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廷请来的国师
1398年的7月初,在汉中府学担任教授的方孝孺,忽然接到来自京城吏部的特快专递,要他迅速进京担任新职。
这一年是洪武三十一年,开创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在当了三十年皇帝后,于闰五月的初十在南京西宫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八天以后,他的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惠帝。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朱标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但他寿命不永,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朱标死后,朱元璋的精神受到重创。他一生中最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另一个就是长子朱标。没想到这两个人都先他而去。朱标一死,究竟谁来当皇位继承人,朱元璋一番斟酌,决定不在众多的儿子中选拔,而是选定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1377),他六岁时,哥哥虞怀王卒。朱标去世时,他已经十六岁了。而朱元璋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朱允炆一直在他身边长大,他很喜欢这个孙儿。他决定传皇位给朱允炆,因此很快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这么做,并非出于祖孙之情,而是想为朱家后代订下“嫡长继大统”的规矩。
朱元璋辞世的第二天,便发布了他的《遗诏》: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以期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夙昔忧虑,常恐不终,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弼,以福吾民。丧祭仪物,勿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工,哭临三日,皆释服。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这是朱元璋向他的臣民们颁布的最后一道圣旨。他除了以卑微的心态向天下百姓作了一次简单的皇帝的自述报告,重要的关节在于要天下归心,拥戴他一手挑选的接班人朱允炆。
二十一岁的朱允炆,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得到了大明王朝的权杖。
他上任的第一个月,就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齐泰是朱元璋欣赏的兵部官员,对朝廷军事问题了如指掌。黄子澄是朱允炆的老师。将这两个人提拔起来,一为武官之首,一为文官之首。由此可见,朱允炆想迅速改弦更张,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两个人刚一到任,在第二个月,朱允炆又让吏部火速召方孝孺进京。吏部移文刚一发出,朝中大臣都知道,朱允炆要为朝廷请来一位国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