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董博士给中国人的养生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不同?

1.起源不同

西医和中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分别依附西方科学体系和东方文明,文化是它们的载体。

中国文化遵阴阳,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文化强调事物绝对对立。西方医学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模型上,先提出假说,通过反复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并且结论具有可重复性。

2.思维方式不同

中医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身体的每个部分与五脏都是关联的。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从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逐渐细分。

3.诊疗模式不同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固有的自主调控能力,而这种自主调控能力是由其平衡状态决定的。因此,中医治疗是系统治疗,目的是恢复人体平衡状态。

西医通过采集病人症状病史,结合视、触、叩、听四诊体征,以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确诊治疗。临床常分系统进行诊治。

4.病因之别

中医病因分为四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致疫病的恶气)等。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等。

西医主要从病原微生物、化学环境变化、饮食生活习惯、人体解剖生理变化寻找病因。

5.治疗之别

中医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分为汗、消、和、下、吐、温、清、补八法,又有内服和外用之分;非药物疗法很多,包括针灸、推拿按摩、食疗等。

西医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吸氧、心电监护、体位变化、饮食调理。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病理生理治疗,对症治疗。

非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疗法、呼吸机、血液净化、人工心肺机等治疗。

6.药物之别

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是指温、热、寒、凉四性,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五味是指辛、甘(淡)、酸(涩)、苦、咸。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属性,归经浮沉,确立药物功能。

如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证等;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化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证。

西药是运用现代科技将化学分子合成药物。特点是纯度较高,靶向性强,治疗精准,副作用较多。

7.预防之别

中医历来注重预防,《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

预防,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中医遵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原则。

西医提出三级预防策略,即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临床预防,并将其贯穿在医学实践的始终。西医的第一级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对环境和机体采取的预防措施,这和中医“未病先防”基本一致;西医的第二级预防即是“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西医的第三级预防指的是对已患某些病的患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尽管中医西医差别比较大,但中医、西医还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当胃部胀满,西医CT看有很多水,蠕动减慢,西医叫胃瘫,中医这时候会用理气降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就是形态西医与思维性的中医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