加独立、与他人有界限感,表现为我们俗话所说的紧张、腼腆。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自己,如果单位让我们当众作一场述职,是不是会感到压力很大、害怕被笑话,甚至希望逃避挑战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压迫感是一种情绪,是由于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表现所引起的,在潜意识里我们会不停地问自己“我表现得好不好”,同时也会猜测“我的表现能否满足他人的要求”。
以下是我们的内心想法:我能否满足领导的期待?台下的同事对我的表现满不满意?单位里面经常说我坏话的那些人会不会趁机挑刺?除了这些,我们内心还会有一个自卑的声音来警示自己,“我很有可能会搞砸”“我很有可能成为笑柄”等。
通过我们的想法,再回过头来想想不打招呼的孩子,就能明白到:小兰不打招呼的心理状态跟上述成人的心理状态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被要求打招呼,这股力量打破了小兰内心的平衡,导致她感到紧张、压力大,更可能是脸红、冒冷汗、心慌等反应,最终不愿意打招呼。
以下是小兰的想法:我能否满足家长的期待?同伴对我的表现满不满意?家里面经常否定我的人和班里不喜欢我的小朋友会不会觉得我说得不好?除了这些,小兰内心还有一个自卑的声音来警示自己,“我很有可能会打不好招呼”“我打招呼很有可能成为笑柄”等。
事实上,教育学家查尔莫斯早在1998年时就做了一个心理实验,证明孩子对于沟通的距离感比成人要敏感得多。也就是说,小兰的想法可能比我们所描述的更加复杂纷乱。
所以,孩子不打招呼的行为并非什么“没礼貌”,而是一个正常孩子成长的典型标志。在这个阶段里,一旦家长给孩子贴上“没礼貌”的标签,对他们责骂、批评、嫌弃,那么以后当孩子进入类似的环境时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用一种逃离的姿态来避免伤害,这就强化了孩子排斥打招呼的状态了。
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心甘情愿地打招呼呢?
用有趣的方式代替打招呼
方式一:
孩子打招呼不一定要用嘴巴来说,还可以用点头、微笑、握手、拥抱等方式来表达。既然孩子认为开口打招呼有如身负千斤重,那么家长可以用轻松好玩、有创意的方式来代替,等孩子重新认识和定义打招呼之后,说不定就不再排斥开口打招呼了。
例如,前三天,家长鼓励孩子以微笑来跟同伴打招呼,第四至第六天,让孩子改为以点头来跟同伴打招呼,第六至第九天改为握手,循序渐进地,陆续更换几个好玩的打招呼方式。这样,家长不是能成功让孩子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打招呼了吗?
但是有两点要注意的是:第一,我们先让孩子跟自己喜欢的同伴打招呼,就是要按照孩子的选择来走;第二,当孩子接受有创意的打招呼方式时,家长千万不要感叹:“通过我们的努力,你终于懂得打招呼了!”这样,只会让孩子恢复原来的排斥感,致使成果落空丧失。
方式二:
家长不需要让孩子打招呼,而是自己作为一个有趣的“介绍人”。
家长约上与孩子相熟的小伙伴,在见小伙伴之前,提醒孩子等会儿会玩一个“陌生人游戏”,就是你扮演的角色和小伙伴扮演的角色是互不相识的,妈妈作为“介绍人”,双方是不需要吱声的。
当孩子跟小伙伴见面时,家长扮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对对方说:“小华,这即将是你的朋友,小兰。”然后转向自己的孩子说:“小兰,这是我们的朋友,小华。”
这个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忍不住笑出声,认为妈妈实在是太幽默了,孩子会很容易承接着这个“陌生人”角色进一步演绎下去,双方也会学着严肃的态度自我介绍起来,“你好,我是小兰,很高兴认识你。”“你好,我是小华,很高兴认识你。”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认为打招呼是枯燥的、高压的,而是一种游戏,甚至会要求妈妈多带他见朋友并玩“陌生人游戏”,好让自己跟朋友假装正式地介绍自己。
做游戏练习
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不打招呼正是缺乏日常语言锻炼的体现。
我们要让孩子打招呼,最简单的就是在日常的游戏中反复使用“你好”“再见”“请”“谢谢”等语言。家长可以借助动物玩偶或者布娃娃来让孩子打招呼,例如,一个场景中,里面的玩偶从来都不肯说“你好”和“再见”,现在邀请孩子来帮忙想办法,让它们变得更有礼貌;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代入更接近真实情景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大哥哥,自己扮演小妹妹,让大哥哥教小妹妹如何打招呼,然后相互练习打招呼。这些都需要在心情愉悦、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的。
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小老师”游戏,孩子对老师都是崇拜的,希望自己能当上老师,那么家长就配合当学生。我们提问,让“小老师”发号施令和解答问题,当“小老师”解答得很流畅时,学生一定要夸这个老师很负责任,很爱学生,给予肯定;当“小老师”的说法有错时,学生要耐心倾听,不要打击“小老师”的思考和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扮演一些不爱打招呼或者不爱说话的学生,让“小老师”教导他如何说话,想办法为这个学生解决问题。
相反,日常最不妥当的做法就是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有时家长很了解孩子的需求,只要是孩子的一个小眼神、小动作就会心领神会,马上应要求给东西或者帮他完成事情,这样也会严重阻碍孩子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家长应该问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呀?”让他自己把整个语句说出来,然后鼓励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
理解和倾听,降低期待
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并引导他们说出来,把心结解开。
首先,家长帮助孩子把感受说出来:“这个同学你不太熟悉,他的热情让你有点紧张。”“刚刚主动跟你打招呼的孩子,让你感到不知所措了。”“你不太希望出错是吗?总会期待自己以更好的状态示人。”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和理解的。长期如此,在我们的协助之下,孩子也会逐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当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秘密后,要坦诚表示会跟他一起努力面对并克服难题。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降低期待,多给一些空间让孩子去适应和尝试,增加鼓励和赞扬、认同和信任,不要随意批评“你就是不爱叫人”“你的胆子太小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成长的羁绊。我们越是帮助孩子减少压力,他们向前迈开的可能性就越大,逐渐地,孩子的行为和语言表达都会有明显的改善。
上述所有引导孩子打招呼的方法,基础皆在于孩子自愿向对方发出“我喜欢你”的信号,然而大多家长是以“让别人喜欢你”为出发点,这样的结果只会南辕北辙。孩子打招呼与否好比是一种产物,它有它产生的原理和途径,与品德好坏无关,却与周围的暗示和评价有关。
家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