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陶瓷100年(汉、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A Century of Beiliu Ceramics

童团结所著的《北流陶瓷100年》一书全面展示了北流陶瓷的前世今生,尤其是以三环陶瓷为代表的北流陶瓷的外贸风云,读来令人振奋。三环陶瓷创造了奇迹,享誉全球。这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1986年12月,我率中国文物代表团访问伊拉克。有一天,在首都巴格达大街上闲逛,走进一家杂货店,看到一些眼熟的瓷器,随手拿起一件瓷碟,底部赫然印着“中国北流制造”的字样。同行的广西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党丁文是广西北流人,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突然见到家乡的产品,欣喜若狂。当时我想,北流的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经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到东亚和东南亚,甚至远到中东,在伊拉克的萨马拉和阿尔比尔遗址中,考古学家挖到中国晚唐、五代十国的青瓷和白瓷,说不定其中就有北流出产的瓷器。

由于三环陶瓷的崛起,陶瓷成了北流当下的重要名片。本书提到的“北流陶瓷至少有着3000年的历史”,并非虚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作者主张把北流陶瓷放在世界的陶瓷发展、中国的陶瓷发展和广西的陶瓷发展中看待,我认为是很正确的。为说明北流陶瓷源远流长,我对广西陶瓷历史做一简单回顾。

陶器是由具有可塑性的黏土,经水湿润后,抟制成型,让其阴干,再加高温烧造成坚固物件,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用水与火,使物体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伟大发明。陶器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物资贮存和食物炊煮的器具,对人类生活形态和生产形态影响巨大。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广西有万年制陶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之一。桂林 甑皮岩、庙岩和临桂大岩都有距今10000年前的陶器遗存。甑皮岩遗址距今12000年间地层中所发现的陶器,在陶土配制、成型方法、器表纹饰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原始的特征,处于陶器出现的初始阶段。广西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夹砂绳纹陶最为普遍,早期夹砂陶器都为徒手捏制,胎体厚重,胎质粗糙,所夹砂粒粗细不均匀,烧成温度较低。晚期夹砂陶器普遍使用慢轮修整技术,胎体变薄,胎质细腻,所夹砂粒粗细较均匀,火候较高。这时,出现了泥质陶,胎薄而均匀,火候高、器形更加规整。

西周至春秋时期,广西出现几何印纹陶。几何印纹陶,绝大部分是泥质硬陶,火候都比较高,拍印夔纹、云雷纹、羽状纹、曲折纹。战国时代,流行叶脉纹、米字纹,出现釉陶,随之出现原始青瓷。北流民乐、新圩、白马等地的战国时期遗址中就有云雷纹、羽状纹、菱形网状纹、方格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

釉陶的发展,为瓷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瓷器以高岭土为原料,器壁内外施釉,经密封式窑床焙烧而成,具有胎质灰白细腻、釉质晶莹、质地坚硬、美观耐用的特点。广西青瓷器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萌芽,东汉时期成熟。东汉青瓷器在兴安、荔浦、钟山、贵港、合浦等地都有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成熟。

在北流白马镇西面的架排山和黄坡头一带发现过魏晋时期的陶窑。窑室依坡而筑,挖掘山坡构成窑室,其平面略呈马蹄形,纵剖面略呈馒头状。窑体分为窑口、火膛、窑床、窑壁、烟囱五个部分:火膛在窑口内侧,窑床深190厘米,顶部呈船篷形,后壁分设三个烟囱,有效地提高窑室内的温度,烧制的陶器皆为灰胎硬陶,火候甚高。

隋唐时期,中国制瓷业迅速发展,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烧造青瓷的窑址也在广西各地出现,较著名的有桂林市南郊的桂州窑、容县琼新窑、钦州东场窑、合浦英罗窑。窑室有马蹄形窑和斜坡龙窑。烧造技术,有的不用匣钵,器物以垫珠相间隔,套叠仰放在窑室内,露坯叠烧或单烧;有的则采用匣钵装烧和垫托装烧。广西的青瓷属越窑系统,器形种类特征、胎质、釉色及花纹装饰多与浙江、湖北、湖南的瓷器接近。广西青瓷流通于广西各地,在各地隋唐墓葬中都有发现,濒临北部湾的钦州东场窑、合浦英罗窑等瓷窑的部分产品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销境外。

青白瓷是宋代制瓷业的重大成就之一。其胎质洁白细腻、坚硬轻薄,釉色莹润光洁,胎釉均有良好的半透明度,叩之有清脆悦耳的金属声,达到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境地。因其釉色介乎青白之间,故叫“青白瓷”。也有人称作“影青”,或名之为“映青”“隐青”。广西藤县中和窑、容县城关窑、北流岭垌窑都是宋代烧制影青瓷器的窑场地。

北流岭垌窑分布于平政镇岭垌村四周低矮的丘陵岗坡上。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坡式龙窑,窑室全长110米,为广西发现的最长古代瓷窑。出土大量青白瓷用品,以碗、盏、盘、碟为主,还有壶、瓶、杯、香炉、魂瓶、灯、砚、腰鼓。釉色以青白为主,兼烧米黄、点彩,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镂雕和堆塑,纹样有缠枝、折枝花卉,如忍冬、荷花、菊花等,还有双凤、游鱼、摩羯、攀枝婴戏等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岭垌窑出土过20多件印花模具。印花模具,当时工匠称之为“花头”,这种模具是用瓷土制成瓷器内模,在上面刻画各种花纹,入窑烧制而成。岭垌的印花模具有碗、盏、盘、碟等圆器的不同式样,有平顶形的,有斗笠形的,有尖突顶蘑菇形的。印面花纹有缠枝或折枝花卉、缠枝蝶形花叶、束莲、游鱼、海水摩羯、攀枝婴戏、飞禽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刻画或用褐彩书写有纪年款的印花模具,有“宣和三年”“绍兴二年”“绍兴十年”“乾道三年”“淳熙二年”“绍熙五年”“丁未岁”“庚戌”“开禧丁卯”“嘉定元年”等,这些带有纪年的印花模具不仅是珍贵的艺术精品,又是宋代广西青白瓷窑断定年代、进行分期的重要依据。印模上有时还有使用者姓名,如岑七、岑八、梁二郎、周念二、何绍先、李五郎等,可寻绎当时工匠姓氏和工艺的传承。

北流宋代瓷窑生产的瓷器主要用于外销,2015年广西将岭垌窑址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

北流陶瓷业经过了改善环境、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技术改良等几个阶段,突破重重难关,与时俱进,长盛不衰。荣膺“中国陶瓷名城”称号,实至名归。

我对北流怀有深厚的感情,那是研究铜鼓的缘故。中国八大类型铜鼓,其中有一类是以北流命名的“北流型铜鼓”。北流型铜鼓,形体硕大厚重,鼓面青蛙塑像小而朴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装饰纹样多为云雷纹,繁缛而神秘。原存六靖乡水埇庵的大铜鼓面径165厘米,残重299千克,是迄今所知最大的一面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2013年,我亲临曾经存放过这面大铜鼓的水埇庵。为考察铜鼓铸造地,我先后四上铜石岭,三探勾漏洞。北流市博物馆珍藏的30多面大铜鼓,我一一摩挲观赏,几近陶醉。同一博物馆内也珍藏有大量当地产的陶瓷珍品,让我流连忘返。

我读过童团结的好几本书,包括《坭兴陶收藏与鉴赏》(2016年出版)、《寻味六堡》(2017年出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简洁,文史兼论,深入浅出,耐人玩味。这本《北流陶瓷100年》也具有这些特点,用文学笔法介绍陶瓷历史,娓娓道来,彰显北流陶瓷的时代辉煌,充满正能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20世纪中国知名考古学家 蒋廷瑜

2018年4月25日于铜鼓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