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①;

皆知善之为善,

斯②不善矣。

故有无③相④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⑤,

高下相倾,

音声⑥相和⑦,

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⑧处无为⑨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⑩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那么丑陋的概念就形成了。

如果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那么就知道什么是邪恶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

难和易互相成就,

长和短互相显现,

高和下互相依存,

音与声互相和谐,

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来对待世事,

实行不发号施令的德政教化。

让万物自然地兴起而不去刻意地创造,

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化意志,

有所作为而不依恃,

功业成就而不据为己有。

只因不居功,

所以也不会有所损失。

注释

①恶已:恶,指丑,与美相对立。已,通“矣”。②斯:这。③有无: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或发生与未发生。④相:互相。⑤形: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⑥音声:音,发音起始的声音;声,发音以后的余音。⑦和:声音相应,引申为相互对立和依存。⑧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所定义的知行完备、至尊之人。⑨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⑩作:意为兴起、发生、创造。

解析

老子通过日常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指出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他的这一见解,正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一句体会出老子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美,即美好的事物;恶,即丑陋的事物。通过对美丑、善恶这两对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揭示出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大道之世,倘若人们不知有丑与恶,就不知有美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源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定会存有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观的人,他们为了追求个人名利,往往用伪美、伪善来包装自己,殊不知此行为是自欺欺人。因为只有那些集真善美于一身之人,才会名利双收,喜获胜果;而那些存伪于己之人,丑恶已将其灵魂吞噬,最终将一事无成,败果累累。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另外,老子还指出,这种变化是自然形成的。例如,在天体运行中,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就构成了“道”的发展规律。我们从它公转相对的静止中得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它们所代表不同发展阶段的名字,从它的自转中得到了白天和黑夜的变换,知道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各个发展的时段以及它们的各自名称。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老子所提出一切对立面都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得失、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那么,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针对这一问题,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规律行事,并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其实,在老子哲学中还是存在某些通过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倾心竭力去成就集体利益和大众事业的积极因素。这在本章中就有所体现,比如,老子所谓的“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至于“不言之教”,实际上是将人类的品德修养付诸解放心灵、求证大道的实践过程之中,是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其宗旨是提醒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实践去开启那个真实存在的心灵家园,并利用潜在的智慧和美善的灵魂来规划人生。

在平日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迷惘、无奈、愁苦等境况。而此时,不同心态的人会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有的人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有的人则会泰然处之、勇往直前。一般情况下,前者的消极往往会促使悲剧的产生;而后者的积极往往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也许,在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矛盾时,我们也会幻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知行完备的圣人该有多好,因为圣人明白大道的真谛,他们可以摒弃人类的贪欲,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和事,这恰是一种“无为”的体现。这种无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实际上是一种可贵的积极,是对精神境界与自身灵魂的洗礼。

所以,我们只有彻底转变价值观念,参玄悟道,与道融合,凝聚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使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取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成果,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

处世之道

投其所好巧妙取胜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驾崩,他的儿子勾践继承了王位。

吴王阖闾不听伍子胥的劝阻,乘越国办丧事之机,出兵攻打越国,结果吴军大败,吴王阖闾受伤,在回师途中身亡。由嫡子夫差继承吴国王位,夫差继位后,不忘前耻,决心为父报仇。

在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以伍子胥等为将,亲率水师从太湖出发攻打越国。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吴越之战中,越王勾践被迫与夫差讲和,表示愿意当吴王的顺从臣下。但是,勾践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他只是表面上在夫差面前卑躬屈膝,内心深处却想着如何东山再起。

勾践用了三年的时间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后来被赦回到越国。勾践从此卧薪尝胆,立志雪耻复国。勾践认识到吴国实力强大,单靠越国的武力是难以取胜的。

勾践召见越国大夫文种商量复仇大计,文种向勾践献上破吴七计,其中的第三计则为:“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若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方可置夫差于死地。”

勾践采纳了文种的美人计。为了实施此计,越国大夫范蠡找到了绝代佳人——西施和郑旦,把她们送给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宝物。

夫差见勾践如此千方百计地讨好自己,便天真地认为勾践已经彻底臣服,所以,从这以后,他对勾践就放松了警惕,终日与两位美人饮酒作乐。西施不但美若天仙,而且能歌善舞,才智过人,很快就取得了夫差的宠爱,夫差对西施可谓是言听计从。

于是,西施便与郑旦用计挑拨吴王夫差和重臣伍子胥的关系,吴王在美色的诱惑中逐渐沉沦,失去了往日积极进取的斗志和理想,最终将重臣伍子胥逼上了绝路。

公元前473年,勾践乘着吴王夫差北上会盟的有利时机,带兵讨伐吴国,最后逼迫夫差拔剑自刎,越国大获全胜,不久称霸一方,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勾践从一个阶下囚成为一方霸主,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可以说,“美人计”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吴王的失败就在于没有认清美中之丑,美丑相生的道理。现在看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一句的意境的确值得世人深思、研究。

为人之道

隋炀帝败于昏庸无道

在隋炀帝即位后的十四年间,任意挥霍人民血汗,征发民工,大兴土木。大的工程常年使役两百万人以上,小的工程也要随时征集十万余人。

例如,洛阳皇宫用的柱梁,远从江西运去,一根柱要两千人拉,数十万的运料队伍在痛苦中挣扎,再加上贪官污吏的摧残盘剥,所用役丁一半以上都在途中悲惨地死去。又例如,隋炀帝修的花园,在洛阳以西,名叫“西苑”,方圆二百里,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多从南方收罗,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弄得千百万农民家破人亡。

此外,从605年至616年的十余年间,隋炀帝三次巡游。据史料记载,每次巡游都是十几万王公贵族、官吏、宫妃、僧尼、道士陪同,乘坐几千艘豪华富丽的大船,沿着通济渠南下江都(今江苏扬州)。船头船尾相接二百余里,光拉纤壮丁就有八万多人,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送。船上人饮酒享乐,彻夜灯火通明,鼓乐之声传于数十里开外。

沿途百姓,被迫贡献珍品食物,巡游队伍所经过的地方,就像蝗虫一样把沿途居民搜刮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所谓的“君不修道,国不修治”。

昏庸无道的隋炀帝骄奢淫逸,对内不修德政,对外穷兵黩武。

结果,618年春,腐朽残暴的隋王朝最终在内外交困中覆灭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政之道

精彩争辩,成果不一

一天,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

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说:“我们先跟楚国和魏国结盟,再出兵到三川,以挡住 辕、缑氏隘口,挡住通往屯留的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的交通就断了,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就可以兵临东西两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在了解自己身处险境后,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拥有九鼎,再按照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人都会听从我们的命令呢,这才是以智慧建立霸王之业。至于蜀国,我们大可不必太过担忧,它是一个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地处西方的边远之地,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去争夺戎狄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太远了。”

司马错听了张仪的分析,立即反驳道:“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臣认为若想使国家繁荣富强,就必须把扩张领土作为首要大事;若想兵强马壮,就必须把人民富足作为重中之重;若想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就必须广施仁德。如果这三点都做到了,那么自然会获得天下。但事实是,现在大王所拥有的领土太狭小,百姓贫苦,所以臣认为大王宜用兵力去攻打蜀国,因为得到蜀国的土地后,便会扩大我国的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进而使百姓富足。虽是用兵却不伤害普通百姓,却能让蜀国自动屈服。可见,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誉。但是,如果现在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这样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况且,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国还是韩国与周国的友邦,如果周王知道九鼎要失去了,韩主知道三川要失去了,两国必然要联合起来,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国,这一切大王是制止不了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所以,我认为先伐蜀国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很有道理!寡人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做蜀的相国。

司马错通过对目前秦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先伐巴蜀,再立霸业”的方略;更可贵的是,司马错能够认识到国家富强与扩张领土、兵强马壮与人民富足、得到天下与广施仁德之间互为转化的对立关系;并可以做到“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所以他的建议最终被秦王采纳。而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但由于谋划失误、急于冒进、脱离实际,所以这次败给了同样滔滔雄辩、足智多谋的司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