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与节俭,选哪个?
在对待孩子的消费观念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A: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女孩要富养),在各方面都给予孩子最好的。这样做,孩子会觉得得到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
“只要是你想要的就跟爸妈说,爸妈都给你买,你记住,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
B:过多强调父母赚钱不易,要节约。无论是去饭店吃饭还是出门旅游,总是选便宜的。
“爸妈工作很辛苦的,要省着点,不能乱买东西。”“我们家穷,不能跟别人比,人家是有钱人。”“家里的钱都为你花了,你能不能听话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问题的。拿观点A来说,有的家庭本身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但是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觉得比别人差,倾全家财力去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有时候,家长满足孩子,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没得到满足的遗憾。“我不能再苦孩子了,我们不想让他尝到穷的滋味。”长此以往,会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氛围。同时父母又会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特别多,产生深深的自我牺牲感,比如一些家长会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然而孩子也许未必领这个情,他会认为父母为他花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某一天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还可能怨恨父母,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是“富二代”。我相信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父母想看到的。
换个角度说,有的家庭确实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养一个孩子不会太吃力,孩子提的要求完全有能力满足。但如果让孩子产生了“反正家里有的是钱,那我就没必要再努力去赚钱”这种思想,他还能接受长大后要靠工资来养活自己的生活现实吗?如果他接受不了,回家啃老就变成理所当然。有人说:“我不怕孩子长大后啃老,我的钱够他用一辈子。”且不说你的钱是否真够他用一辈子——35年前的“万元户”就算有钱人了,35年后的现在,还算有钱吗?万一遇到变故,家里没钱了,或者原来拥有的钱大幅贬值了,在这种习惯中成长的孩子,就算成年了,也没有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而富养出来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消费的自制能力,少花钱或不花钱,对他来说很困难。既不能“开源”,也做不到“节流”,就难免“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也很正常。
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是真正世界级的有钱人,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曾写过一本书《做你自己》,非常有意义,建议家长朋友看一看。孩子来到世上,自身也需要不断成长,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成为“宠物”。父母厚厚的钱包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沉重包袱。
有些人在退休后,不愿意“混吃等死”,还要去开创一段精彩人生。难道我们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失去奋斗的动力?“啃老”最消极之处并不是经济问题,影响更大的是,如果孩子成年后,心理却未随之成熟,丝毫没有奋斗的勇气与激情,也就失去了拥有自己精彩人生的能力。也许他这一辈子都不用为吃穿发愁,但这是他真正想要的人生吗?也许某一天他会后悔,会重新反思自己人生的意义。
观点B也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金钱上的安全感,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感。物质和金钱的匮乏,会引发孩子心灵上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感,让他做什么都缺乏底气。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美的、贵的、优雅的东西,让孩子变得自卑和敏感。
“你以为我们是摇钱树吗?”
“你从不知爸妈工作赚钱的辛苦!”
“你拥有的东西已经比我们小时候多多了。”
不少家长常说这类话,不知道父母是否意识到这些话很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亏欠感,甚至让孩子以为自己是导致家里不富裕的原因。家长向孩子“哭穷”,本想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却可能带给孩子人穷志气短的心理障碍。甚至在孩子长大后,即使他的经济条件没问题了,也可能依然没有安全感,依然难以摆脱经济上的窘迫感。
女儿有一个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多套房产。父母平时对朋友也很是大方。可是,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却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有段时间跟我女儿一起参加培训,她竟然分多次偷走了女儿的好几支彩笔。我们发现后,非常惊讶,甚至不知该怎么跟她父母说。有一次共同出去游玩时,我才发现,她妈妈对自己和女儿非常节俭——在外旅游期间总是吃简餐,从来舍不得吃一餐好的。女儿要买什么东西,基本都是拒绝。女儿想买一个贵点的东西甚至被训斥,孩子在被训斥后眼里充满了愧疚和不安,低着头被拉走。孩子物质上得不到满足,这种缺失感,甚至可能演化成对自我认知的贬低。
我身边有些朋友,明明很优秀,却自我认同感极低。这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的机会。有些在旁人看来挺优秀的女孩,甚至会认为自己配不上一个很普通的男孩。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复杂,未必单纯是因为小时候的物质缺乏而造成的,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关,家长或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否定、贬低、拒绝,一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2019年3月12日,在江苏镇江句容市的一个小区里,一名9岁男童从家中高坠后身亡。据网上流传的消息,这个小男孩在学校打破了玻璃,老师让学生通知家长出钱赔偿学校公物。男孩觉得自己“撞坏”了学校的玻璃,经过周末两天的思想斗争,没敢把实情告诉奶奶,周一回到学校无法拿出钱赔偿,放学后依旧不敢告诉奶奶,经过彻夜的内心挣扎煎熬,最终选择在周二上学前背着书包从17层跳楼自尽。一张男孩手写的信笺在网上曝光,纸上写着几句话,文中汉字夹杂着拼音,还有错别字,大意如下: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受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一块玻璃,赔偿的话也就百八十块,在这么点儿钱和无比宝贵的生命之间,孩子却做出了如此让人悲痛的选择。因为涉及个人隐私,无法做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我们无从知道这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但显然,在这个家庭的教育中,家长灌输给孩子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孩子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钱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甚至不能正确认识金钱和生命孰轻孰重。
小时候缺失经济安全感的孩子,有一些人在成年后,会通过无节制的消费,填补曾经的空缺,经常控制不住地去买那些以前曾买不起、不敢买、不能买的东西,甚至不惜花掉所有积蓄,忽略了经济上的长远规划。这样的人生就像步入了迷宫,迷失方向后,很难走出来。
因此,A、B两种观点都不是理性的选择。不要刻意“富养”或“穷养”,更多的是要帮孩子树立健康的金钱观,我们既需要让孩子认识到钱的意义,又需要让孩子认识到钱是靠劳动换来的。要鼓励孩子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要让孩子对金钱抱有健康的态度,不要去无节制地消费、攀比,也不要过度压抑自己的需求,要让钱为自己所用,而不是成为钱的奴隶,更不能成为“守财奴”。
可能有的家庭经济条件确实比较困难,这时父母首先要做到人穷志不能短。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和哭穷。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应尽可能满足,甚至父母可以延迟自己的享受,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而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明确拒绝,并告诉孩子原因。
当然,树立健康的金钱观、消费观,光靠跟孩子语言沟通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对女儿采用更多的是游戏的方式,而不是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