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 文武盛地:西安博物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天府之国 西安的地理环境

◎西安城区周边地形图

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它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渭河自西向东将其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的秦岭山地群峰竞秀,北部的渭河平原舒展坦荡。这里受东亚季风周期性的影响,四季特征鲜明,雨水多集中于炎热的夏季,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早在 110 万年前,西安市蓝田县的公王岭就已经有古人类居住了,当时的秦岭尚处于不断抬升的阶段,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距今 1 万年左右,末次冰期结束,全球气温开始逐渐转暖,人类的祖先走出浅山岩洞,向着平原地带转移,开始营建原始村落。其时,关中南部有大片的草甸,是以榆属、榛属、栎属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森林草原;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地区则是典型的草原景观,高原内的山地、沟谷之中仍有较为茂密的森林存在,水热条件较为优越。半坡先贤就是在浐河岸边刀耕火种、种粟植麻,引领着这片土地一步步迈向文明的门槛。

大约 4000 年前,全球性降温事件促使我国南涝北旱的环境格局基本成形,西安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向干凉逐步发展的趋势,但至少在西周之前变化有限。当时平原地带河谷宽浅,水流丰沛;高原地区溪泉涌动,泽薮众多。《诗经》中记述关中河流之中“潜有多鱼”,河谷之内“振鹭于飞”,原野之上“呦呦鹿鸣”,完全是现在江南水乡的景色。茂密的植被蕴含了充足的水分,河水因此源源不断地流淌,沣水、潏水都可行船。春秋时期秦穆公竟能够发动“泛舟之役”,利用渭河从雍城(今凤翔县)向晋国运送粮食。西汉皇室更是依托京畿地区丰富的水源建立起一系列的苑囿湖池,少府属官中甚至有“上林十池监”对其进行管理。作为气候温湿标识的原始竹林在关中一带一直存续到唐宋时期,例如周至芒水(今黑河)、就水(今就峪河)的“竹圃”,到了唐代还设有“司竹监”专门管理。

渭河平原的土壤以风成黄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多孔,团粒细腻,富含各种矿物质。这种土壤具有一定的“自肥性”,能够通过灌溉把土壤底层的养分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地表,增强耕作层的肥力。事实上,在商周时期关中不少地区尚留有 50 ~ 60 厘米厚的腐殖质成分层,个别地方的厚度甚至超过 2 米,不难想象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历史上,西安附近有 8 条河流自南向北汇入渭河构成水网,即泾、沣、涝、潏、滈、浐、灞,加上渭河,后人将这一自然景观习称为“八水绕长安”。如此适宜的气候、水土条件,从事耕作省力而易见功效,在改造自然环境能力有限、农业生产与天时地利息息相关的古代,这里无异于天堂乐土。难怪《尚书·禹贡》在辨九州之土时,将雍州(陕西关中)的黄壤列为上上之土,到了秦汉时期,渭河平原更有陆海、沃野、土膏之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化泽薮为良田、变河川为乐园的壮举离不开历代先民的开拓创新与艰苦奋斗。早在史前,人们就根据本地区的水热气候特点,选择了粟、黍等耐旱作物为主要栽培对象。周人在生产中注意因地导利、除草治虫、选育良种。秦人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农耕技术,牛耕普遍,精耕细作逐渐成为传统;他们还善于养马,甚至利用骊山的温泉热能在低温季节栽培瓜果。苏秦认为当时的关中“沃野千里,积蓄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据学者研究,战国时期秦地种植西亚传来的小麦,并通过修建郑国渠使亩产量提高了三倍,可见关中这个“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确是前人一步一个脚印用努力创造出来的。西周、秦、西汉、隋、唐正是凭借这方古人开创的钟灵毓秀之地,一次次统一了中国,为华夏文明写下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