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激活问题意识 深化教学改革
巢宗祺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强调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也说出了教师在人才成长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顾名思义,名师,就是“有名”的教师。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人们心目中的“名师”,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众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富有创造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时代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而不是靠炒作推出的徒有虚名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或者说名师,他们除了具有普通教师的特征以外,还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教师群体的特征,即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实践知识、突出的科研能力、崇高的教育信仰等。
语文名师当然应是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名师”。他们的语文教学技能和教学思想是从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而来的,有着很强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已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探索,新一轮的课改在2011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向着更为深刻、更为宽广的方向延伸。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课程标准都必须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示众多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以此为支点带动一线进行更多的反思与研讨,能有效激活大家的问题意识,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然,由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对于名师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本丛书的作者都是取得很大成绩、具有相当知名度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执教过程是否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名师”形象,还应该由广大教师来评说。本丛书倡导的并不是所谓“示范”作用,而在于“激活”——通过展示从语文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教师经验,激活大家的进一步思考;丛书也并不是要提出一个普适的“名师”理念,而是要通过展示教育学人的成长故事、教学主张和课堂实践等显性内容,促使大家进一步思考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新课标实施十年来,激活了语文教研的许多问题,语文课程改革正在讨论中不断推进,不少学校的探索已经为语文新课程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应试教育的局面依然严峻,“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样教”等语文课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这既是一个复杂的课程教学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育社会学问题。丛书对问题的把握、经验的展示,建立的只是一个开放的讨论框架,目的是为大家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
语文学科在教育分类中是个大学科,她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分支,还承载了更多的教育任务,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落脚点,是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教育出版的关注点,该套丛书顺应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呼声,重点展示近年来活跃在语文教学、教改最前沿的教师风采,着力解决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的两翼——“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在体例上分为“我的教育叙事”“我的教学主张”“我的课堂实践”三个板块。其中“我的教育叙事”板块主要讲述“作者在语文教学中成长的经历、体验”,这一部分内容由若干篇富有性情的小品文构成,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我的教育主张”板块主要讲述“作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线带点,串起一组反映教师教学风格的若干篇文章;“我的课堂实践”板块主要“以实录的形式呈现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个实录后加上反思性或说明性的文字。这一体例,不仅内容新颖,而且板块更加清晰,阅读起来方便,如果能给年轻教师以恰如其分的启迪,就会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上摔打出来的。”名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经验和反思反复作用的结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成就“名师”的事业,需要将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盲从,不迷信,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善于反思,善于学习,进而开创一片具有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天地。如此,才能在名师辈出的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勇立潮头,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