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覯(李慈銘)
《舟覯》雜劇,一名《蓬萊驛》,著錄、版本參見本卷《桃花聖解盦樂府》條解題。
舟覯跋[1]
李慈銘
余嘗見唐小說,載支觀察施弄珠事,當其單車上道,所眷被奪,冷落之況,爲之感唏。及持節錦歸,邂逅津館,遽捐萬金,竟脫其籍攜去,不覺慨然於前後榮悴之殊,爲之忽笑忽涕。唯①稱支已離家十餘年,年已老大,又銜驛吏仇壬構郄之憾,竟致其死,皆於情事有未能愜。故稍爲變易,以就觀者。其中載僚屬名氏甚詳,而按之史傳,殊無可考,浙東廉使,亦無其名。又稱支嘗官鳳閣舍人,其爲觀察時,官文昌左丞。按唐改中書省爲鳳閣,尚書省爲文昌省,皆在髙宗龍朔時,旋卽改故。而觀察使之名,在玄宗開元末,由黜陟使改置。然唐人傳記,多喜爲鳳閣、文昌之稱,蓋一代稱謂固如此也。唐自憲宗諱純,凡“淳”、“醇”等字皆避,則支事當在永貞以前。余旣感其事,又喜所載皆吾鄉人事,爰爲譜之樂府,以傳無窮,事之有無,不足深究耳。
越縵自跋。
原傳支君之遇施弄珠,在蘇州驛舍,而仇壬以潤州司戶參軍,攝丹徒尉,支因屬浙西觀察使,謫之爲杭州武林驛吏,未行,杖殺之。予因移之越地,所以爲傳奇也。改支爲茲,則竟例其人於子虛烏有矣。又記。
舟覯跋[3]
漚老譽[4]
人生瑣屑恩怨之故,有道者眎之,誠不滿其一哂。而功名之士,方其勛藏太室,佐正揆席,聲施極於海朔,自視若無足異;而獨於窮時,一顧盼之恩,一睚眦之隙,輒流連鄭重,斤斤焉不能一刻忘。嗚呼,此其故可感矣!
長安西風,槐市積葉。秋氣肅枕,客居易悲。蓴客因讀唐小說《支生傳》,忽忽有所觸。夜起炬,通昔而來,次夕脫稿垂示。僕不能言文之所以工,顧讀之而使吾心之悲喜愉怨,一若受節於子文,而吾不能自主。吾不審蓴客讀《支生傳》時,與吾讀蓴客此文時,其所謂忽忽有觸者,果同焉否也?又不審千古後之讀此文者,與吾心又果同焉否也?嗚呼,不重可感哉!
七月下旬,漚老譽書。
(以上均《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一〇四冊據以影印清末鍾峻文崇實齋校刻本《桃花聖解盫樂府》第一種《舟覯》卷末)
[1] 底本無題名。
① 唯,底本作“倠”,詞義不明,據文義改。
[3] 底本無題名。
[4] 漚老譽:姓名不詳,當卽李慈銘《桃花聖解盦樂府外集自記》所云“東鷗老人”,亦卽《秋夢跋》之“漚公”、“東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