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画布重塑你的职业生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大概在七岁那年,我从湖南的奶奶家走出来,和父母一起生活。从那时起,我几乎每天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醒来。那时的我,还不太理解父母开工厂付出的辛苦,只记得他们缺席了我一场又一场的家长会、一次又一次的颁奖活动。我记得父亲经常要整理生产所需要的模具设备到很晚,母亲总是在出差跑业务,我也总在他们为了工厂里的事情所进行的讨论或争吵中睡着。我就想,终有一天,我不要父母这么忙、这么累了。

此后,我报考了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真的特别适合我,书本上介绍的很多机械设备、铸造材料等都是我从小摸过的,别人看的是平面图,我脑子里呈现的样子都是立体的。还记得我毕业实习的工厂是中国二汽,为此我在湖北十堰生活了两个月。毕业以后,我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担任产品设计工程师,在工厂上班对我来说就像回到家一样,熟悉的车间氛围、熟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与小时候的工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家工厂在管理上要规范太多了。我很感激这份工作,我的上级、我的老板和我的同事们,他们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说我对管理初步的认知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份工作我干得特别顺手,一切都像早就安排好了似的,生活就这样进行着。但是有一天,我却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无比厌烦,对别人眼中优秀的自己备感失望。那一天,我在工厂的顶楼上静静地坐了一下午,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工厂之内,是一片单纯且单调的世界,冰冷的大门隔绝了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我能听到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却不曾亲身经历。我问自己:十年之后,我还在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吗?当下的生活,真的是我的最终选择吗?我渴望冒险,我期待挑战,却被困在了自己最熟悉的一方世界。后来,我下定决心,从工厂走了出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人生中大概有十多年全都围着工厂打转,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工厂我还能干什么。

我想,在职场上,如同我当年这般的人不在少数吧。可能大部分人不会有在工厂长大的奇妙经历,却也都长久地被困在自己的一方狭小天地里。上大学前选择专业的一个悖论之处在于,选择之前,人们只经历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所有人都学习着相同的内容,然后就要在高考之后做出未来四年最重要的专业教育阶段的选择。多少人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对这个专业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呢?但是,我们却要根据这个专业去决定未来职业的方向,把“草率”的选择进行到底。

这也造成了80%以上的职场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跑在同龄人的前面;也不知道在做出诸如跳槽这样的重大决定前,该如何权衡。

有人问,最近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一下子感到手足无措,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呢?也有人问,当一份工作做了很长时间时,日复一日的重复让我对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那该怎么办呢?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又感觉什么收获都没有。也有人问,如果现在的工作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寻找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方向呢?

这些内心的失落、疑惑和恐慌,都预示着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我见到现在很多刚入职场没多久的年轻人,常常跳槽换工作,今天看别人干运营好找工作,便跑去干运营,但干了几天就觉得干不好且不适合自己;看到新媒体行业挺火的,就跑去干新媒体,但干了也没有几天;又觉得产品经理好像很赚钱,就想去干产品经理……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效循环,最后只是将就地干着一份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总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但却希望毫不费力地照着别人走过的路完成职场上的跃迁。显然,这是一个“送命题”。因为你根本没搞清楚职业背后的底层逻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盲目地去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挖掘自身的核心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去匹配相应的工作。当你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时,比如,你想成为像乔布斯一样优秀的产品经理,那么你更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因为成为优秀产品经理的路径有很多,你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写这本书非常想强调一点,即你要非常清晰地知道:你有什么用、怎么用、赚什么钱,这是职业规划的底层逻辑。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公司干了10年,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他愤愤不平地要求老板给他加薪。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老板叹气道:“你不是有10年的经验,你是将一个经验用了10年。”

很多人在谈论工作时,总会不自觉地提到工作经验,可问题是,当我们谈论工作经验时,谈的到底是经验还是时间呢?你在工作中到底是在积累经验,还是在消耗时间呢?

通常我们在工作第一年,就把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学得差不多了,这些技能也能满足目前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了。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自动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了,收到了表单就填表单、接到了数据就输入电脑、电话响了就接电话……每天甚至不需要动脑,只是混混日子,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一个人工作一两年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每天都在处理那些很紧急的事情,忽略了重要的事,即使这个人看上去好像很忙、很努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其实往往也是在瞎忙。这样“无意识”的工作方式,即使有5年,甚至10年的经验,又如何呢?

在职场工作三五年后,大多数职场人已经对公司的方方面面比较了解了,成为职场中的“老油条”了。在公司,整天盯着屏幕上团队当天的业绩目标,你长呼一口气,谁再出一单就可以正常下班了,从上班就开始期待这一刻,终于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你又应付了一天工作。这是多少人的工作常态?

当然,还有些人通过努力奋斗成了团队的管理者,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年龄的增大,工作好像随时都能被人替代。还要面对年轻一代的竞争,学习力没有年轻人强,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处于下风,旧方法失效,还放不下面子向新人学习,想要步步为营,最后却步步失守,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甚至有人说每天上班的心情就跟上刑场一样沉重;假期过后,一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心里就堵得慌;每周恨不得直接从周二跳到周五,想尽快开启愉快的周末生活……这是多少人的内心写照呢?

我们甚至会安慰自己,会打着“这份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公司福利不好”“工作没有前途”这样的旗号,对工作日复一日地敷衍了事。每天从踏进办公室的那刻起,就开始采取应付、拖延的态度,但又没有离开的勇气,于是每天一上班就开始等着下班,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更高的收入。慢慢陷入混日子的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变得越来越没价值。这也是很多人工作了3年、5年、10年,都缺少竞争力的关键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让一个人混日子的工作越来越少,老板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多,并且在不断变化。打江山的时候,他要的是开疆拓土的武将,而守江山需要的是文臣。如果你长久止步在相同的职位和相同的工作,那你相较于其他不断进步成长的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碌碌无为等来的必然是被淘汰。

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你没有结构化地去设计你的职业生涯。你可能刚进入职场,刚进入一家公司时很有干劲,但走着走着就感到迷茫了、倦怠了,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你需要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去经营,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打造出核心竞争力,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这是我们走向职场达人的第一步。

当我从工厂离开,经过了短暂的迷茫期后,终于被一个名叫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故事所吸引,而走进了一个新的行业。到今天,我在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培训行业深耕17年了。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行业,它带给我的学习成长不言而喻。我每年会接触30多位各行各业顶尖的专家学者,聆听他们的分享,也和他们探讨交流最前沿的商业思想。我每年还会接触各行各业优秀的企业家,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商业中、市场中实战的经验和方法。这些年,我还常常带领企业家们前往全球各大知名商学院和知名企业游学,研究专业的商学理念和经过商界大佬验证过的有效方法。我创建了中国成长型企业家社群——聚商圈,专注打造成长型企业的转型加速器,我还为上千家企业提供过深度的商业咨询辅导服务。

所以,我了解企业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家真正想用什么样的人才。同时,我培养了一百多位总经理,我深知什么样的人能从众多的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为职场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我也跟大家一样,职业生涯是从普通员工起步的,从员工到主管,从主管到总经理,再到总裁、董事长,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遇到过很多困惑,踩过很多职场上的坑,在关于该如何快速成长和晋升上,我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我明白大家在职场中的那些迷茫,也更懂得大家内心的渴望和需求。

当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洞察今天职场人的现状和难题时,我就在思考,有没有一套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条成长的路径,它能让你发挥出自己独有的优势,持续创造价值,帮你更快速地实现升职加薪,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花了近两年时间来投入打造壹创新商学App,我们的愿景是成为职场人最喜爱、最需要的学习成长平台。在本书中,我想借鉴商业思维,站在战略高度来梳理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提供一整套职场人成长、升职的路径和方法,让你停止所有职场中的无效努力,找到开挂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它告诉你应当通过哪些方式来调动你的全部“资源”,来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书中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客户群体、价值服务、渠道通路、客户关系、重要合作、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

第一个模块 核心资源

这一模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是谁”,具体来说包括兴趣、技能和个性;“我拥有什么”,包括知识、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和资产。“我是谁”是对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是展现个人竞争力的基础。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资产,核心资源清点的对象就是你自己。

第二个模块 关键业务

这里指的是“我要做什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依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列出日常工作任务,这样可以帮助你梳理自己的职责,不会偏离正轨;另一种是自己未来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明确这一部分,可以指引你进步和成长。

第三个模块 客户群体

这里指的是“我能帮助谁”。客户群体分为企业外部客户和企业内部客户。企业外部客户指的是购买或使用你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客户。即使你不需要直接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也是你需要间接服务的客户。企业内部客户包括你的老板、上司,这些是付给你工资的人。在职场中,你只有弄清楚你的客户群体是谁,才能把握好自己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自己的工作价值。

第四个模块 价值服务

这里指的是“我怎样帮助他人”。在这里主要思考两个问题:“客户请我到底完成什么工作”“完成这些工作能为客户带来什么好处”。这里的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就能够梳理出自己能提供哪些价值服务。这个模块决定了你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你的薪资水平。

第五个模块 渠道通路

这里指的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当你清楚你的客户群体,了解你能提供的价值服务之后,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你的客户知道你能帮助他们,并且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呢?

第六个模块 客户关系

这里指的是“你是怎样和客户打交道的”。你是面对面直接沟通,还是间接联系?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一锤子买卖,还是持续性服务?你关注的目标是新客户开拓,还是老客户关系的维护?

第七个模块 重要合作

这里指的是“谁可以帮我”。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支持你工作和帮助你顺利完成任务的人是谁。谁是你职业生涯中的贵人呢?

第八个模块 成本结构

这里指的是“我要付出什么”,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比如,培训费或学习费;交通费或社交费;车辆、工具或服装费;工作时必须个人承担的互联网、电话费用等。成本还包括软成本,如工作带来的压力感和失落感。

第九个模块 收入来源

这里指的是“我能得到什么”,如工资、补助、提成、奖金等现金收入。另外,还有一些“软收益”,如工作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社会贡献等。

个人商业模式画布

下图中的九个模块构成了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回答了三个问题:我有什么用、我怎么用、我赚什么钱。前四个模块是认知阶段,在回答“我有什么用”的问题。中间的三个模块是具体实施阶段,回答“我怎么用”的问题。最后两个模块是评估阶段,回答“我赚什么钱”的问题。个人商业模式画布让你重新思考,突破认知盲区,帮你走出职场中压力过大、无人赏识、过度忙碌、缺乏成就感等困境,可以系统化、结构化地帮你梳理、分析和调整职业发展规划,重塑你的职业生涯。

注: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工具源自《商业模式新生代》

在今天,职业生涯规划的书籍与相关课程可谓参差不齐,我之所以想要专门写一本书来解读个人商业模式画布,是因为我在过去的17年间无数次使用这套理念和工具,无论是提升自己还是为别人辅导,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的职场发展比作建筑高楼,当其他职业生涯工具或方法在研究如何能将房子盖得更结实、更漂亮,甚至更高大时,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则像是地基——专注于研究职场更底层的成功逻辑,更深度地思考职场人的能力与价值构建。当你通过这九个模块重新浇筑了你的地基时,你的上层建筑将得以重塑,届时,无论是想盖更高的摩天大厦还是独具特色的别墅小屋都不在话下了。

好了,现在请你坐直身体,深吸一口气,抛开对未来人生的疑虑和担忧,全身心投入重塑你的职业生涯之旅吧!当你与我一同学习这九大模块后,你会发现更广阔的人生已经在你的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