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媧石(許善長)
《靈媧石》傳奇,初名《女師篇》,《古典戲曲存目彙考》著錄,現存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碧聲吟館刻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一〇二冊據以影印。
靈媧石自敍[1]
許善長
屈到嗜芰,劉邕嗜痂,性各有所偏也;佝僂承蜩,蜣螂摶糞,情各有所專也。自古性情之用,未能執一。余之愛詞曲,無乃類是,暇輒爲之。
嘗與憨寮主人論列國名姝之可記者[2],主人曰:“元明以來,工此者多矣。如驪姬登臺、敫女進食,皆可排演,已先有爲之者。”因與決擇,得十二人,均有關目,可寓勸懲。余唯唯,燈前酒後,信筆揮灑。人事冗雜,不免作輟,逾月而始成篇。
質之主人,主人曰:“游戲之文,如是焉已矣。”因思同里項蓮生自序其《憶雲詞》[3],曰:“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余之爲此,其亦此意也夫!
光緒癸未秋七月,玉泉樵子自敍於碧聲吟館[4]。
(《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一〇二冊影印清光緒十一年碧聲吟館刻本《靈媧石》卷首)
靈媧石跋[5]
許善長
余初製此編,與憨寮擬議[6],擇可譜者譜之,勸懲兼寓,原無成心,非一律彰美德也。乃憨寮命名曰《女師篇》,出示同人。或曰:“十二人者不類。如伯嬴等十人,皆可爲師。而西子爲亡國之孽,鄭褎爲工妒之尤,豈足並列?”余因更名曰《靈媧石》,似於本意無傷矣。或仍以爲不然,必欲刪去此二齣[7]。余不忍割愛,遂附於篇末,亦《三百篇》正變並存之意云爾。
玉泉樵子又識。
(同上《靈媧石》卷末)
靈媧石序[8]
趙之謙
夫中兩殊稟,畢訖合誼。慨妾婦之有道,識巾幗之當遺。妙察所均,閨態非病。矧河間軼事,僅憶談娘;豫章僑人,熟聞《子夜》。老婢之聲可作,女郎之詩自傳。
碧聲館主,鴒不鳴,鴛鴦若待。醇酒觸緒,香草留詞。靡曼施之芳澤,華丹箸其窈窕。冰霜萬里,雷霆一呼。忘刻畫而戒唐突,黜孽嬖而尚貞義。方斯鬚目,繹彼德容。洵乎拂鑒迴影,與隴廉釋情;列錦辨文,令閭娵吐氣者矣。萸佩初結,楸勝乍飛。呼《秋水》而識莊,誦小山而感屈。裙帶何處,癡絕望塵;彄環忽成,悵深繫羃。異時流玉撥,製想銀泥。惟覺眾篇並作,有上官采麗益新;詞理無滯,隨太守心形俱服而已。
癸未九月[9],憨寮。
(同上《靈媧石》卷首)
靈媧石題辭
汪世澤等
昔聞人化石,今借石傳人。一片烟雲幻,千秋面目眞。名姝留小影,明月認前身。步步虛靈境,先生筆有神。昆明汪世澤少谷
僝風僽雨碧空破。補天不牢石飛墮。墮地化爲形影神。姸者媸者態畢眞。爲忠爲孝爲節操,衣冠罕此巾幗倫。詞人亦具造化手。甄陶松烟入虀臼。故是坡老操銅琶,肯逐耆卿歌楊柳。米顛拜石石不樂。先生寫石石能活。乾坤撐拄完堅貞。不是人間摶土人。歙縣鄭由熙曉涵
巾幗鬚睂愧,零璣鍊女媧。纏綿託忠愛,歌哭見才華。樂府千秋業,優曇一霎花。何當喚雙髻,尊酒侑琵琶。嘉興張鳴珂公束
《吟館詩》成手自編,《女師》一卷又新傳。蛾睂心事留文藻,麟筆精神入管絃。歷宦情知蟬翼薄,憐才心似繭絲圓。可能更製《霓裳》曲,回首觚棱隔眾仙。應山何煥章端甫[10]
【滿江紅】摘豔薰香,要比作、千秋奩史。亦不是、情天寫恨,慾都夸美。窈節同湔脂粉習,姱音待砭箏琶耳。想連宵、彩筆吐穠華,光簪珥。 門前過,妻顏沘;墦間乞,閨人恥。嘆古今多少,鬚睂泥滓。解穢無須撾羯鼓,揭芬且自搴洲芷。鍊雲根,補此漏蒼穹,存微旨。德清許德裕韻堂
(同上《靈媧石》卷首)
[1] 底本無題名。
[2] 憨寮主人:卽趙之謙(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別署儒卿、無悶、鐵三、梅庵、憨寮、憨寮主人、憨寮居士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舉人,歷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諸縣知縣。善書畫、篆刻。著有《悲庵居士文》、《悲庵居士詩勝》、《勇廬閒詰》、《補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刊印《二金蝶堂印譜》等。傳見許善長《談麈》卷四“趙撝叔”條。
[3] 項蓮生:卽項廷紀(一七九八—一八三五),原名繼章,後名鴻祚,字蓮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家世業鹽,道光十二年壬辰(一八三二)舉人,再上春官不第,歸卽病不起。善塡詞,著有《憶雲詞甲乙丙丁稿》。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一、《碑傳集補》卷四六等。
[4]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陽文方章“玉泉樵子”,陰文方章“香消酒醒樓主人再傳弟子”。按“香消酒醒樓主人”卽趙慶熺(?—一八四七),字秋舲,道光二年壬午(一八二二)進士,不登館閣,以帖括課徒,家居二十餘年。銓選陝西延川令,中途病作,歸。再授司訓之職,舊疾復作,遂不起。著有《香消酒醒詞》(附曲,收入許善長《碧聲吟館叢書》)。參見許善長《談麈》卷一《香消酒醒集》條。趙慶熺乃許善長叔父許瑴之授業師,故云“再傳弟子”。
[5] 底本無題名。
[6] 憨寮:卽趙之謙(一八二九—一八八四)。
[7] 此二齣:指《西子捧心》、《鄭教鼻》二齣。
[8] 底本無題名。
[9] 癸未:光緒九年(一八八三)。
[10] 何煥章(一八四八—?):字德楨,號端甫,一號筱丞,應山(今屬河北)人。光緒二年丙子(一八七六)舉人,三年丁丑(一八七七)進士。傳見《光緒三年丁丑科會試同年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