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拔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超越名师,完善自我

曾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匆匆》一课,支老师以他那扎实娴熟的教学技艺、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将自己的教学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令听课的教师心为之摧、神为之夺,情不自禁拍案叫绝。

课上,支老师引领着学生用心灵诵读文本,与文本自由对话;启迪学生用心灵倾听作者的絮语,与作者自由对话;鼓励学生用我口诉我心,与老师、同学自由对话。“形散而神不散”不仅是《匆匆》这篇散文的特点,也是支老师教学《匆匆》这篇课文的艺术写照。

今天,听一位老师仿照支玉恒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来执教《匆匆》一课,令人有一种吃了“夹生饭”般的感觉——教学的语言虽优美,但极不流畅,一听就不是自己的语言;问题的设计虽别出心裁,但根本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只是沉溺于纸上的教学设计之中,投入地表演着自己的“教案剧”,上演着“独角戏”,根本不去关注学生的反应。

我以为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不仅仅在于他们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在于他们举重若轻的引领点拨,出神入化的启发诱导,而这些都源于名师先进深邃的教育思想、炉火纯青的教学底蕴和丰富厚实的文化积淀。这正是我们一般人所无法通过效仿和演绎得来的。

孔子曾这样教育学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觉得,教学技法不过是雕虫小技,将别人的教学技法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只能是“取乎其下,无所得矣”。

但是,当前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喜欢在教学中套用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常常在盲目照搬中缺少冷静客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统统照搬来,不加思索与选择地完全套用,使得课堂教学貌合神离,缺少灵魂、缺少神韵,最终成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我觉得名师可以学,名师应该学,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民主作风,学习他们信任学生、赏识学生的“生本思想”,学习他们教无定法、依学定法的高超技艺,学习他们灵动自然、顺学而导的教学风范……

叔本华说:“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说:不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别人课堂的复制品。我们要虚心学习名师,充实自我;更要努力超越名师,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