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养以安身
□勇于改过是真道德
南怀瑾先生说: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知错就改,这个道理,人们都明白,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确实不容易的。人都是自尊自恋的,看人看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看法,很少去顾及别人,而且总是自以为是,对自己要求的少,对别人期望和要求的多,真正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做到严以律己,待人以宽的人毕竟很少。
所以,人的自知之明很重要。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会自觉地反省反观自己,自觉修养自己,明白要正视现实,客观地看人看事,能够做到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同时,他认识到“人非圣贤”,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而犯错也是成长的一种必然途径。很多情况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错误,才能认识到,才能有成长,做到不再犯。所以,对于自己,对于别人,都不必太苛求,给自己和别人犯错的机会——当然,这个错不是故意犯的,这样说只是明白而且正视到人的局限性和躲不过的一些错误。当然,能够不犯,做到“防患于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毕竟,有几个是先知先觉啊。
由于有这个认识,对于错误,就会多几分自觉的把握。能不犯就不犯,所谓“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一旦犯错,也要做到敢于承认错误,做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样才能获得不断的成长进步。犯一次错误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改过。当然,有些错误难以改正,如果不妨大碍,再犯一次似乎也不为过,重要的是不要再有第三次,所谓“事不过三”,过了三,就难以改变,说明积恶已久,很难改正,后果将是严重的了。一个人犯些小错没关系,但重要的是少犯大错,不犯那些严重的,或者说难以弥补,给人遗憾的错误。
一般来说,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当然是聪明人。这个聪明也许主要不在于天资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机会有多好,背景有多深,而往往在于他有自知之明,善于改过自己。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时候,他很调皮,经常玩得忘了上学。他还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在上学或是下学的路上,偷空跑去看戏,每每看得入了迷,经常迟到,耽误了读书。
一天上午,沈从文又从课堂里溜了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外头去看戏了。
那天的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十分投入,不时捧腹大笑。早把上学的事忘掉爪哇国里去了。
直到太阳落山,戏也演完了,他才想起这是上课时间呢,就赶紧匆忙回到学校。可是,此时早已下课,同学们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你怎么回事,为什么又旷课了呢?”。沈从文因为做错了事,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老师很生气,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到了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跑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我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沈从文细小的心灵,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次教训,也让沈从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再一错再错下去,不能再让老师操心,让人鄙视。而过不受尊重的生活,是他不能接受的——他虽贪玩,可却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脑子里也很懂是非对错。从此,他再也没有跑去看戏,而是专心学习了……
从此,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尊重的人。此后,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不断自尊、自立、自强着,终于一步步获得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学家。他做作家和做学者,都做得很成功,让人称赞感叹。而他真诚生活,有错就改,自尊独立,独立不倚的生活姿态,更让他获得了世人的尊重,真正做到了如人们给他评价的那样“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见义勇为是大勇
南怀瑾先生说:历史上许多人是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多半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我们做人也是这样,“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譬如抽香烟,明明知道这个嗜好的一切害处,是不应该抽,这是“看得破”,但口袋里总是放一包烟——“忍不过”。对于许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做起来就认为体力不行了,这就是“想得到,做不来”。对个人的前途这样,对天下事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为政就是一种牺牲,要智、仁、勇齐备,看到该做的就去做,打算把这条命付出去了。尽忠义,要见义勇为。所以把这句话加在《为政》篇的最后,这是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人的胸怀。
什么才是性格中真正的勇气?孟子说“舍生取义”,说的不仅是一种精神气节,更有一种大勇。这种大勇不以个人的安危而退缩。这就是性格中真正的勇气。而不是你说乘一时之气,硬上冲横,争一时之意气。平常我们所说的见义勇为,就是一种不顾个人安危,而以道义至上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人心中都有道义之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是是否有勇气去做到而已。
战国时代,赵国的蔺相如,应该说就是一个具有大勇,而且有大智的人。
当时,赵国大将廉颇,率兵攻打齐国,打败齐军,攻占了阳晋,因战功显著,被封为上卿,其勇猛善战闻名于世。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派人送信说,想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一怕被骗,白白送了璧,也得不到城池;但如果不给,又怕泰国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何以见得他就能不辱使命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曾想私逃亡到燕国去。蔺相如阻止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在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当时他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以此我觉得可以过去。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此种情况下,燕王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所以,我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
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
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问:“那派谁去呢?”
相如说:“如果实在无人,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了相如。蔺相如捧着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
但是,相如看出了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
相如于是手持着璧,退后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手持璧玉,斜视着柱子,说着,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妥善安置下来。
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不守诺言,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抄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大王不必担心这个,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定夺。”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只有无奈。有侍从要把相如拉去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是奉蔺相如为上宾,并放他回赵国去了。
相如不辱使命,获得赵王的赞赏和信任,任他为上大夫。
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事后,秦军果然依势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次年再次入攻,赵国两万人被杀。秦王派人在渑池相会,想与赵国修好。但赵王害怕秦国,不敢去。廉颇、蔺相如都劝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明显表示怕他了。”赵王于是前往,相如随行。
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此去,可能来回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超过一个月,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宴席中,秦王趁着酒兴说:“我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听说秦王善于奏乐,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听此言,十分不悦,不肯答应。
相如就走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还是不肯击缶。相如说:“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脖颈的血溅到大王身上!”
说时迟那时快,秦王的侍从要杀相如,相如瞪起眼睛,呵斥:“退下!”他们都退却了。
秦王只好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相如回头召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
就这样,双方一着着地交锋,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危局,不失骨气,并占领上风,这确实需要超常的胆魄的。
□什么是真正的俭朴
或曰:“管仲俭乎?”子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南怀瑾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从个人来说,以管仲有三归之堂,可以说他在经济生活上非常浪费。三归堂是建筑物的名称,就是说他的宰相府,还是相当讲究漂亮的,可见他还不够俭朴。我们可以在历史上看到汉文帝的俭朴、节省,是皇帝中有名的,一件袍子,穿了一二十年还补起来穿。后来景帝、武帝时代的经济繁荣,就是他打下的基础,因为他本身就非常俭朴。所以管仲的生活,诚如孔子说的并不俭朴。另外在公事上,孔子又说他“官事不摄”。在公家的政治制度上,又不能做到扼要统筹。只知因人设官,重重叠叠设置了太多的部门,其实可简化而他没有简化,这是在行政上的不俭,那他怎么算得“俭”呢?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要真正处理好公事,制度与编制的紧缩很重要,法令也不可烦琐,这是孔子对管仲两方面的批评,也是我们后人应该警惕的地方。
所谓“温、良、恭、俭、让”,其中的“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朝历代,都以节俭为荣。俭,不仅是要懂得物力维艰,当知一食一饭来之不易,如古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且,“俭”,更指为人的朴素,作风的简约干练,不拖泥带水。看历史,任何一个朝代在开始时,君主们明白创业之艰难,力行节俭之风,上自帝王,以身作则,下至百姓,齐心协力,共同为一个朝代的繁荣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古代有“文景之治”,有“贞观之治”,后有“康乾盛世”,直到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初,都曾有过节俭建国的一个时代。今天的我们,回顾起来,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而更加懂得珍惜。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在个人生活上是十分节俭的。他们的生活,也许是今天生活在物质昌盛中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
1964年,为了让毛主席能有个休息的地方,中央机关背着他在京西玉泉山盖了一栋小楼,为使他周末来这里休息。
毛主席知道后,很不高兴,对工作人员说:“历鉴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反对奢侈腐化,以权谋私,谋求制度和政策以外的特殊待遇。因为干部政治和生活搞特殊化,不仅是为政不廉的表现,也是一种腐化现象。”
工作人员们说:“房子已经盖好了,您还是去住吧。”毛主席又说:“要我去住可以,一是盖房子的建设经费要从我的稿费中出,二是必须先让警卫战士去住。”无奈,这栋小楼就成了警卫战士们轮流住的地方。
毛主席一向艰苦朴素,平时的饮食也异常简单,主食是普通大米和小米做成的二米饭,副食每餐不过三四个小碟,偶尔有点鱼或肉,但量都不大。尤其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更是放弃了他最爱吃的红烧肉,带头不再吃肉,餐饮从简,决心与百姓一同渡过难关。
有一次开完会,他没吃饭,就去游泳池游泳了。服务人员送去两块夹着香肠的面包给他,他接过来一看有香肠,就放在一边不吃了。卫士只好让服务员把香肠拿走,主席这才把面包吃了。平时,主席睡的就是普通的木板床,床上铺一层棉褥子,再铺一层毛巾被或者床单。他的床单、睡衣和毛巾被,都是用了补,补了用,从不轻易丢弃。有一双旧皮鞋的故事,至今给人印象深刻。
五十年代末,有一天,毛主席的卫士拿着一双旧皮鞋,叫毛主席身边警卫中队的一名战士出去修。
战士接过皮鞋一看,那是一双棕色的旧皮鞋,虽然擦过油,但鞋面上起了不少皱纹,每只都裂了一条一寸长的口子,鞋底也磨薄了。战士看罢心中不忍,心想我们党和国家的领袖,这样的鞋还再修了穿,叫人怎能不心疼,无奈卫士一再叮嘱:“主席急着穿,一定要抓紧修。”
这位战士下了哨,立即提着这双鞋到西单的修鞋铺去修。修鞋师傅看了这双皮鞋直摇头,半开玩笑地数落道:“小伙子,攒钱娶媳妇哪!这样的鞋哪能修?”战士不能说这鞋是谁的,于是又去了几家修鞋铺,好说歹说都修不了。无奈,战士就坐在修鞋铺里看师傅修鞋,并不时询问。修鞋师傅被感动了,就不时地指点他。最后,战士又去买了修鞋工具和材料,回部队自己修。战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鞋修好了,不好意思地把鞋交给了卫士,并简要汇报了修鞋经过。
第二天,卫士告诉这位战士,毛主席挺满意。晚上,毛主席在院散步,路过战士哨位时,正穿着这双棕色皮鞋。这位战士看了又高兴又崇敬,高兴的是自己为领袖修好了鞋,崇敬的是领袖的艰苦朴素作风。当时卫士告诉主席,就是这位战士自己学着修的鞋。主席转过身来,走向战士,拍拍战士的肩膀微笑着说:“修得不错,谢谢你。”
周恩来总理的艰苦朴素在中南海里,也是尽人皆知的。
1960年前后的困难时期,他和毛主席一样,带头不吃肉。平时吃饭,常常是吃窝窝头喝玉米面粥,加几样小菜。那时候,他身边的警卫中队每次吃玉米饼子,都送去几个给总理和邓大姐。他很高兴,风趣地说:“人多吃点五谷杂粮有好处,大锅饭香。”
警卫战士业余时间在空地上种起黄瓜、豆角、茄子、土豆、木耳菜,每次都送一些给总理。总理每次都嘱咐厨房记账付钱。战士们说:“菜是我们利用空余时间在空闲地上自己种的,能让您和邓大姐吃上我们高兴,怎么能收您的钱呢?”总理严肃地说:“毛主席为我们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吃菜付钱理所当然嘛。”
总理的衣着历来朴素无华,他的毛衣是护士给织的。毛衣和衬衣的领口、袖口破了,就修补后再穿。仅有的那套整洁的中山装,只有在外事活动时他才穿上。
1972年,周总理到浙江省杭州视察,中午在西湖“天外天”餐厅就餐。餐后,他特别嘱咐随行工作人员按规定给餐厅交足粮票和钱。餐厅经理再三不肯收,他知道后就指示工作人员一定要交,并严肃地说:“我们要做表率,不能搞特殊化,占群众的便宜。”经过工作人员反复劝说,餐厅经理才把钱和粮票收下了。
还有一次,周总理到辽宁省大连市视察返回北京,工作人员发现当地领导随同专机带了些土特产给周总理。总理知道后当即指出:“我们不能搞特殊化,礼品要坚决退回去!”
工作人员按照总理的指示,当即把礼品如数退了回去。
这就是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们,那可是真正以人民公仆的标准来做的,在生活和为人上,都保持着节俭之风,为后人所景仰。
□轻诺则寡信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这个道理。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一个人动辄随便说话,必然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他不重视,事后也不会当一回事儿,所以,轻诺寡信就产生了。在他自己,也许不以为意,甚至有不少人养成了习惯,开始可能不会影响他什么,但时间长了,此举所引起的后果就出来了。是什么呢?没有人再听信他,他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没了信用,那他也就完啦,什么事也难做成。就算努力也难成,因为没有人信任,不可能有人真诚帮助他。
所以,信任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十分重要。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其中的“信”,就是交人要交于信义的意思,话不能随便说,出口要三思,要言行检点,这绝非儿戏。所谓“言必行,行必果”,这才是君子所为。
语言并不能做到完全表达人心中的意思,真正的自圆其说其实很难,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毕竟“言为心声”,多少能表达心中所想,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志、性格和情绪。而所有这一切,都处在变化中,所以,语言同样有规范的必要,这个规范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就是指不能胡言乱语。虽然滔滔不绝也许不能代表什么,但语无伦次和吞吞吐吐毕竟不能给人信任。这就是说,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也许不见得合适,有时沉默寡言也许更见明智聪明;语无伦次和吞吞吐吐也许不能让人信任,但也许另有隐情。
所以,语言的运用需要心智上的理性把握,如果你轻易然诺,而自己做不到,那么就坏了,所谓祸从口出,麻烦来了,信任也丢了。所以,说话上的分寸把握,也说明一个人不能随便说话,不随便然诺的道理,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信誉和名声。
如果是为了面子问题,随便答应人家,结果做不到,那更是丢人。现实中,我们常有这种经历:某些人平时与你十分热情,说得也十分好听,但真要与他合作,或者让他做点事情时,他就不行了;而有些人,平时不大说话,看似与你关系平常,但如果真有事求他时,也许他很痛快地答应并做到。孔子所谓“巧言令色”,就是说,越是爱做表面文章的人,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的人。与小孩子一样,人们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同样不能让人放心信任。你想啊,他轻易就说了,没过脑子,说明太不冷静,思维也不周密,这样的人,纵使有心,办起事来也难认真可靠。
历史上有一诺千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季布的官员。在楚汉相争时,他的基本立场是站在项羽一边,他多次明帮暗助,使项羽得过胜利,陷刘邦于困境。
在刘邦最后夺取天下,击败了楚霸王项寸后,曾想杀死季布。在夏侯婴的极力劝说之下,刘邦才做到了宽容大度,要利用季布的才能为汉朝效力,于是封官留用。
季布有个同乡,叫曹邱生,能言善辩却爱巴结权贵,季布很看不起他。
有一次,曹邱生来看望季布,说道:“楚地到处流传着关于你的流言,大家都说‘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你一句承诺这么厉害,我要向全国广做宣传啊!”
季布见他挺真诚,就以礼相待,视为上宾。后人根据“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压缩成“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自此流传开了。
“一诺千金”,体现了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人无虚言才赢得信用,足见诺言的重要。
当下社会,经济至上,唯利是图的多,虽诚信天天讲,但诚信危机出现;通讯发达,联系日益便捷,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拉大,真诚成为一种奢侈的向往。“忽悠”成了全民最害怕但又最常用的一个东西,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值得人深思。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都成了利益关系,合作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就会受到轻易地践踏,人心中的温暖神经日益被紧锁起来,人间温情变得越来越罕见,即使是一个家庭中,也会为了一套房子的纷争而血亲失和,骨肉相残杀,实在都是利益惹的祸。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信任危机出现,人情冷漠至此。
事实上,古今中外但凡杰出成就的伟人们,无不具有“赤子”之心。什么是赤子之心?就是至诚之心。这是他们最大的天性,也是他们坚持一生的为人处世原则。因为追求的真诚,志怀高远,不想苟且而活,就必然要真诚而认真地活,真诚地面对自己,不自欺;也真诚对人对事,不欺人。相反,往往表现出他们与生俱来的可爱和童真,让人感觉到的至诚,总能以此感召周围人,甘心帮助他,为他效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什么比真诚更能打动一个人的心。这个真理伟人们无不明白,所以不随流俗之风的左右,坚持奉行,并视之为行事为人之重要策略。最终因不计小失,不患得患失,因真诚而成就大事。所以,根本来说,真诚绝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智慧,只有聪明人善为之。
□独立不倚的操守
南怀瑾先生说:在现实的人生社会里,必须在逆境中操练出自己独立不倚的操守和性格,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并因而有一番作为和成就。
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十分注意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不倚。为了维护自我尊严和人格的独立,不食嗟来之食,可以“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节操和道义,为此可以“舍生取义”。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操守,
《碧岩录》中有个“不为俗人拭涕”的故事。懒瓒和尚长年隐居在衡山的一座石窟里。唐德宗慕其高名,派使者召他入京。
使者行至石窟,口中念道:“圣旨到,和尚请起立,谢恩接旨。”
懒瓒和尚正扒开火堆找烤山芋充饥呢,哪顾得什么王法、圣旨。
天寒洞湿,鼻涕清水流到了和尚下颚上。一本正经地宣读圣旨的钦差看到和尚的这样子,忍不住笑着对和尚说:“尊师,请先揩一下清水吧。”
和尚答道:“我哪有工夫替俗人拭鼻涕呢!”说完又一言不发,端坐在地上不起来。
使者回到宫中禀告了皇帝,德宗也大为感动。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子,为什么却不是这样呢?是因为他们尊崇心中的大道,而忘记人的尊贵的。所以,王公对贤明君子,如果不致以尊敬之礼,就不能见到他;见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叫他来当臣子呢?”
这就是说君主当以道德重视君子,君子当以道德自重。
可见,孟子提倡为人要守正道,而鄙视并拒绝纵横之术等偏邪之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维护作为士(即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人格、气节和操守。守正道,守正气,不苟且,不贪慕虚荣,不惧权贵,遗世独立,坚守道义。古代尹伊不食嗟来之食,后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都是士人坚守气节和操守的表现。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不遇,则“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独善其身,也不会消极怠惰,虚度光阴;一旦有遇,则施展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造福于民。但是,士人绝不会为了得到名利或地位而降格以求,委屈自己,向现实和权贵妥协,失去自己的气节,失去自我。
从前,战国的游说之士,大多愿意屈身拜见诸侯,以寻求个人发展。而孟子坚守道德,以个人气节和操守为重,于是就不免显得寂寞清苦。
孟子的学生陈代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不解,于是问道:“君子坚守进退之礼义,固然应以保全名节为本,但施展平生抱负,及时济世,也是君子毕生的追求。现在先生不去拜见诸侯,作为保全个人名节,是当然的,但如果拘泥于此小节,则是不必要的。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们,就可行道济世,大则拨乱反正,安邦定国;小则可以诚信往来,互利修好,成就霸王事业,功成名就,只在一眨眼的工夫。先生却不能为此稍微委屈一下自己,有所放弃吗?而且,《志书》上说:‘丢掉一尺,得到一丈。’就是说,失去小的,得到大的,不去因小失大。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成就王道和霸王之业,舍小得大,这样应该是可取的。”
孟子回答说:“我不是不想施展抱负,济世为民,但如果考虑到节义,去就是不妥当的了。从前,齐景公在外打猎,当时应有虞人来为他做些事情。于是齐景公派人用旌旗来召见他。当时君王,如果要见臣子,都要持有一件信物,以为凭证。召见虞人,应该用皮草帽子,但齐景公用的是旗帜,不合虞人的原则操守,所以遭到拒绝。齐景公为此大怒,几乎要杀人。孔子赞美虞人说:‘有志节之人,本来就甘守清贫寂寞,即便死于沟壑,也不忘保全自己的志节;有勇气的人,本来就甘心舍生取义,即便为此捐躯,丢掉脑袋性命,也要保全自己的义气。这就是虞人的可贵之处啊。’孔子为什么单拿虞人来赞美?就是赞赏他的‘召见我却不用合适的东西,那我宁死不去’的精神。现在,如果我不等诸侯来召见我,我自己就去了,那我的志气就不如虞人啊!这算什么呢?所以,君子的出处进退,要有所坚持和操守,绝不能苟且屈节,岂是成就霸王之业就可打动他的心呢?而且,《志书》上说的‘失尺得丈’,主张失小得大,这是从利益的角度谈的。如果目的为了利益,那么就可以蝇营狗苟,无所不为。即便是名节败坏,甚至失丈得尺,失大得小,认为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不会顾惜什么,无所不能做了。这是做人之大节不能允许的。你相信吗?君子的进退取舍,是衡量节义的屈与伸,而从不去考虑利益的多与少的。”
所谓君子,以修养自我,独立不倚为重。
春秋的曾参,生活穷苦。鲁国君主听说了,便派人送他钱财,对他说:“请添些衣服吧!”曾参再三推辞。来人说,“并非你去求他人,是他人要送给你,为什么不受呢?”
曾子说:“我听说,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即使他对我赐而不骄,我能受而无畏。始终不肯接受。
孔子听说此事后,赞道:“曾参之言,足以全其节。”
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保全自己的名节为重。所谓“无功不受禄”,“君子生财有道”,君子是绝不轻易收受人礼物,更不取不义之财的。他不想为此所累,被人左右,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列子生活贫困,面有土色。
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列御寇,乃有道之人,在你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是不喜欢贤人吗?”子阳立即派人送给列子米粟。
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列子的妻子埋怨说:“据说有道之人,妻子们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我们却成天忍饥挨饿。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送先生食物,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
列子笑着安慰道:“郑相子阳并不真正了解我。他是听人说了,才赠与我米粟,据此可知,他很可能因为别人的话而加罪于我,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与的原因。”
君子有所不受,因为独立不倚的人格,更因为有自己明达智慧的处世原则。
□古代儒生的“死守善道”
南怀瑾先生说:大学之道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教育,关系的重点在哪里?同时也看出古代知识分子的儒生,那种“择善固执”,“死守善道”的精神。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学生除了要具有“忠”、“信”的品德外,孔子还要求学生要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对道德和学问抱有坚定的信心,坚定坚守,一旦认定,始终如一,至死不渝。这就是有志于道,并“死守善道”。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死守善道,首先表现于坚守道义精神,不倚不求。
孔子见齐景公,齐景公要把廪丘送给孔子,以作为他的养生之资。但是,孔子推辞了,没有接受。
他的学生表示不解。孔子解释说:“君子应当先立功,后受禄。我今天给齐景公提了很多建议,他都不采纳,却要把廪丘送给我,他太不了解我了。”于是,孔子驾车离开了齐国。他要找的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能够彼此推动的人。既能施展彼此的抱负,又能让彼此心里舒服。在这里,孔子找不到,所以,又踏上了漫漫人生探索路。
为了心中的志节,君子不为权贵所左右。
孔子问颜回:“回呀,你如此贫穷,住得简陋,为什么不去做官呢?”
颜回说:“城外有块土地,可以供我吃饭喝粥;城内有块土地,可以供我穿衣;家里有一张琴,可以用来自娱,老师您教的大道,足以给我无上乐趣,所以我不愿去当官。”
对于君子而言,如果物质的富有以丧失精神上的快乐为代价,那么宁可不要,不慕富足,安贫乐道。这就是颜回的坚节,贫也不忘守道,不改其志,并以此为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这就是死守善道。
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入仕,但漆雕开却说:“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听了十分欣慰。
漆雕开小孔子十一岁,漆雕是姓,名开,字子若,是研究历史的。有一天,孔子对漆雕开说:“你的学养已经可以为社会服务了,出去做官吧。”
可是漆雕开却说:“老师,谢谢了!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
孔子认为他的学生可以入仕了,但学生还是保持谦虚,认为自己的学识和修养还不够。就这样去做官,做不出什么业绩来,还不如不去呢。可见他的认真和严谨。
这里,不只是谦虚,更有一层深意是:我做学问和做人的积累不行,修养还不够,做不好人,就没有信心去做事,也做不好事。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好事,这就是死守善道。孔子的欣慰就在于他十分欣赏学生的认真态度,以人格为重,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而入仕的知识分子,为了守节守道,同样可以“死守善道”。以做到既能鞠躬尽瘁,毫无尊严地把自己“货与帝王家”,但同时不失知识分子的独立尊严和人格。
南先生在谈到儒生的“死守善道”时,讲了秦始皇时期的一个例子:
由于生母与吕不韦的不正当关系,秦始皇心中十分愤懑。当他登基后,就把生母(太后)赶出宫廷,到边远的小城生活,并且下令:如果有人对此事敢有异议,那就一律处以死刑。
可见,他是下定了决心的。即使在这种威严中,那些死守孝道的儒生们,还是一个接一下地来劝谏了。但结果是,都被秦始皇杀掉了,前后有二十七个人之多。人们也据此说他是暴君。
已经杀了这么多,应该没有了吧。但正在此时,居然又来了一个齐国儒生,叫茅焦的,要求面见皇帝进谏。
秦始皇一听,又有一个不怕死的来了,气得暴跳如雷地大叫着:“快拿大锅来,要活活地烹了这个家伙!
茅焦看了现场一眼,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到秦始皇的前面,说:“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之乎?”
秦始皇听了,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茅焦说:“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车裂假父(指嫪毐),囊扑二北(指其母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迁母开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我该说的,都说完了。”说着就解开衣服,去伏在砍头的木桩上去。等于说:“你来杀吧!”
谁知道这个时候,年轻的秦始皇,反而一反常态,变了主意了——他走下宝座来,承认自己错了,并且亲自扶起茅焦来,封他为“上卿”。
随后,马上下令车队出发,他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上位,去迎接母亲回宫,照旧和以前那样亲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由此可看,茅焦的凛然无畏,大胆忠谏,这就是“死守善道”,维护忠臣忠君但更忠诚于道义的原则,也可看出秦始皇虽然心理有些变态,但终还算是知错就改,不失王者风范。
□难得糊涂是境界
南怀瑾先生说: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性格中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
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也是一种最大的个人修养。古代的有道之人,在不遇时,就“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如潜龙伏渊,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一旦有机可乘,才施展身手,建功立业,显身扬名。而当他功成名就之后,又明白功高震主,懂得示弱守拙之道,有识之士往往选择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保全名节。无论穷通,都不会张扬凌厉。明白中道中庸为人处事。
据说,“难得糊涂”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到这里观看古代书法,看这里风景秀丽,一时流连忘返。
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一所山间茅屋。这家农舍的主人,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而且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
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在砚背上。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上还有许多空白,板桥让老先生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板桥一看,大惊。方知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他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报也。”
老人为什么自命“糊涂老人”?当然是对于官场和人世的风云已经看遍,有所悟而感发命名的。他以糊涂自命,也以糊涂自修。此情此景,让大才子郑板桥深有感悟,于是,灵感所至,写出千古名言。
只有经过生活的阅历,经过人世的风雨,对人情世故有所体验和感悟,方知人生之艰,为人之难。而要想完成一个人,做一个好人,则更是难上加难。面对世间的纷繁万象,一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保持独立人格和节操,同时又能保全自己,免遭不必要的祸患?这就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问了。而这个学问书本上没有,别人告诉你,如果没有切身体验,也是学习不来的。所以,只有自己用心地生活,用心地感受。
不是你努力,你有才华,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一定能够成功。一个人的成功,当然能力是基础,但更要别人的支持和机缘的际会。如果你有才有德,即便就是怀才不遇,没人支持,也没有机会,不要牢骚抱怨,不要仇恨生活和社会,或许原因不在此,而在于你的修养和为人处世能力的欠缺。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就是说的通晓人情世故的重要性,而学问本身,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在于此。无论你学识有多高,人品有多好,但为人处世不讲方法,不懂圆融,很可能会为你前进的道路制造很多的障碍。
另外一方面,一个人有了成绩,懂得节制自己,不得意忘形,而是注意守柔示弱,不到时机,不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不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和虚荣心,同时保护自己,这个修养也十分重要。否则,成功也很快被人打压下去。世情人心险恶之一面,也不能不清楚。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春秋时代的宁武子,是卫国有名的大夫。此人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可以说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了。
开始,并没看出他有多大的本事,多高的智慧,只是当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
但是有趣的是,到了卫成公时,政治、社会等都进入混乱状态,情况也十分险恶,但宁武子还在朝,并参加了这个政治斗争,自己也没受到多大的影响。
那么,他是凭什么,这样保持稳立不倒呢?简直是个“不倒翁”啊。原因是,他在“邦无道”时,故意表现得十分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无知似的。这样,别人认为他没有野心,也没有什么本事,起不到什么大事,危害不到自己,所以,不对他加以陷害。所以,他能够保全生命,安而无危,但仍不失自己应有的位置。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了不起啊。
所以,今天看来,他可不是一个安于现状,苟且偷生之小人,也不是一个笨才,而是拥有生存的智慧。就是今天所说的“会干”。邦有道时,他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一展身手,做出应有贡献;邦无道时,他韬光养晦,隐藏锋芒,保全实力,假装糊涂,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所以,在客观上,他不仅保全了实力,而且也以自己的行动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并不是碌碌无为中混日子的。实际对于国家,还是做了事的。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是说像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做到了。可见是一种极高的智慧了。
同难容易共享难,创业时期,往往可以同甘共苦,但到创下基业时,一同享乐就变得格外困难。而且,往往是功高震主,功高遭妒,历朝历代都难免此种现象,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究其原因,也许源于人性中自私的一面。而正因为如此,聪明人能看到人性的这个劣根性,从而在言行上加以注意,以免功高遭妒,遭恨,给自己带来祸患。
但人都是爱慕虚荣的,一般人很难控制自己,做到得意不忘形难,做到急流勇退更难。所以这就不仅需要节制自己的欲望,更需要非凡的修养和智慧了。历史上的那些善于保护自己,懂得功成身退的人,都显示出比一般人都高的智慧。比如范蠡,功成泛于江河,选择悠然自由的生活;张良帮刘邦打下江山后,就选择辞官回乡;郭子仪和曾国藩屡建奇功,但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谦退为上,明哲保身,以持盈保泰为人生宗旨,都体现出一种看透名利,不贪恋富贵,善于糊涂之道,以保全名节为上的高超智慧和深厚的个人修养。
□平常心即是道
南怀瑾先生说:“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就是儒家了,中庸之道始终不想你推到高远地方去,始终把高远之道拿到平常之间来,平常就是道。
人都有虚荣心,都想往高处走,这种上进心是无何止的,因为欲望不止,所以没有满足的时候。要做到真正的平常心,做到知足知止,是不容易的。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可能明白人生;只有经历了富贵,才可能明白富贵之如过眼烟云;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只有懂得,才明白平常就是道。最深刻的,往往也是最简单的,也是寓于平凡中的。而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切身经历,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做到平常心,做到简单,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除了有经历的体验和感悟,更需要有修养。
另一方面,只有一个人认识到平常就是道,简单最深刻的道理,他才能够真正提升智慧,懂得如何把握自己,如何生活。
一次,齐相储子与孟子相遇了。
储子问孟子:“齐王总打发人去探视先生,想必先生一定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吧?”
孟子回答说:“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即使是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呢!人具有的我都具有,人没有的我亦不可强求;我跟人一样,人跟我一样。圣人和我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孟子的平常心。他这个平常心,就是一种自知之明,不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平常,没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从没失去本来的天性,没被世俗污染,并有自己的道义坚守,在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了不起。而平常人看他了不起,是因为人为物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性,所以,面对圣贤人物,就感到相形见绌,一时羡慕不自信起来。其实,就是圣贤,也有常人心,区别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赤子天性而已,从平常生活中做起而已。
因为有这颗平常心,所以不羡慕别人,只活自己;不贪婪,只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面对穷通贫富,都能做到坦然面对,从而显示出高超的智慧和不一般的为人处世的涵养来。他以此为足为乐,也活出了充实快乐,心态保持在安静愉悦的状态,他自己能自得其乐,别人看他也十分舒服快乐,愿意与之交往。所以,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人格魅力,也会在人群中产生一种无形的权威来。
一般人为什么成天不快乐?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而且庸人自扰,自找烦恼,其实这是跟自己过不去。人要求完美,苛求别人,哪里有满意的呢?人要是不看到平凡和平常的真理在,一味执著地追求功名利禄,得到了得意忘形,得不到痛苦悲伤,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哪里会有什么快乐呢?但是一般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生活在无尽的烦恼痛苦中。
平常心是道,就是既要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又要不做无谓的执著,尽心尽力就足够了。不勉强自己,更不勉强别人。懂得把握自己,弹性生活。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拥有,在平凡中找到意义,能够自娱自乐,学会感恩,善于调节自己,艺术性地生活,保持有能量,有张力地生活。
古人云:“君子安贫,达人知命。”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人生,保持平常心是关键所在。这是一种必须的修养,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所谓“高处不胜寒”,历来有多少身处高位的人,因为没把握好自己,一时得意猖狂,心理失衡,为名利所累、所害,一时不能自拔,失去自我本性,结果身败名裂。这是很深刻的教训。
而那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无论人生经历怎样的风雨顺逆,他都能保持自我心理和生活的弹性把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永不失去自我。所以,穷困不幸对他是磨砺自我意志和品质的营养,富贵享受也不能使他留恋而迷失朴素简单的本性。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这就是真正的达观。进退自如,宠辱皆忘。
其实,功成名就和荣华富贵固然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出人头地,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欲望,但做一个平凡人,未尝没有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快乐。皇帝有皇帝的痛苦,乞丐有乞丐的快乐,这就是百态人生。地位上有高下之分,人生苦乐形态不同,但本质上却没有多大的区别。任凭是谁,都不能摆脱人生的痛苦。区别就在于你如何对待,如何把握。智者能看透人生,能智慧把握自己;而庸者则只会被别人把握。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才会感觉到快乐。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可见真正的快乐,就在平常中。
一个平凡人,只要他也是真诚地活着,尽心尽力做着自己认为适合于自己事情,并从中能找到乐趣,他自己不觉得难受,能够忍受,不以人生为苦,觉得自己的状态还不错,那么,他就是善于生活,也会苦中作乐,从平凡中找到乐趣的人,是一个智者。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幸福吗?因为他拥有一颗平常心,这心态让他心里安静着,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生活,活出的是自己的人生,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所以他感觉快乐知足。这就是平凡中的道。
如果一个身处权贵中人,能够保持平常心,不骄奢淫逸,不沉溺其中,得意忘形,迷失自我,能够自觉并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心辟出一方净土,保持一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和超脱,不耽耽于富贵,而是居安思危,珍惜眼前,感恩生活,并懂得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了不起的高人。因为他有一份平常心。他知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道理,更懂得平凡是福,所以不贪恋功名富贵,而是与之保持必要的距离。
荣氏集团的奠基人荣德生先生,当年,他是从一名学徒做起,一步一步,艰辛奋斗,最终成为当时蜚声中外的实业巨子的。
荣先生拥有亿万财富,锦衣玉食对他当然不是问题。但是,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在他的居室里,挂着一幅他亲书的横幅,上面写的是:“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通过这副对联,我们看到主人那颗平常而又不寻常的心。
德国的前总理科尔,在任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从任上退下来后,自愿去做了一位花工,并且认真踏实,平心静气。没有一颗对待生活和事业的平常心,同样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
平常心,让人保持沉静,产生智慧,摆脱浮躁,避免纷争,优雅大度,保持独立,精神充实而自由,获得幸福而快乐的人生。
□越是高人越谦和
南先生说:“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越是高人,越谦虚。越是超越了平凡的人,越觉得自己平凡。所以,南先生又说:“真是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什么都没有。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着相了,说得好听是着相了,不好听是着魔了。”
孔子做过鲁国的司寇(司法部长),后来周游列国,虽很辛苦,但打交道的都是国君一流人物。后来专门教书,有学生三千,七十二贤人,虽然寂寞清苦,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很有影响的人物,所以他极受尊重,尤其是他的学生们,把他比作日月来崇拜。
但孔子自己,并不自以为了不得,他说:“有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就有像我孔丘这样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又说:“有人说我是圣人和仁者,孔丘岂敢当,我不过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匠。”
孔子自己谦虚,也教导学生谦虚谨慎。学生中,子路性格直率,过于鲁莽,很多时候也表现得不够谦虚。对此,孔子常常批评或教训他。
有一次,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闲坐,孔子说:“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甚至还赶上荒年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用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不以为然地微笑了一下,然后正色道:“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子路说话却一点不谦让,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还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到庙里去祭祀,刚进庙门,就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盛酒的祭器。学生们看了觉得新奇,纷纷提出疑问。孔子没有回答,却问寺庙里的人:“请问您,这是什么器具啊?”
守庙的人一见这人谦虚有礼,也恭敬地说:“夫子,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呀!”
孔子仔细端详着祭器,然后对学生们说:“你们看,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当它装一半水时,就变正了,而装满水呢?它就会倾覆。”
学生们听了,都睁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似的。孔子问大家:“你们有点不相信吗?咱们放些水进去试试吧!”
果然,当往器里倒了一半水时,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对他们说:“看见了吧,这不是正了吗?”
大家点点头。他又让学生继续倒水,装满。结果,水满,器就倾倒了。
孔子赶忙告诉他们:“倾倒是因为水满所致啊!”
可是,直率的子路发问:“难道没法子让它不倾倒吗?”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世上最聪明的人,就应持重而谨慎,以保持自己的聪明;功誉天下的人,应当用谦虚保持他的功劳;勇敢无双的人,应当用谨慎保持他的本领……这就是说要用谦退的办法来减少自满。”
学生们听了,频频点头,深以为然。这就是孔子教育学生骄傲自满,水满则溢的道理。
佛的伟大,也在于他极谦虚而平凡。南先生一次在说佛法时,说:“佛的境界谦退到极点,他要度尽了一切的众生,而心胸中没有丝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他宗教解释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没有权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实,只说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谦虚?就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成长进步。这也是中国人的涵养,与外国文化是大异其趣的。这种涵养说明了我们的修养,是明白了天地宇宙大道和人情世故后深刻的认识,绝非西方那种直接的文化所能比的。但是,曾几何时,国人离谦虚越来越远,甚至不懂得谦虚。所以,我们看到,社会上宣传和炒作之风盛行,对商品宣传,把自我也当成商品宣传,往往有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之嫌,真是贻笑大方。其实,你如果真有本事,不必那么着急费劲地宣传,不必担心没人了解你,不必担心没有出头之日。那种过分的宣传,反而适得其反,让人生嫌厌和拒绝心理。是聪明人不为的。纵使是毛遂自荐,也当讲究方法和智慧,有充分把握时,才能有此当仁不让的积极争取,否则,越争取越得不到,越不争反而越能得到机会。这是中国人的哲学和智慧。直到如今,中国的文化和人情世故都是如此,所以,盲目学西方那套东西,来夸大宣传自己,是不明智的行为。
从另一方面,中国人正是以其浓厚的文化和涵养才引起世人关注和尊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以其修养和智慧征服了外国人。
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口若悬河,滔滔不已。为了向人表示自己的内行,他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然后,又说到墨色、印章,等等,似乎他真是一个中国通,对中国绘画和文化有浓厚的了解。
而蔡先生呢,他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伯希和似乎若有所悟,突然闭口不言了,而且脸上表情十分不自然,面有惧色。大概他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感觉到自己的卖弄是多么幼稚和可笑吧,而且看蔡等人的样子,更是胸有成竹,他不免担心自己的话,恐怕已经说错了什么吧,说不定出了丑还不知道呢!所以,他很快不说话了。
这就是蔡元培先生君子之风的谦谦修养,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涵养和人格魅力。后来,语堂先生在回忆时感叹地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之深厚。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对此,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鱼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这是连起来的意思,千万不要跟着古人乱解释:聪明的人一定喜欢水,仁慈的人一定喜欢山。那问题就很大了。
这里是说智者和仁者的一个特点。智者乐观好动,如水一样;仁者深沉豪迈,犹如大山。其实,智者的外在表现,不是说他活泼好动,更是说他的灵活变通,如水一样,变化多端,能急能缓,能静能动,动静相宜,温柔而有力。
而智者的智慧,却不是从这种好动灵动的外在表现而来,而应该是从静中升华出来的。如佛家所谓的“定生慧”,定是什么?就是定力,定力出于沉静无扰中。所以,智慧生于宁静中。从这个方面来说,正直的智者,也是最能安静的。在安静中获得那种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状态,达到自然之化境。而自然,虚无,无疑则是智慧的一种最自然的表现。也如老子所说的“自然无为”。
换句话说,人只有入静,入定,才能在虚无中达到自然无为,才能查古阅今,审时度势,又能鉴照天地的精微,明察万物的奥妙,从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抓住最好的时机,得以发展。你看古来那些得道高人,不都是这样吗?善于道法天地,在宁静中冥思遥想,做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不得时机时,就“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站在人生边上,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而机会来时,迅速出动,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这就是智慧。只在合适的时候出动,不动则已,一动惊天。
我国道家的老庄哲学,体现出深厚的智慧。老庄主张自然无为,守柔示弱,甚至抱残守缺,与世无争,藏拙守身等,看似消极,其实体现了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退为进,反其道而行之的高超智慧。
庄子就是一个对人生、社会和人心看得十分透彻,自己能保持超然的人。很多东西,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经常畅谈山林之乐的人,未必就能真正领悟其乐趣;经常高论讨厌名利的人,心中未必不想升官发财。很多事情,只有临到他头上,才能看出真精神;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有资格说真懂得;没有体验,评头论足,不能算是真懂得。正如庄子说:“懂得道不是难事,但要不说出来,就难得了。懂得道而不妄加评论,是达到自然的境界;懂得道就信口谈论,就是一种刻意为之。而古人,是追求崇高天然而无为的。”
老子说:“大音希声”,越是懂得,越是不说。因为觉得没必要,还免得越说越乱相,越描越黑。毕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时语言并不能真正代表什么。不到用时,少说为妙。真正的智者,从不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往往是保持沉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世事有趣,得之者无言,言之者未得。”所以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自然天成,而自然无为,最是得天地之道的状态,是最高的智慧,也是适合万物生灵的最好的生存方式。
老子的师父叫常枞。常枞临死时,老子及其徒弟们都站在常枞的床前,尽学生之道。
老子问师父:“您还有什么要告诉学生的吗?”
常枞说:“你说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柔弱?”
老子还没回答,常枞就张开嘴巴,说:“你看!我的嘴里还有什么?”
老子看了看,说:“师父,您的嘴里什么也没有。”
常枞对老子说:“这就是我为你上的最后一课。柔弱胜于刚强。”
老子含着泪说:“师父,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呢?”
常枞看着老子说:“今后,你应该以水为师。”然后,他说:“上善若水,‘水’最柔弱,但‘水’对人生有着丰富的启示。智者如水。水遇到阻碍物就会转个弯,但是流向并没有改变,这种不硬碰硬,不采取两败俱伤的处世态度,是智者的风范。它看似软弱无力,但却力量无穷。”
老子和学生们听了,深以为然。
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德之下,更有智慧,不停顺势而动,或急或缓,灵活多变,或宁静,涓涓细流,或湍急,奔腾咆哮,水的品格,温柔又有力,作为生命之源,它的确是给人最深刻的启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谓“水滴石穿”,水的力量无比强大,为古来的智才所效仿。
诸葛亮的智慧,是人所共知的。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善于法天效地,并深得道家智慧之法。
周瑜有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赶制出十万支箭来。他原以为诸葛亮会拒绝,因为这太难为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却说:“操军即日将至,若等十天才造出来,必将误了大事。”
他说:“我不必十天,只用三天时间,就可办完此事。”
周瑜看他如此痛快,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他看来,诸葛亮怎么可能办成呢?这样,他必死无疑。他对于诸葛亮的才智,早已妒忌在心,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所以,巴不得此次,公报私仇。
诸葛亮告辞后,周瑜让鲁肃到诸葛亮营地去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看到鲁肃来了,就故意可怜地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支箭呢?还望子敬救我!”
厚道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
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否则,他必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说:“你放心。”
可是,他虽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回去后,遵守诺言,没对周瑜讲借船之事,只说见诸葛亮并没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就绪。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他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
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听从诸葛亮的安排,随行在旁,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的江面,雾气沉沉,漆黑一片。诸葛亮命令兵士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的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队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在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坦然地说:“我料定,在这大雾之夜,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去。”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箭飞如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
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丧不已。
诸葛亮带船队返营后,让士兵计算,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三天!
鲁肃目睹其事,佩服得不知所云,连称诸葛亮为“神人”。
他对鲁肃所讲:“我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三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故演出这一出草船借箭之戏。”然后他又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智慧呢?正是他善于法天效地的结果。
□积极进取,乐天知命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对此,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乐境。没有真正的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
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孔子的一生坎坷,碰了不少的壁,遇到了不少难堪事。但他并不垂头丧气、潦倒颓唐,不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他的做法是:一方面自己很执著,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另一方面又很宽厚平和,很乐天知命,这就是圣贤之道,走正路,不走偏邪道。坚持作为知识分子的中正和气节。努力追求,但不强求,不能为了富贵而失去志节。所以能安贫乐道,乐天知命。贫富均不改其志,即使不遇倒霉,也能调节自己到最佳状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因为明白,努力就够了,所谓“成事在天”,不强求一定成功,也强求不来。这就是明白人生。
面对无边的天地宇宙,个人是多么渺小啊;面对有限的人生,个人是多么无奈啊,生命很短,个人能力有限,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心中有了敬畏,学会谦卑自处;但正因如此,人才要追求生命的意义,以期在有限的人生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完成自己此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实现自己。这样才不枉此生。所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既能做到乐天知命,不与天争,又能从天地中汲取感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这个最大化是什么?道家说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儒家是追求“立功、立言、立名”之三不朽,释家是放下我执,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其实,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以此弥补人生有限的遗憾,获得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永恒和长生。
人总要有点追求,无论能否如愿,结果是否能有理想中的意义,但其实,意义在追求的过程中就已经感觉到了。人生,就是这个过程。所以,说起来是目的,但关键在于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尽心尽力做了,就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内心因此获得一种满足和快乐,至于结果,其实已经无所谓了。真正的智者,是这种积极而达观的生活态度。所以,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做到坦然地接受。不患得患失,不问结果,只管专心致志,脚踏实地地做去,其实该得的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又何必问结果?
对于这种内心的弹性和智慧把握,看似灵活,但有一条不能改变,就是:志节一旦认定,始终如一,一生不变,矢志不渝,坚定执行,不为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所改变,所左右,永远保持这份对自我心志的虔诚,为此真诚地生活,真诚奋斗。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忠于自我,保持自信、自尊,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直到生命的最后。古代儒生坚持道义的志节十分坚定,所谓“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毕竟是少数。而这个所谓的成功,多是社会标准的,且每个人心里的真实标准也许并不一样。所以,究竟怎样才算成功?并没一个统一的定论。这样,关于成功的结论,就不必那么执著于结果,真正的东西,可能在过程中的所得,真正的标准应该是:你是否感觉到了成长,是否感到快乐和幸福。至于社会上别人的议论,姑且不必计较,任由他们说去,所以,一个人坚持自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只有自己能成全并成就自己,没人可以依靠。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说法自然不同,真正了解你的人并不多,自知才更重要,你认为对,那么就是对,借鉴别人可以,做最终决定的仍然是自己。原则是服从自己内心召唤。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有自己的成功标准,而不是受社会或是他人所左右。这样,你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当然,你必须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就不必做无谓的执著,自压自苦自己,增加无谓的痛苦烦恼。而应保持达观乐天,无论结果如何,永远一副乐天姿态。
古人说:“乐天知命,故无忧”,追求的就是一种让生命顺其自然,归于达观自在的状态。在乐天的人眼里,没有灰暗,也没有阴暗心理,永远热爱生活,虽有困苦无奈,虽有挫折困顿,但他能看到太阳每天是新的,日日是好日,如《易经》中所说“生生不息”,也因此他能保持永远向上的姿态,同时能自得其乐。
原宪在鲁国很贫穷,子贡在卫国很富有。由于贫穷,原宪身体受到影响;由于富贵,子贡也为此受累,身心疲惫。所以,一个人贫穷固然是不足,但富贵也有遗憾。快乐安逸最难求。善于快乐的不患贫穷,善于安逸的不图富裕。金钱等物质财富固然能让人过得更舒服,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乃身外之物。而生命中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自己那颗心——你是否迷失了自己,本性不再,失去作为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是否失去了内心的真正快乐。所以,如老庄所倡导的那样,让心不失自然无为的状态,保持一份独立和自由,是十分重要的。
《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能够充分扩张自己善良的本心,就可以懂得什么是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本身就是我们对待天命的最好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二意,只是修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好方法。”所以,为人修身之道,只在于回复其淳厚善良的天性而已。庄子在《刻意篇》中说:“恬淡、寂寞、虚空、无为,这是天地赖以均衡的基准,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的天性本纯洁无尘,心如明月,没有乌云遮挡,自然明亮;心如静水,无波不起浪;心如明镜,没有灰尘,不必擦拭。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评价:“质本洁来还洁去”,你纯净自守,自然也清净无扰。“云去月现,尘拂镜明”的做到自性不迷,拥有自我,就不会为外物所扰,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生活,做到乐天知命,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无论贫富穷通,你都能智慧地处理。这种智慧,其实源于一份对人生社会及人与人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自我的审视,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修养自己,就不难达到。有修养的人,往往有超出常人的生存智慧。所以,荀子说:“有涵养的人,处境穷困,心志宽广;身处富贵,恭敬从容;休息的时候,精神也不懈怠;疲倦的时候,容貌仍保持庄重。在显达之时,盛怒之下,罚不过重,喜悦不余,赏不过高。”闲看花开花落,我心自有一份悠然,一份达观。
□修养自己,艺术地生活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
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齐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文化的旧路子,从事文学与艺术修养,会有安顿处。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无止境的。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一定是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有些人的字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是学过书法的。诗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而且在他们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永远流传下来。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永久性的。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我国是一个礼乐国家,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古代的知识分子,不仅注意学问修养,安身立命,而且十分注意生活的格调和情趣。而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修养既有思想上的,更有艺术上的审美陶冶,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育与美育结合。在古代,德育和美育是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不像现在的流于形式。你看,古人写文作诗,道德学问,都离不开内在与外在统一的和谐之美,而这个,既是工作,又是生活的自娱。
孔子作为大学问家,可不是古板的学究。历史上记载,孔子十分注意生活情趣,他精通音乐,深谙乐理,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素养。有一次,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赞不绝口,自称“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还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10天后还是弹同一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另学新曲了。”
孔子说:“曲子虽熟,技巧还不熟。”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说:“还没有领会曲子志趣。”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道:“还未领悟出作曲者是谁。”
再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作出呢?”
师襄子肃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在一个热爱生活,有追求和修养的人眼里,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天天有新的希望。所以,也能在人生的苦中找到快乐。而艺术,就是生活和工作的点缀,是丰富人生,点燃内心真善美的最主要力量。艺术的核心是美,而最大的美就是和谐,所以艺术能和谐并润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美丽。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生命短暂,而且有许多无奈,但人生又有许多快乐和美好,令我们永远不失去热情和希望,只要有热情和希望,生活就永远不缺少动力、信心、勇气和力量。而尽一生的力量完美提高自己,一生不懈,忠诚于自己的追求,又可见理想有多么的了不起!而这一切,都能艺术化地被我们再现,所以艺术长存。而我们真实的生活,同样可以艺术地来过。比如,在忙碌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写作、绘画、旅游,等等,学会忙碌中适当放慢脚步,让节奏慢下来,享受一下生活,享受一下惬意,这就是热爱生活。所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把他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让自己快乐地工作;拥有一份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让自己在闲暇中能够自娱自乐,享受一个人宁静而有事做的日子,这同样是人生的幸福。同时,还可提高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庄子在《养生主》中说:“人生命有限,而知识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劳神伤身。无何止地追求,是危险的。做好事不图名声,做坏事却不至于受刑,遵从天道,顺其自然,如此方不伤身心,保全天性,少有忧患,终享天年。”
庄子这是告诉世人,要“应效法大自然的变化”,但人生活在纷扰的世间,难免有烦恼痛苦,甚至纠结不断,这种情况下,调节自己的心态,善于艺术地生活,以此放松自己,也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热情和美感,守护好心中的一方净土,这样才能愉悦身心。
□人到无求品自高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孔子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也是前面提到过的,人有所求则不刚。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对人有所要求,就会怕人。如向人借钱,总是畏畏缩缩的。求是很痛苦的。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养成“弃天下如敝屣”,然后可以担当天下大任了。因为担当这个职务的时候,并不以个人当帝王将相为荣耀,硬是视为一个重任到了身上来,不能不尽心力。
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只有做到无欲无求,才能真正做到如孟子所说“俯仰无愧于天地”,做到真正的不被什么所左右,活出刚强有力。
只是人总有欲求,就会有让别人拿捏的弱点,真正难做到刚强有力。但欲望无止,不加以节制,人生更增痛苦烦恼;弱点虽有,但自觉发送,提高修养,还是可以做到对自己的不断完善。花花世界,欲望太多,永无满足,以为能得快乐,实则得不偿失。其实,人的一生,真正的需要并不那么多,所以何必那么贪婪?沧海桑田,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便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从未改变。生命中真正值得珍惜和把握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不是名利,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内心的充实和快乐。而丰富和快乐来自哪里?来自对自我本性的坚持,对自我的完善,保持独立和自由的心境,实现自己,并能领受人间的真、善、美。
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坚守节操,不为权势所动摇,体现的就是一种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莲花比喻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君子,就是一种高洁的品质。
从前,战国的游说之士,大多愿意屈身拜见诸侯,以寻求个人发展。而孟子坚守道德,以个人气节和操守为重,于是就不免显得寂寞清苦。
孟子的学生陈代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不解,于是问道:“君子坚守进退之礼义,固然应以保全名节为本,但施展平生抱负,及时济世,也是君子毕生的追求。现在先生不去拜见诸侯,作为保全个人名节,是当然的,但如果拘泥于此小节,则是不必要的。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们,就可行道济世,大则拨乱反正,安邦定国;小则可以诚信往来,互利修好,成就霸王事业,功成名就,只在一眨眼的工夫。先生却不能为此稍微委屈一下自己,有所放弃吗?而且,《志书》上说:‘丢掉一尺,得到一丈。’就是说,失去小的,得到大的,不去因小失大。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成就王道和霸王之业,舍小得大,这样应该是可取的。”
孟子回答说:“我不是不想施展抱负,济世为民,但如果考虑到节义,去就是不妥当的了。从前,齐景公在外打猎,当时应有虞人来为他做些事情。于是齐景公派人用旌旗来召见他。当时君王,如果要见臣子,都要持有一件信物,以为凭证。召见虞人,应该用皮草帽子,但齐景公用的是旗帜,不合虞人的原则操守,所以遭到拒绝。齐景公为此大怒,几乎要杀人。孔子赞美虞人说:‘有志节之人,本来就甘守清贫寂寞,即便死于沟壑,也不忘保全自己的志节;有勇气的人,本来就甘心舍生取义,即便为此捐躯,丢掉脑袋性命,也要保全自己的义气。这就是虞人的可贵之处啊。’孔子为什么单拿虞人来赞美?就是赞赏他的‘召见我却不用合适的东西,那我宁死不去’的精神。现在,如果我不等诸侯来召见我,我自己就去了,那我的志气就不如虞人啊!这算什么呢?所以,君子的出处进退,要有所坚持和操守,绝不能苟且屈节,岂是成就霸王之业就可打动他的心呢?而且,《志书》上说的‘失尺得丈’,主张失小得大,这是从利益的角度谈的。如果目的为了利益,那么就可以蝇营狗苟,无所不为。即便是名节败坏,甚至失丈得尺,失大得小,认为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不会顾惜什么,无所不能做了。这是做人之大节不能允许的。你相信吗?君子的进退取舍,是衡量节义的屈与伸,而从不去考虑利益的多与少的。”
在这里,孟子说的是君子不必委屈自己,不能失去志节而去拜见诸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