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绽放于课堂中的思维跃动
自新课改提出课堂需要“师生互动”后,老师们、教育专家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动”字上,课堂教学整个就流于讨论、活动等热闹形式,大家似乎都觉得只有热闹,这堂课才算是成功。这种片面的理解若只是一阵风刮过就算了,但如果长期这样进行下去,外行人见惯不怪,很快会失去兴趣,内行人则无法看出其中的门道来,那么教学就失败至极。而事实上,新课程标准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就包括“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课堂之上充分尊重的主体地位,决不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和‘好看’等‘伪活跃’效果,而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和激活思维,让的思维状态真正地活跃起来,有效地增加思维量,主动参与当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个性化,使真正体验到的乐趣。也许这样的课少了些‘热闹’,并不好看,但受益,同时也有力地体现了课堂的效果取决于主动参与课堂程度这一观点。”“朴实胜过花巧。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的效果展开,要切实关注效果,重视课堂的达成度,不上过分的‘表演课’、‘做秀课’,脚踏实地地落实好内容,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应是一种思维上的互相激活,而非表面的简单热闹化。
一、课堂教学贵在活,而课堂教学的活在于课堂中教学资源的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教师特别注重自己教案的质量,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我们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但是当我们听到一堂好课又会不禁叫起来“他把课上‘活’了!”把课上“活”现在已成为了教师们的追求,而这个“活”可能并不在教师所备的教案之中,更多的可能是在课堂中突然出现的闪光点。正如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听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研究员廖大海老师讲到这样一堂课:
公开课上,一位语文老师按自己预设的内容在上《丰碑》课,课堂上一切都非常,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破了这堂课的宁静,打乱了这位老师的计划,但也因这个问题这堂公开课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课文末尾讲到老将军看到雪地里冻僵的尸体,读到“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这段对话时,一学生向老师问道:
“老师,学校校长认识教务处主任吗?”
“当然认识。”
“那么老将军怎么会不认识军需处长呢?”
这两问不禁让人暗中佩服这个学生的机智与心思的细密。从文学角度来说这可能追究得太细致了,但既然有学生提出并想得知,老师就不能含糊过去,这是一个老师最起码的素质。可是如果处理这意外问题,势必又会影响这堂课的进度、计划,然而这位老师竟然停下教学,放手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强将手下无弱兵。经过一番讨论,学生竟总结出这么两个大胆的结论:①教材也有失实之处;②老将军对部队人员不太清楚。照理说讨论已有结果,问题就可以告一段落,但是这位老师却又给了学生10分钟,进一步深入要求学生当堂写作弥补教材中的这两个漏洞。
“老将军一步步走近盖满雪白鲜花的冻僵了的尸体,慢慢拭去遮盖在那脸上的花儿,军需处长的面容分明地呈现在将军的眼前……”10分钟后一小组代表朗读了他们的作品,其中极现人物廉洁的品格。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段充满了诗意的文字却遭到了另一些学生的质疑,认为这又不合实际。于是在此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补充弥补又成为所有学生乐意接受的课后作业。
可以说,是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了这一堂课。
二、课堂教学的精彩还在于教师的机智
如果说教师已具备的优秀教学品质是课堂“精彩”的催化剂,那么,课堂中的教学智慧,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相机教学等,就在检验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拷问着教师的教学内在素养,这些都是新课改下教师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1.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智慧
就以上面的《丰碑》一课为例,假如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对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就置之不理,按照自己预设的内容往下进行,那么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位老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拷问。幸亏他没有抛下课堂中这突如其来又十分珍贵的资源,虽然按平时公开课内容完整、时间合理等标准来看这一教学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但课堂是为学生传道解惑而设的,并非是为秀教师个人而搭建的舞台。这位老师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且能抓住学生的这一欲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求根问底,既让这一堂语文课出色地完成了写作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求知的良好习惯,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
事实上,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这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智慧以十足的冷静去处理。上海建平实验学校的马骉老师有过这么惊险的一幕:
一次全国性的评优课中,他的上课内容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荷花淀》,对象是山东一所学校的高一学生。可当他第二天走进课堂时却发现,他的学生全被替换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面对这一群刚入初一的学生,马老师是欲哭无泪:一篇内涵深刻的课文,一份完全针对高中学生设计的教案,如何能实施在一批思想稚嫩的小升初学生上?但这一失误到此时又是不可扭转的。马老师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以破釜沉舟之态临时更换了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8月3日。”站起的学生满脸疑惑。
“具体些。”
“1997年8月3日。”学生无法猜出这老师的用意。
“既对又错。”
“今天几号?”又问了一位学生。
“1997年8月3日。”仍是这个答案,迷雾却漫延在整个教室。
“既对又错,今天是2000年8月3日,因为你们正式在教材中学习《荷花淀》这篇文章将在三年以后。”
全体释然。在座评委明了。所有学生因知本课具挑战性而格外配合。
同时比赛的一位具有相当实力的女教师,以故事导入,留下结尾悬疑,效果极佳,甚至于有听课老师上台拥抱。整堂课如她所愿顺利进行着。临近尾声出现了一小小插曲。
“《离别的礼物》中四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
大家各抒己见。所有的回答基本没有偏离女教师的备课内容。
然,一学生的回答却出乎她的意料。
“我喜欢故事里的后妈。”在座所有人都惊讶。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所有人都很想知道为什么。可是这位老师却因此答案不合她的课堂流程而不加处理。结果可想而知,她与一等奖无缘。而这堂课本来可能会因这意外的发生更显精彩。这里,就个人而言,是奖项问题;就整个教学来讲,这更是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很多时候,细节的确能决定成败,但成败决非细节直接促成。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处理细节。教学中的细节往往是能激起千层浪的彩石,教师如能灵活处理它们,课堂中的乐趣便将无限。
2.教师在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民主”一词自新课改后被教育界放于嘴边,在此提倡下出现了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模式。但我觉得这种形式不见得是课堂民主的出色体现。综观中国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记忆,缺乏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课堂教学中讨论根本就散发不出“民主”味,学生只知根据老师预设的进程一步步地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每走一步都要揣摩老师的心理。整堂课只有一种思维在主宰——老师的想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如此抓下十几年来,难怪中国的学生不知何为“探究”,毫无创新意识,探究本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阶段。
所以“民主”一词置于课堂,我认为是一种思维上的民主,即学生突破教材、老师思路却又不游离于此的有广度、有深度、有研究价值、有指导意义的想法或问题。“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蒙”。现有课堂的讨论式民主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即由老师提出、学生讨论后把提问权交由学生手中,让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的思维进行,这才是“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民主教学。
三、课堂教学的闪光在于思维的创新
当今世界发展重在创新,现代中国极度缺乏的便是创新意识。就如中国人特别是老一辈说话,所说的内容都如出一辙。在夸奖孩子的出色才智时,往往都是这么一句“这个小孩有知识”,却不会说“这孩子真有智慧”。不可否认,说这话有文化层次上的原因,但这不印证了我们中国教育的特点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生成的”。中国的学习拘泥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学到的都是规范性的知识,却忽视甚至抛却了个性化的探究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说教育,就是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就可见一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深受大众欢迎,但大家不妨回头想想,其中的题目有几道不是考问你对一些书本知识的积累,你涉猎的知识面广而又记忆力强的,你的胜算便大,反之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还是不要靠近。相比之下,日本的《超级变变变》则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只要你够有想法、够有创造力,你就可以一显身手。事实如此,它的参与者面更广,尤其受到一些中小学生的喜爱,而这一节目也持有长久的生命力,能通过电波漂洋过海。
我们的教学也一样,只有待思维百花齐放时,它才会生动,才是成功的。就像上海的这位数学老师一样:
学习内容——由个位数乘法转向十位数的乘法学习
师:一框子里24瓶啤酒,24框有多少啤酒?(老师一上课便直入主题)
生:没学过,不知道。(中国学生对于新生事物或问题的第一反应总是搜索已有知识和方法)
师:你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见,刚才的问题的确是面向学生所问,而非我们用来导入的幌子。)
课堂情形:有的埋头画图计算,有的利用之前所学作了一连24次加法计算……
结果:全班共用了16种方法得出了正确数据
至此,我们也定然如这位老师一样——为学生活跃的思维喝彩,更为学生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曾遇见的问题而叫好。而24×24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学习相信已不成任何问题。
我们都知中国教育一“统”天下。统一教材,统一进程,全省统考,全国统考,统一分配。“统”字抹杀了教育的民族性、地方性,限定了教学的多样性,框定了课堂的单一性,抑制了师生思维的开放性。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妨挣脱心灵的枷锁,放开被无形绳索捆绑的手脚,在你的课堂上洒脱一回,相信你、你的学生都会体验到教育与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