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汪仲洋)
汪仲洋(一七七七—一八二九後),字少海,號海門,室名心知堂,別署青城山樵,成都(今屬四川)人。嘉慶六年辛酉(一八〇一)舉人,歷任桐廬、山陰、海鹽、錢塘、餘姚等縣知縣。著有《心知堂詩稿》、《隴頭集》等。曾爲羅瀛(一八〇五?—?)《禱河冰》傳奇正拍。撰傳奇《玉門關》。傳見光緒《海鹽縣志》卷一四。參見鄭志良《汪仲洋與沈觀——〈玉門關〉、〈一合相〉傳奇作者考》(《明清戲曲文學與文獻探考》)。
《玉門關》,《今樂考證》著錄,約脫稿於道光九年(一八二九),現存道光間刻本、清鈔本。
玉門關題辭
查元偁等
大荒西去,有三十六國,龍沙封域。苜蓿蒲萄曾入貢,萬里回疆新闢。倚漢如天,視金若土,都護輪臺職。何人負乘,花門敢爾作賊。 賴有燕頷虎頭,飛而食肉,名將眞無敵。好借當年班定遠,寫出英姿偉績。葦渡成功,金蒲偕老,一柱天西壁。紅毹試演,玉門關外春色。(右調【百字令】) 查元偁珔齋[1]
擲筆成西笑。笑書生、飛而食肉,天生奇表。燕頷虎頭行萬里,休論貳師嫖姚。且重唱玉關人老。文武一家光史策,更妹能友愛兒能肖。如此事,古來少。 詞人立意存忠孝。爲生平、風雲奇氣,來游邊徼。錦水一枝穠麗筆,變作《甘涼》淒調。算中有、苦心懊惱。白草黃沙何限感,祗漢時明月來相照。留此意,後人曉。(右調【金縷曲】) 姚椿春木[2]
(清嘉慶、道光年間刻本《玉門關》卷首)
[1] 查元偁(一七七二—?):原名有筠,字岑華,一字又山,號珔齋,一作臶齋,別署岑華道人,海寧(今屬浙江)籍,其父刑部郎中查世倓(一七五〇—一八二一)始遷嘉興(今屬浙江)。嘉慶十三年戊辰(一八〇八)進士,歷官江南、福建、貴州各道監察御史,權戶、禮、兵、刑四科給事中。二十三年,任吏部稽勳司郎中。著有《廣蒙求》、《珔齋集》(包括《詩存》、《文存》、《詩餘》、《試律》)。傳見《海寧查氏族譜》卷四《世次三集》第十七、光緒《嘉興縣志》卷二六等。此詞見於《珔齋詩餘》,詞牌下題:“題汪少海《玉門關傳奇》。”
[2] 姚椿(一七七七—一八五三):字春木,一字子壽,號蹇道人,別署樗寮生、樗寮病叟、東佘老民等,室名通藝閣,婁縣(今上海)人。四川布政使姚令儀(一七五四—一八〇九)長子。國子監生,屢躓場屋。道光元年辛巳(一八二一),薦舉孝廉方正,固辭不就。歷主河南夷山、湖北荊南、松江景賢等書院講席。師事姚鼐(一七三一—一八一五),受古文法,終身服膺弗失。輯有《國朝文錄》、《古文辭類纂續編》等。著有《通藝閣詩錄》、《通藝閣詩續錄》、《通藝閣詩三錄》、《和陶集》、《晚學齋文集》、《樗寮先生全集》(一名《通藝閣全集》)、《樗寮詩話》、《茸城筆記》、《萬里圖述》、《望雲集》等。傳見沈曰富《受恆受漸齋集》卷二《行狀》、王柏心《百柱堂全集》卷四三《墓志銘》、《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傳》卷七三、《續碑傳集》卷七八、《湖海詩人小傳》卷四四、《清儒學案小傳》卷九、《清代七百名人傳》、《桐城文學淵源考》卷六、《清代畫史增編》卷一二、光緒《婁縣續志》卷一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