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2 利用杜邦方程式分解三种比率
分析ROE水平的一个方法是杜邦方程式,它可以把ROE分解成三种比率的乘积。以这种方法为基准,ROE可以分解为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这三种财务比率。
考虑到ROE或高或低的原因,以及提高ROE的措施等因素,一般会通过分解这三种比率的乘积来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通过把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来相乘,将其分解成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这三种比率的乘积。
RO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本期净利润÷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
=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
像这样把ROE分解成三种比率的乘积的计算方式就是杜邦方程式。
“杜邦”指的是以火药和炸弹起家的美国知名化学公司——杜邦公司(2017年和美国陶氏化学合并,现在变成陶氏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之前把ROE作为财务比率分析方法运用时,就是通过将ROE分解成三种财务比率的方式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杜邦分析式”。
在这三种财务比率之中,前两种比较好理解。
净利率是相对于营业收入的最终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是否能有效利用资产,以及如何与营业收入相结合。也就是说,总资产周转率指的是资产的利用效率。
财务杠杆这个词对大家来说也许有些陌生,它是用来表示公司债务和借款等融资资金使用程度的比率。具体来说,融资金额越大,财务杠杆越高;反之,当融资金额较小时,财务杠杆会变低。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融资金额较大时,公司不仅会持有股东权益,还会持有股东权益以外的其他大量资产,结果就会导致作为分子的“总资产”数额远远高于作为分母的“股东权益”数额,财务杠杆也就随之变高(财务杠杆=总资产/股东权益)。
反之,当融资金额较小时,基本上所有资产都属于股东权益,所以作为分子的“总资产”数额和作为分母的“股东权益”数额相差不大,财务杠杆自然也会变低。
我们再来确认一下“杠杆作用”这个词的含义吧。所谓的“杠杆作用”,词源是“杠杆”,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其实是用“财务的杠杆目前用到哪种程度”这种表达方式来解释与“借款的活用程度”有关的比率。
换种说法,即ROE虽然是评估股东投资效率的比率,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借款毕竟是别人的资金,使用其他人的资金来运营企业就像在用杠杆做事一样。所以我们把这种与杠杆使用程度密切相关的比率称为“财务杠杆”。
那么,我们现在就用杜邦方程式来分析一下上文中提到的那10家企业的ROE吧,ROE和杜邦方程式如图1-1所示。
图1-1 ROE和杜邦方程式
ROE=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
软银集团(2017年3月)
39.8%=16%×36%×687%
FASTRETAIL-DRS(迅销)公司(2017年8月)
16.3%=6.4%×134%×190%
NITORI控股公司(2017年2月)
15.2%=11.7%×105%×124%
卡乐比(2017年3月)
14.5%=7.4%×139%×142%
YAOKO(2017年3月)
13%=3%×182%×236%
丰田汽车(2017年3月)
10.2%=6.6%×57%×271%
任天堂(2017年3月)
8.2%=21%×33%×117%
信越化学工业(2017年3月)
8.2%=14.2%×47%×125%
日立制作所(2017年3月)
7.8%=2.5%×95%×326%
7&Ⅰ控股公司(2017年2月)
4.1%=1.7%×106%×236%
这样一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公司的ROE是受三种财务比率中的哪一种牵制。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软银集团的财务杠杆高,任天堂的净利率高,YAOKO的总资产周转率高。至于每家公司各种比率的高低问题,我们会在本书中一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