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儿童社交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预防冲突模式一:强化同理心,改掉霸道行为

1.如何引导爱抢占同伴物品的孩子?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区里,泽泽都爱抢占同伴的玩具,当同伴要回玩具时,他就死死抱着,还坚持要带回家,大人怎么劝说都无效,除非妈妈答应买一样的玩具,泽泽才罢休。因此,小朋友们对泽泽都很警惕,不太希望靠近他。

就这样,泽泽的社交结果只有两种:一是比泽泽瘦弱的孩子会被弄哭;二是比泽泽厉害的孩子会把他揍哭。无论怎样,最后大家都是不欢而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发现有许多像泽泽那样的孩子,会将同伴的玩具占为己有,而这些行为正是社交冲突的一大源头。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爱抢占他人物品的孩子的内在原因。

请家长们先朗诵下面这段有趣的英译儿歌歌词: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作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家长是否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实在太有意思了?没错!这首歌唱出了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的心声!我们成人也许会觉得太不讲道理,很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头脑里的真实想法!

其实,1、2岁的幼儿已处于物权敏感期。90%以上的幼儿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有“抢”或“顺手牵羊”的经历,只是部分孩子早些出现,部分孩子晚些出现;部分孩子表现得强烈一些,部分孩子表现得并不明显而已。可见,幼儿的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

这个阶段正是家长让孩子建立规则的关键期!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明确物权的归属,培养他们正确的主人意识。也就是说,家长要让孩子树立界限感:明确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除非征得了别人的同意;关于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

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物权意识,家长平时不能强迫孩子分享,也不能让孩子随便拿走他人的物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意愿,包括掌握拒绝他人的“不行”;允许孩子表达坏脾气,承认他们拥有负面情绪的权力;尊重孩子的“自我”,不能总是依照我们的想法让孩子顺从地“听话”;坚持家长自身的底线,不能因宠溺孩子而盲目包庇……这些都是界限清晰且民主宽容的做法,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知道分寸,在个人空间中对自己负责。

相反,家长界限模糊:放任孩子随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物品给予同伴;对于孩子的物品,像绘本、玩具、食物等,家长会随意拿走或吃掉,也没有在之前询问孩子的意愿……这些都不能建立孩子的物权安全感,他们并不能明确什么是“我的”,从而无法保护自己。

逐渐地,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主人意识,会认为:强行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社交手段。等到孩子3~7岁,就会顺理成章地形成抢别人物品的行为了。

所以,当孩子步入幼儿园后,出现爱抢占别人玩具的行为,我们并不认为孩子是小气自私,而是物权安全感匮乏的一种外在表现,在曾经的物权敏感期内家长没有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很明显,这个时候家长加强孩子“物品所有权”的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同时,还需要以下的引导方法:

引导孩子有礼貌地询问、交换和道歉

在家里,家长必须时刻跟孩子明确什么是他的,对于这些东西他拥有绝对的权利;什么不是他的,对于哪些东西他要问过物品的主人才能拿。

家长让孩子练习说这些话:

“请问可以借我玩一下吗?我等会儿还给你,谢谢。”

“请问我可以跟你一起看吗?谢谢。”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样说才是尊重他人和获取他人的同意。同时,家长也需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如果对方不愿意或者拒绝,那就不该拿。

家长可以利用情景扮演来深入练习。像孩子正在看书,家长问:“宝贝,请问你可以把这本书借给我看看吗?”如果孩子愿意,家长立即回应:“太感谢你啦,等一会儿我看完就还给你。”过了一会儿,家长按照承诺把书还给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则不再打扰。家长示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如果希望借用他人的东西,是必须通过有礼貌的沟通来实现的,而并非抢占。

除了情景扮演,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例如,当孩子在家里随意拿了妈妈的物品时,像手提包、手机、笔记本等,家长可以这样说:“这是我的东西,你要问过妈妈的意见才能够拿哦。”当孩子学会询问之后,家长可以尝试同意或者不同意,让孩子明白当他人同意后才能拿,若他人不同意,是绝对不能拿的。

如果妈妈不同意,孩子还是拿了妈妈的东西,那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负责任,让孩子物归原主,并示范如何跟他人道歉,练习以下的话语:“对不起。”“是我不好,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拿了你的东西,现在还给你。”

更深入地,家长向孩子提问:“你将东西还给我并道歉,你的做法很正确,但是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我乐意把物品借给你呢?”我们引发孩子思考,让他想出更多正确的方法来获取自己所需。除了孩子想方法,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利用自己的物品来跟他人交换,让孩子掌握这样的说法:“我的玩具很好玩,我可以跟你交换吗?玩完再调换过来。”

当然,家长尽可能多次让孩子成功交换,目的是告诉孩子,交换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好方法。但是,家长也要间隔着不同意交换,目的是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勉强,要接受别人的拒绝。

在真实的社交实践上,家长可以帮孩子一把,当碰到孩子因抢占别人的玩具而引起冲突时,可以鼓励甚至陪孩子一起归还和弥补,并引导他主动道歉。接着,提醒孩子下一步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用上在家里练习的询问方法。如果孩子被拒绝了,让他尝试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换。假如交换依旧不可行,那么家长可以安抚孩子,告诉他被拒绝很正常,就和他自己有时候也不愿意跟别人分享是一样的。家长以这样的引导方式慢慢培养孩子抗挫折、理解他人的好品质。

其中,家长最不妥的做法就是,为了制止孩子抢占他人的东西,特意欺骗孩子以求息事宁人,说:“好了,你不要再抢了,我给你买一个就好了!”但是事后又没有兑现承诺,这样孩子下一次就更会以抢占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了。

引导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自身的思维,孩子的思维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个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立刻出手去抢时,其实在他的意识里只存在目标物,而完全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和其他代替品。

家长重点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习如何等待,让他们思考除了自己想要的物品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是能让自己满足的,从而不执着于占有原来的目标物。

例如,孩子想抢哥哥手上的蜡笔,家长可以这样说:“哥哥正在用紫色的蜡笔,如果你也想要,你要问他用完后是否可以给你用。在等待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一下青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蜡笔,效果也一样好啊!”接着,家长拿起其他颜色的蜡笔开心地画起来,并流露出一副满意的样子。家长旨在让孩子明白除了目标物以外的东西也一样好。

又如,孩子想抢小伙伴的篮球时,家长可以这样说:“小朋友正在拍篮球,如果你也想玩,就要问他拍完后愿不愿意给你玩。在等他的时候,我们可以围着操场跑一圈,赛跑也非常好玩!要不我们来试试?”接着,家长像进入比赛状态那般兴奋地拉着孩子的小手跑起来。家长旨在让孩子懂得除了篮球以外还有更有趣的东西。

其次,家长需要灌输一个重要的概念给孩子:等待并不是什么无聊的东西,而是能让自己获得更多从未体验过的玩耍的机会。家长可以见缝插针地让孩子学会把“无聊时光”变成自己期待的“玩耍时光”。

例如,我们在商店排队付款、在餐厅等待上菜、在剧场等待剧目上演等,凡是涉及等待的场合都能考验孩子的耐性。当孩子着急时,家长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各种有趣的玩意,又或者跟孩子一起创作小游戏,让消极的等待变成积极等待,远离枯燥。

我们先玩变手游戏,再玩猜拳游戏,接着从手提包里找到几张纸,跟孩子练习折小船、青蛙、小鱼,并利用这些角色创作一个又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故事出来;我们还可以玩组词游戏,一方随意说出一个词,另一方要说出另一个词,它的词首要跟刚给出的词的词尾相连,像“房子—子弹—弹弹床—床垫……”我们还可以说出一个故事的2/3,再让孩子继续编下去,过程中互相设置问题让对方作答,看谁能胜出。

这样,等待时光对于孩子来说就变得更有趣了,孩子甚至会爱上等待,随时邀约你跟他一起等待。重点是家长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孩子的耐性。

这里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等待的过程中不要比孩子更加烦躁,在自己还没有静下心的时候就要求孩子比自己更有定力。事实上,家长快乐积极等待的示范,才是培养孩子耐心的源头。

最后,家长千万不要害怕跟孩子说“等一等”。这里的“等一等”绝对不是家长蓄意制造逆境来让孩子感受挫败,而是自然而然顺应情境的“等一等”。

例如,当我们正在厨房忙活时,孩子需要协助开启电器,家长可以说:“好的,请等一等,要不牛肉要烧焦了。”又如,当我们正在洗澡时,孩子需要听故事,家长可以说:“好的,等妈妈洗完出来给你讲。”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用平常心去尊重一切的自然等待,不为孩子的急躁而着急、迁就,那么就足以让孩子懂得有些事情的确是需要“等一等”的,不需要抢先争取,结果也同样能让自己满意。

上述所有的引导技巧,都是合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既能让孩子平稳地纠正社交中的抢占行为,尊重社交领域的规则,厘清“我和他人”的物权关系,又能给予孩子成长空间,获得通向目标的自我意识践行。

家长问题

我家孩子一旦得不到别人的东西,就会偷,我发现她偷的都是一些非常漂亮精美的玩具。每次被我识破后,她总会矢口否认。我很担心孩子在道德上有问题,请问我该如何帮助孩子纠正这个不好的习惯呢?

2.如何引导爱控制同伴的孩子?

思思是个活泼的孩子,但是她在幼儿园里很喜欢控制同伴。

例如,思思看到地上有积木,她会跟路过的同学说:“你快把积木捡起来!”如果小伙伴不愿意捡,思思就会威胁道:“你敢不捡,我以后就不跟你玩!我叫大伙也不跟你玩!我还会告诉老师你乱丢东西!”

正因为思思经常控制他人,所以特别容易跟大伙发生口角或者肢体冲突,但思思对于自己的做法感到很满足。久而久之,小朋友们对思思感到厌恶,甚至刻意回避。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很多家长反映,如果孩子顽皮任性、爱打闹,那还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孩子爱控制同伴并给他人制造痛苦,而孩子的快乐恰恰建立在这种痛苦之上,那么家长对此会感到特别羞愧和窘迫。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一般有两种原因:

1.以社交控制感来弥补没有被满足的权力需求

下面,我直接代入孩子的角色、以第一人称来阐述“孩子是如何一步步爱上社交控制”的,相信这样的方式家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当上了幼儿园后,我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空间与突破,最爱说的就是“不”“让我来”“听我说”,可惜爸妈不允许我拒绝,不支持我尝试新事物,我的话他们也听不进去,我做了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

因为在爸妈面前根本没有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我决定要寻找一个能满足自己实施控制权的小团体。幸运地,我发觉在班上命令同伴能够让平时在家里的压抑情绪瞬间消失,更重要的是,同伴会害怕我、奉承我,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所以,我爱控制他们,甚至威胁他们,这样我很痛快。

以上就是“我”的故事,家长能否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对控制权的本能渴望,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满足他们基本的权力需求,那么孩子必定会寻求另一个能够满足自己的场所。

当社交控制权对自己的精神安抚很管用时,这种“非得要同伴服从自己”的行为就直接发展成为孩子个性中的一部分了。

2.曾经有过被控制的经历

我邀请家长先来品读一个西班牙戏剧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国王听到一个预言,预示他的儿子将成为一名残暴的君王。大臣向国王施压,让他杀死王子,国王心有不忍,只好把王子锁进了地牢,严密监控王子。后来有人说预言有误,王子不会成为残暴的君王。于是,国王决定释放王子并让他登上王位。但是,这位王子确实非常残暴,应验了预言,国王非常震惊,让人再次把他送回地牢。

这个故事说明了:受过高度控制的孩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会抓住机会报复,实施高度控制。

道理都是一样,那些从小到大被欺负,心理创伤未能痊愈的孩子,或者从小看到家庭成员相互不尊重、斥责的孩子,又或者承担起父母“出气筒”功能的孩子,他们到了幼儿园后很有可能会延续这种爱控制他人的作风与行为,而且认为这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为自己能施展权威而感到自豪。

实际上,这些孩子是受害者,他们在潜意识中想方设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压抑,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到一定的目标物上:比他胆怯弱小的同伴。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

尊重与宽容

家长要尊重、宽容孩子去成为他自己,创造能够让他们表达真实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操纵。

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粗鲁行为视为无可救药,而是试图让他们说出埋在心底的动机,然后帮助他们正确地实现;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执着态度视为任性无礼,而是尽量让他们说出对事物的独特理解,然后支持他们的坚持。

要做到这些,家长需要学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这样做是否能让孩子感觉到彼此是平等的?

(2)我这样做是否能让孩子得到绝对的尊重和爱护?

(3)我这样做是否体现了孩子真实的感受?

(4)我这样做能否凸显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当家长真正从孩子的内心出发,孩子也会跟我们一样对他人尊重、宽容。被爱包围的孩子更具备内在和谐有序的状态,从而从根本上与他人建立融洽亲厚的关系,而非由控制所产生的矛盾关系。

另外,平时家长需要跟孩子建立同等的对话机制。

其实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对话遍布了冲突:家长在体形上、掌控能力上、社会经验上都以压倒性的优势支配孩子,有时会用命令的方式指挥孩子,结果我们的对话过程是由上而下,而非探讨的。所以久而久之,家长的不当表达会让孩子认为我们没有关注他们真实的想法,自己只是“被父母牵着鼻子走”。

家长要把“我认为你……这样才对”的强制型句式改为“你认为呢?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家长要把“我已经告诉你很多次了,你这样会……”的经验型句式改为“你这样做很有想法,妈妈很佩服,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让结果更棒呢?”

家长要把“你的想法真棒!”的敷衍型句式改为“你的想法比之前的要成熟和创新,说明你很努力地思考了。”

家长要把句子中“不可以”“不好”“不行”的否定性词语改为“可以”“好”“行”的肯定性词语。例如,孩子跟妈妈说:“我不做手工了,我要玩!”妈妈很严厉地说:“不可以!”那么孩子容易一肚子委屈,而应该说:“好,没问题,你把剩下的手工做完,就可以去楼下玩了!”

家长要把句子中“太让我失望了”的批评式语句改为“怎么可能”的鼓励式语句。例如,孩子不收拾地上乱七八糟的书,妈妈说:“你的书全都没放好,太让我失望了!”而应该改为:“你的自理能力从小就很强,我是知道的,现在这几本书,你怎么可能不会放好呢?”

日常家长能平等地看待孩子,就是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稳定感,在这种美好愉悦的氛围里生活的孩子,是不会以控制同伴来满足自己的。

帮助孩子学习共情

对于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如果家长刻意训练和鼓励孩子共情他人,那么这种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当孩子控制别人时,家长可以向孩子提问:“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或者“如果你像他那样伤心,什么能让你好受一些?”家长也可以向孩子提意见:“你看他真的很伤心,我们拿个玩具过去哄哄他吧。”或者说:“请你认真听他说话,他说他不想你这样对他。”然后,我们教孩子真诚地修复关系,让他掌握一系列礼貌用语,像“对不起”“很抱歉”“我下次不会了”,旨在从平和的沟通中感受与他人的平等,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认同。

平时,家长可以见缝插针地引导孩子共情。家长多跟孩子讲讲家人或朋友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启发孩子,问:“你认为当时叔叔是什么感受?”也可以挑选从图书或电视中看到的故事,问孩子:“你认为主角当时是怎样思考的,他希望得到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如何获知的?”如果孩子回应得不准确,家长可以向孩子示范,告诉孩子我们自己所理解的感受,并深入地解释清楚。

孩子在共情他人的同时,其实也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意识,从而消除负面情绪,获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力量。

尊重孩子愤怒的权利

爱控制同伴的孩子内心往往带有愤怒。他们需要控制别人才能得到宣泄,精神才能得到满足。在操控别人的时候,他们得以逃避痛苦,找到了一种病态的安全感和成就感,所以他们很容易对控制别人这一行为上瘾。

但是,当孩子知道如何表达和宣泄愤怒时,他们就不会以控制他人来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日常,当孩子愤怒时,家长千万不要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是首先需要把愤怒的权利和行为分开来看。愤怒是孩子自我肯定的表示,说明他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孩子的行为能力有限,他们通常用不恰当的方式行使自己愤怒的权利。

家长用眼神和语言帮助孩子确认愤怒的权利和情绪状态,蹲下来,用平静的眼神看着孩子,也鼓励孩子看着自己,温和地说:“你是不是生气了?”“看得出来你愤怒了。”这时,孩子能感受到家长在理解、认可自己的愤怒,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愤怒的行为。

然后家长鼓励孩子说出愤怒,如果孩子一时半刻不能表达,可以由家长代孩子说:“你非常生气和伤心,因为他拿了你的玩具车,对吗?”家长让孩子学着说。当孩子说出愤怒后,家长可以这样回应:“我知道你很难过,如果是我,我也会不开心,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让孩子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然后我们再给出建议或者作出示范,旨在理性地智慧地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家长这样做是让孩子知道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我们绝对能够以表达和解决的方式来安全运作,而并非以控制别人来泄愤。

最后,要说明的是:表面上,孩子控制他人是他人的阴影,实质上,是自己的噩梦;表面上,孩子控制他人是对对方意志的绞杀,实质上,是对自己意志的失控。家长完全不需要为孩子的行为感到羞愧和窘迫,而应该为他们失序的内心提供精神满足与悦纳感,要真正看得见他们。

家长问题

我总会用“你应该……不应该……”的句式命令孩子,一生气就会涌出很多负面恶毒的话,所以我跟孩子的关系很差,他也会学着我的样子对待同伴。虽然我会反思和后悔,但是家里的事一忙我就又开始烦恼,我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怎么办?

3.如何引导爱惩罚同伴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哲哲爱对小伙伴推搡拉扯,每当老师问他原因时,他都会说:“因为他没有排队!我要惩罚他!”还有好几次,哲哲开水龙头把水往小伙伴身上泼,老师问他原因,他义正词严地说:“他上完厕所没有冲水,要受到惩罚!”哲哲留意到有小伙伴没有按照园规穿小白鞋,就会扯着他走出教室,嘴里念着:“到外面罚站去!”

哲哲的暴力行为让他的人缘变得很差,大家几乎都不喜欢接近他。

据多年观察,我发现,有些家长内心对孩子的“号令天下”“气势汹汹”感到自豪,尽管嘴上没有说,但是从那欣慰、喜悦的神情中看得出,他们把孩子“牵着别人的鼻子走”看作是“领导力”“正义感”了。这种默认与支持就是孩子爱惩罚他人的滥觞。

真正的领导与正义,并非“颐指气使”“显摆正义”,而在于孩子必须首先学会看见自己、控制情绪、理解他人,只有做到“自我领导”“自我正义”,才能逐步进阶为“领导他人”“彰显正义”。

另外,还有以下两点原因也会导致孩子特别爱惩罚同伴。

1.孩子的是非观有别于成人的是非观

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从两个月开始就建立是非观,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有基本观察与初始认识了。但是,孩子眼里的对错标准跟成人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3~7岁的孩子看待事情非常简单,对是非的判断仍然处在原始状态,非黑即白,他们从来不会思考过程和原因,只会认知结果。

举个例子,A跟B交换玩具,A开开心心地拿着B的玩具回家,路上遇上了同班同学C,C会认为A拿了B的玩具,不问自取,要求A立刻还给B,也就是说,C不会思考A是否跟B交换了玩具,也不会思考B是否送了玩具给A,而只会认为玩具在A手上就是不可以的、不对的。

就像哲哲那样,他要处罚插队的、没有冲厕所的、没有按园规穿小白鞋的小伙伴,是不会思考对方有什么原因或苦衷,而是直接认为这位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必须要受到处罚。

2.孩子会模仿成人的权威行为,再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下面,咱们做个简单的小观察。

当玩过家家时,请家长认真观察孩子最喜欢扮演什么角色。对于男孩子,他们喜欢扮演爸爸多一些还是弟弟多一些?对于女孩子,她们喜欢扮演妈妈多一些还是妹妹多一些?一般来说,男孩子更倾向于扮演爸爸,女孩子更倾向于扮演妈妈。

当玩上课游戏时,请家长仔细观察,孩子要求扮演老师多一些还是要求扮演学生多一些?如果这个游戏有许多孩子参与,孩子争着要当的最多的是什么角色?一般来说,孩子们更愿意扮演老师。

事实上,孩子都喜欢模仿那些在他们心目中是高大形象的角色,如父母、老师。而且孩子的解决问题方式也与他们的作风有高度联系。

就像哲哲,他对同伴的惩罚是一种模仿成人权威的行为,但是由于认知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限,便演化为带有偏差性的暴力手段,最终得到了破坏性的结果。

但话又说回来,从孩子惩罚同伴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孩子思维活跃、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和表达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勇于纠正他人不良行为的心。所以,这类孩子本质上并不坏,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有技巧地满足孩子对权威的实践

我们需要建立与孩子之间的平等模式,尊重他们所向往的权威与控制,适当地满足并给予艺术的引导:

首先,家长给孩子一个“间谍”身份,让他完成“神秘任务”,就是在日常观察和记录同学的不当行为,规则是自己不动手,仅写或画在笔记本上,如果当时动了手,就会被取消“间谍”身份,不能再享有履行“神秘任务”的资格了;接着,家长让孩子记录之后回家告诉自己,一起讨论事件的经过;过了一大段时间后,当孩子基本能把“神秘任务”完成好时,家长就让孩子记录自己的过错,告诉他身为监督者,一定要严格以身作则,如果有犯错,也要公正严明地记录下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家长要循序渐进、抱着玩游戏的心态配合孩子完成“神秘任务”。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对权威的实践,也能引导孩子把纠正别人的错误转移到自我审视与控制上。

同时在家中,家长在不涉及安全、道德、环保的底线下,尽量放手让孩子成为一名“管理者”来决策家庭事务,体现自我感和掌控感。例如,一家人晚餐吃什么菜、以什么方式做菜、从哪里购买等都让孩子决定;对于周末一家人的旅游地,路线、行程安排和入住计划,家长大可以听从孩子的指挥;家庭会议什么时候开、以什么形式开、谈论哪方面内容,家长也可以随着孩子的想法来进行。

对于孩子自身的事情像穿什么衣服回幼儿园、读哪些绘本、交些什么朋友、如何布置自己的书房等,家长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决定,而千万不要支配摆布。例如,孩子自己挑选第二天穿的衣服,妈妈说:“不用挑了,你挑也不合适,我帮你挑了。”又如,孩子说下周幼儿园就要放假了,妈妈说:“我怎么没听说过?你瞎编,我去问问老师。”这些都等于直接告诉了孩子你没本事,妈妈对你没信心、不信任。

在幼儿园里,家长也可以针对性地跟幼儿园老师商量,让孩子担任班长或组长的角色,这样的好处是:(1)孩子被赋予权威的角色,满足了欲望,从而不会终日想方设法来体验权威,改为依靠正当手段去履行权利和解决问题;(2)实践权威能让孩子纠正自己的行为,促使孩子以好榜样的角色行走于集体当中,从而自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积极思考方法来解决社交问题。

正面对待犯错的孩子,杜绝暴力行为

孩子有能力把观察到的各种行为串联起来并形成系列模仿,所以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的大小事中作出良好的示范行为,千万不要打或体罚孩子,这样更会激发他们用同样的暴力方式转移到同伴身上。

尤其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更应该展示出自己的智慧与体面,家长可以这样做:

1.耐心沟通

首先,家长要倾听孩子对犯错的描述,沟通事情发生的根源和经过;其次,不评论孩子所说的,用重复他的话语或“是吗”“然后呢”来鼓励孩子尽量把感受都说出来;再次,帮孩子总结刚说的感受和看法;然后,提问孩子对于这件事更恰当的解决方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也不做评论,可以记录下来,以表家长在认真倾听,同时家长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最后,共同商量最可行的解决方法,去除不可行的。

以哲哲为例。

家长可以这样问哲哲:“今天你在排队时把一位同学推倒在地上了,能告诉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吗?”当孩子回答了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感受时,家长说:“妈妈明白你的心情,你认为他不遵守纪律,是错误的行为,你为此而愤怒,对吗?”家长这样问,孩子能感受到家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接着家长说:“你觉得你这样做双方会高兴吗?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家长引导哲哲认识到之前做法的错误,重新思考更恰当的解决方法并说出来,然后自己也提出建议,最后把双方各种各样的答案汇集起来,用笔和纸罗列出来:我可以走过去跟那个小朋友说不能插队,或者我可以直接大声告诉他注意插队的行为,或者我大喊“老师来啦”,让插队的孩子知难而退,等等。最后,家长跟孩子商讨,挑选最可行的,淘汰不可行的。

2.正面强化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家长需要强化孩子正确的一面,淡化错误的行为。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尽量一笑了之,宽容和理解,或者简单地提醒一两句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一看到孩子在这件事上做对了,就要立即表达出自己的喜悦和欣赏。

举个例子,妈妈手上拿着大包小包的重物,孩子丝毫不愿意帮忙,妈妈虽然很生气,但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要是能想方设法帮帮妈妈,你将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好帮手。”妈妈与其责怪孩子“不关心妈妈”,倒不如强化孩子是一个“好帮手”,这样更能指明正确行动的方向、体现孩子的价值感和荣誉感。当下一次家长发现孩子稍微有主动帮助自己的念头或举动时,妈妈马上认可他说:“你真能体谅妈妈,谢谢你的照顾!”

通过家长的耐心沟通与正面强化,孩子既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信任,又能心服口服地把错误修正过来。以后,当孩子看到别人犯错时,也更容易学习到宽容与理解,灵活运用过往跟妈妈一起商讨过的解决方法,即使真的发生了冲突,孩子也会积极思考以温和的手法来化解双方矛盾,而非惩罚。

本质上,以上的纠正方法,都能促使孩子在自我世界里大放异彩,这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家长对孩子情绪和情感的支持和满足,孩子的自我才能确认和存在,他们根本不需要从同伴身上寻找慰藉和索取能量,最终从根源上杜绝惩罚同伴的行为。

家长问题

小区里有几个不懂礼貌的孩子,我家孩子是他们的跟屁虫,也喜欢模仿他们的不良行为,像惩罚、推搡、责骂他人。后来,我严禁孩子跟他们接触,但每次都不成功。请问,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