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你的错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情感习惯”的本质与伤害

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他们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父母出于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但却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就是这本书中所说的“道德绑架”。我通常把这样的人叫作“隐藏的施虐者”。隐藏的施虐者就像家中的白蚁,一点点腐蚀家庭的同时,让日本社会也随之腐坏。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看似充满爱的话里,隐藏着的是憎恨。这样举着爱的名义的憎恨和恐怖主义所怀的憎恨有共通之处。

总而言之,会说这种话的父母,有施虐倾向。话说得再好听,也只是为了隐藏施虐的意图。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6]

“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情感习惯病”对心灵伤害最大

父母对孩子做出这种神经症的要求就是情感暴力。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稍微有点难以理解。我什么都不需要,这样说着却束缚了被说的人的内心,给对方的内心加上了一把枷锁。

因为看到孩子的表情并不幸福,所以父母会说这样的话。父母的内心深处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所以才会说这种话。如果是一般的关系,不会说出这种话。对方不幸福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施暴者无意识中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般来讲,自己觉得高兴的话会认为对方也很高兴。然后会说:“好开心啊,是吧?”

母亲知道孩子现在并不幸福,所以会无意识地说:“不要离开我。”

就算有什么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在要离开的时候,如果是真心认为“只要你们幸福就好”,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只会说:“明天我就走了。”

虽然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却不会直接说我要走了,而是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父母,在心里的某处希望孩子一定要待在自己身边。

但是,不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孩子有可能会离开自己,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来。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心情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与小时候父母在其精神上施加的暴力有很大关系。这种状态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就算对方没有向自己施加压力也会感受到压力,等等。

于是,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即便来自善意的人。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话,他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对身体不好的是生活习惯,对心灵不好的就是这种情感习惯。

有过度依赖心理的父母

正常的恋人如果是真心要分手,一般不会说:“只要你幸福,我都随你。”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说这种话?如果是父子或母子关系,一定是在心里觉得,不这么说的话,孩子就要离开自己了。因为有这种感觉,所以会说这样的话。

如果真的要分开,一定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所以不会说这种话。一般在要分开的时候,不会没完没了地啰唆。

说这种话的母亲的心理和爱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很像。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控欲和自我缺失”:两者都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都拥有隐藏的“支配欲”;两者都是自我缺失的人,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为人父母,仍然残留着孩提时代的强烈依赖心理。

“我怎样都可以呀。”会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是“我怎样都不行”。真的“怎样都可以”的人不会说“我怎样都可以”。

一个人说“我怎样都可以”的时候,一定是不想放任对方的自由。“我怎样都可以”之下隐藏的信息是“按照我的期待去做”。

说出的话虽然是非利己主义的,隐藏的信息却绝对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卡伦·霍妮评价神经症患者时说,虽然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却表现出强烈的非利己主义,正是如此。[7]

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非利己主义呢?那是因为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利己主义者。

“我随便啦,大家觉得呢?”这样说的人,这个时候绝对不是“随便”的。这样说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别人认为他任性而已。相反,他心里想的大多是“大家的意见才无所谓呢”。

作为父亲,如果说:“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样的父亲一般是胆小又软弱的人。他只是想用这样的语言把小时候的屈辱体验消除罢了。

父亲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作为儿子如果说“那我决定不学习了”,胆小又软弱的父亲一定会陷入恐慌。陷入恐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句话是一句负气的话。

“对生活的不满以道德的假面登场,这正是神经症性的非利己主义。”[8]

用道德绑架对方

父亲对孩子说“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考虑孩子的事情,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幸福而已。

他所说的“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只是把虐待正当化的借口罢了,只是想把小时候的屈辱体验消除罢了。因为胆小又怯懦,所以说不出“把我受的屈辱都还回去”这种话,所以只能用“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样的话,间接消除心里的屈辱。

这就是情感暴力。用“我怎样都可以”这种“美德”来束缚对方;用“我只是担心你的幸福”这种借口来让对方变成自己的奴隶。

“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爱的话,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

“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说这种话的父亲,当然是神经症性的非利己主义者。而且,“非利己主义的正面形象下,是巧妙隐藏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性”。[9]

总是说“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特征。强烈的自我中心性的反向作用就是“我怎样都不可以”的叫喊。

有的人因为无法判别“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动机,才会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但是,为了从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身边逃开,对这种话的理解就尤为重要。

孩子因为情感暴力而心理变得古怪的时候,有的母亲只是沉默地看着父亲这样对孩子继续施加情感暴力。她知道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精神上对孩子进行伤害,但是,对自己来说,和丈夫的关系更为重要,所以会视而不见。

因为情感暴力丧失享受生活的能力

像这样遭受父母的情感暴力的孩子,会渐渐丧失社交能力,就算长大成人后也没办法从这种阴影中逃离出来。为了不被人责怪、责难,他总是处在紧张状态。

如果孩子没有直接接受父亲的那句“我怎样都可以”所表达的表面意思,就会受到惩罚。因为父亲不会承认这句话之下隐藏的自我中心性。

但是,社交能力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对方没有在语言上表达出来的东西。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

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10]。并且,由此变成一位施虐者。

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想要杀人”的冲动会随之而出,这就是令社会震惊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出现的原因。

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感到厌倦。害怕与人相处,心中的不安和紧张感总是如影随形。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感到愤怒。即便和恋人在一起,也无法感到快乐。

忧郁症患者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难以发觉的恨意。一般人如果觉得生活是有趣的,做事情也会有干劲。但是生活中没有什么乐趣的话,就算给自己打气,也没办法真的鼓起干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心中的恨意大于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失意。”[11]

憎恨最善于伪装

弗洛姆说,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是变成施虐者的重要原因,对此,罗洛·梅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

“逃离不安的办法,一般不是和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而是通过支配他人、打击他人,又或者让他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而获得安全感。如果我们觉得,只有让别人听任自己的掌控才不会感到不安,那么逃离不安的办法,就一定会带有控制及攻击欲。”[12]

也就是说,奥姆真理教这样的邪教集团,最初的本质就是极富攻击性的。

邪教集团在社会上引起负面事件时,常常有人会问:“为什么声称是要救人的宗教集团会去杀人呢?”正是因为邪教集团所称的“救人”不过是表面现象,本质其实是绝望与攻击性。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无论说什么,本质上都是憎恨和攻击性。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声叫嚷的美德,实际是憎恨伪装后的样子。就像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那样,憎恨最善于伪装。

学会用心去看

容易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对方的语言,还要关注对方的表情,换句话说,要训练自己学会注意别人传达出的非语言信息。

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一定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极端地讲,说出来的话其实都可以不听。对方想要传达的东西,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眼睛去看。然后再思考:“这个人到底想传达什么?”

权力骚扰、性骚扰和这本书所要说的情感暴力的不同点就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找到特定的人,持续实施情感暴力。所以,无论是夫妻、父子还是恋人,想要逃脱都需要花费相当的力气。

想要逃离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就一定要学会用心去看,并养成习惯。

母亲说想要喝啤酒,父亲虽然也想喝啤酒,但是今天感觉累了不愿意出门去买。于是,父亲就说:“我今天不喝了。”于是,母亲跟着说:“爸爸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了。”

听了母亲这番话,自我轻视的孩子出去买了啤酒回来,第二天和学校的班主任说:“都怨我父亲。”这样的孩子,容易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父亲虽然不愿意出门买,母亲如果想喝的话其实自己是可以去的,但是母亲为了减轻自己不去的罪恶感,才会说“爸爸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了”。母亲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想出去买,但是好想喝啤酒啊。”那么,孩子只要说“自己不想买的话,就不要喝好啦”就可以了。

母亲利用了孩子的弱小,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孩子去买。

如果这样的话,不如直接对孩子说:“×××,去买点啤酒回来。”但是,不直接拜托孩子去买,而只是说自己想喝。

母亲的这种行为十分狡猾,这样,孩子会认为母亲很可怜。其实,是因为孩子没有用心去看。用心去看的意思是,透过表面的语言、行动,来观察那个人的内心。

像这样总是间接让孩子做事的父母,表面上常常是友善的样子,内在隐藏的是自私的个性。更有甚者,会指着远处的报纸说:“那是今天的报纸吗?”话中的含义却是让孩子把报纸拿过来。

易被感情恐吓、容易遭受情感暴力的人,不会用心去看事物的本质,只是肤浅地理解语言表面的意思。

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求他只接收表层的意思,禁止他去理解对方言语中的本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会完全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避免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就要养成用心去看周围事物的习惯。

情感暴力引起的深刻绝望

卡伦·霍妮在和一位知性又有魅力,但是却没有爱人的能力的女性接触后说:“我们在她强烈的无趣感之下看到的是深刻的绝望。”[13]

对这种强烈的绝望感的认知尤为重要,因为“虐待倾向最容易在这种土壤中成长”[14]。

抱有这种绝望感的人最容易变成震惊社会的“无差别杀人狂”。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会感到愤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但是总觉得不愉快,然后找无辜的人发泄。

“绝望的痛苦会把这个人变成有毒的人。”[15]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容易感染这种绝望。一旦感染上这种绝望,所有快乐的事都无法再唤起他的快乐,他会渐渐失去感知快乐的能力。他会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而感到不愉快,并且很难从那种不愉快的感情中脱离出来。

总之,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心中留下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受到的伤害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容易陷入忧郁的情绪中。他也会逐渐变成对身边的人有毒的人。

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也是人们生存的原点。

但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渐渐失去这一生存原点。

大概,人活着的最大义务就是让自己幸福。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凶手和一般人的区别就是丢掉了这个义务。

无法理解的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

对孩子说“赶紧睡觉”的母亲,有时只是自己想要早点休息。母亲对孩子说“不用学习也可以”的时候,孩子一旦停止学习,母亲反而会感到为难。孩子间接感受到母亲的用意,不希望母亲为难,只好继续学习。

母亲虽然在嘴上说:“不去学校也可以啊。”但是,孩子知道母亲的意思其实是希望自己去学校。

“为了你,我们才去海边的。”父亲这样说。但其实是父亲自己想要去海边。

“为了你,我才建立了这个家。”父亲这样说,但其实是他自己想有个家。

如果孩子总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话,会渐渐不明白自己的需求,失去认知自我需求的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认为“我不想去”就会被惩罚。或者孩子认识到是父亲自己想去也会被惩罚。孩子为了不被责罚只好说服自己去理解:“父亲其实并不想去海边,是我想去,他是为了我才去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仍然无法正确理解别人传递的信息,只能成为没有社交能力的大人。

如果母亲总是对孩子说:“可以吃糖呀,不过不要长出蛀牙才好。”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变得讨厌与人接触也是无法避免的。到底能不能吃、能不能做,这些事变得无法判断。

活着失去了乐趣会怎样?只好一个人躲进内心的世界里。

现今的日本社会,出现了很多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就是情感暴力。不光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现今的日本社会还有很多让人不禁会想“为什么会这样”的事件发生,也与情感暴力有关。

“巨婴”这种悲剧

父母用来束缚孩子的话还有很多。比如,总是说“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孩子会很反感,但是“家有家规”常被人视作美德。

这是因为“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里隐藏着“家有家规”这种让人无法逃避的道德,会对人形成道德绑架。也就是说,父母潜意识里在用这种道德束缚孩子。

这种常被“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束缚的孩子,一般会想在长大后马上离开这个家。但是事实上并不那么容易能离开。这是因为,这个孩子在心底已经被家族这个“伪装的连带意识”所绑架了。并且,在这类人里,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伪装的美德”绑架的人占大多数。

这样的孩子,在意识上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但是,在潜意识的世界中却对父母充满了仇恨。渐渐地,他就会在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中患上神经衰弱。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被外界如何优待都不会幸福。无论踏上怎样的精英之路,也都不会幸福。

和“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同理,“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也是在束缚孩子的意志。

但是,对此,母亲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只是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束缚。会说这样的话的母亲,怀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但是,对于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她自己也常常是无意识的。

也就是说,在父母的理解上,自己是在为孩子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但是潜意识里,却在不断束缚着子女。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沃尔夫有一句名言:“人会因对方的潜意识而行动。”所以,孩子会随着母亲的潜意识而做出反应。

所以,在这句“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下长大的孩子,迟早会在心理上摔跤,无法正常地长大成人。

无法意识到伪装的爱必定会陷入圈套

最大的问题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控制别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去束缚对方、去伤害对方。自以为维持着一张善人的脸却一直让对方怀有负罪感。

这样的人最初会用善意的热情束缚对方。实际上,这种善意的热情是一种贿赂,是要掌控对方、引诱对方跳进地狱的手段。然而,他本人会认为自己是好人。

如果受害者想要逃离这种束缚,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到自己以为是“爱”的部分,其实并不是“爱”,只是伪装成爱的圈套。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把这种圈套当作是爱,所以才会有负罪感。

很多人都不会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而是试图将别人一起卷进来。卡伦·霍妮曾在“爱的关系中常见的虐待倾向”中这样说过。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正是不小心让虐待卷入了爱里,把自身的问题带入到和别人的关系中,才毁掉了两人的关系。

施虐者一般会怎么做?

“把对方的其他关系都斩断,让其孤立,逐渐养成对自己完全的依赖状态。”[16]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用和对方的关系来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就像前面那个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母亲一样。

这种人擅长让自己享受安乐,而夺取别人的成果。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的母亲,绝对不会允许孩子离开自己。这和放纵丈夫的酒精依赖症,自己不主动离开的妻子的心理是一样的。

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病而需要对方

新闻中常对酒精依赖症、药物依赖症有这样的记述:妻子助长了丈夫的药物依赖症。对这样的妻子,有人会说她们太纵容丈夫了,所以丈夫的依赖症不可能被治好。

但是,这样的妻子其实并不是在纵容丈夫。与其说是助长丈夫的依赖症,不如说妻子的依赖症更严重。当然,并非所有的依赖症都源于对伴侣强烈的依赖心理,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依赖心理会比别人更强,且更容易自我轻视。妻子并不是在纵容丈夫,由于妻子善意的支配而让丈夫患上依赖症的例子也很常见。

更直接点说,妻子隐藏的虐待倾向是丈夫患上酒精依赖症的原因。妻子以“丈夫没有我不成”这样的想法支撑着自己的内心,并且从心底庆幸,丈夫是个患上了药物依赖症或酒精依赖症的没用的人,以此来维持自己病态的自尊心,治疗自己心中的伤口。

“因为自己情绪上的问题,虐待狂看到对方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17]

当然,这样的妻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虐待狂。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装作是在帮助对方,其实是在掌控对方,而且他本人也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对方。

“没有什么比利用别人让自己的世界变生动或救赎自己更有效的办法。”[18]

治愈自己心中创伤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这样去控制他人、伤害他人,尤其是找没有防备的人去控制、去伤害。

被控制、被伤害的一方会在无意识中积压憎恨。因这种积压的憎恨而选择自杀的也大有人在。可能有人认为,这有些夸张,但是情感暴力有时就会将人逼入绝境。

“加害者会攻击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抢夺对方的个性。这正是所谓的精神破坏行为。结果,将对方逼至精神失常或自杀。”[19]这样的说法绝对不是夸张。

虚有其表的善意实际是憎恨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身边的人都变为依赖症患者。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支配”“善意的施虐”。

“披着爱的外衣的善意的支配,常常是虐待狂的表现。善意的虐待狂会希望自己的所有物变得富有、强大、成功,但是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所有物有独立、离开他的想法。”[20]

这里引用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一段对话作解释。罪犯伪装成想要救人的僧人对企图自杀的年轻人说:“我只要做一个无名英雄,看着你成功就可以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快乐就足够了。”

弗洛姆指出,这里揭示的并不是一种爱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互相牺牲了自主性。

乍看之下,善意的施虐者都是非常心善的人。除了亲近的人,很难有人会发现、理解他心中隐藏的憎恨。

但是,善意的施虐者的特征是憎恨和不成熟,而且他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憎恨和不成熟,不承认自己的憎恨和不成熟,始终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最后会酿成悲剧。

他们内心无法安宁。不会听取别人的话,因为他们执着于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

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母亲

和这个僧人一样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会为了孩子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倾尽全力。母亲也做一些事情,向孩子推销自己,比如一直等着孩子下学,就算自己没有新衣服也要给孩子买衣服,等等。

母亲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同时也希望让孩子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她会说:“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

“她一般会无视别人的尊严,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人,并用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21]

不管到几岁都无法在心理上成为大人的彼得·潘症候群患者,一般都会有一个喜欢说“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的母亲。[22]提出彼得·潘综合征的心理学家丹·凯利曾这样说。

但是,子女能感受到母亲的孤独和不幸,并且认为母亲掌控自己必有其原因。[23]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在压抑对对方的不满。于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会感到幸福。“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能是“好吧,只要我当那个恶人就可以了吧”,或者是“是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是吧”,或者是“我真是傻啊”。会说这样的话的人和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一样,都没有自我。

嘴上说着“只要你幸福就可以”,但是当自己变得不幸,就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变这样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和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一样。

都是因为你在那吵闹,我才没做好。都是因为你让我着急了,工作才没做好。到最后,就会演变成“行了,只要妈妈忍着点就好了吧”。

从“只要你幸福就好”开始,到“行了,只要妈妈忍着点就好了吧”,都是因为这位母亲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不安、恐惧、依赖心、自我价值感缺失等问题滋生的虐待倾向所致。

说这样的话,是为了抑制自己意识中的虐待倾向。不承认自己真实的内心,还非要让孩子承认自己是优秀的母亲,所以说出这种话。其实,这是母亲在将心中的恐惧、不安合理化。

“只要你幸福就好”,被这样说的孩子什么也无法反驳。“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其实是在表达“我没有什么想做的”。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她对自身的绝望。

“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母亲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潜意识。

无论如何理解不了孩子受到的挫折

以为自己在做着极好的事,实际上是在伤害着对方。一边满足自己内心的冲动,一边自认为是圣人。作为母亲虽然是极不合格的,但是有时又很努力。这是最难以分辨的。

如果这位母亲一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顾,每天都和朋友在外面玩乐的话,很容易判断她是不合格的母亲。没有为孩子做任何事,谁都看得出来。就连她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合格的母亲。

最坏的父母,不管是孩子、父母本人,还是周围的人都很容易分辨出来。

但是,这位为了孩子而努力的母亲却不是这样。

“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会说这种话的母亲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但却不明白,自己没有为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而努力。

这种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容易分辨出来,而这才是最恶劣的父母。

这位母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会受到心理挫折。她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了。为了孩子倾尽了所有,为什么最后是这个结果,她完全想不明白。

如果自己总是在外面和朋友玩乐,孩子受到心理挫折的时候,可以坦率地反省“我做得不对”。如果自己总是去做美容、按摩,孩子受到心理挫折的时候,可以坦率地反省“都怪我自己总是想着自己,想让自己变漂亮,只为自己花钱,我做的真是太失败了”。

但是,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并没有只为自己花钱,她一直在为孩子付出。

这样的母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以为的爱,其实是虐待心理伪装后的样子;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其实并没有爱着孩子,而是出于虐待心理想要掌控孩子罢了。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

自己虽然努力了,但却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努力的,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会开始责备孩子,会滋生出“我明明都这么努力了,你为什么不领情”这样的怨恨。这个时候,他们其实是对自己感到失望,希望把孩子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哪怕用强迫的办法。

“自己无法完成非现实的高度期待,所以认为对方应该满足这种期待。不管是什么样的错误都无法容忍。对方感到痛苦会让自己得到某种满足。”[24]

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主动、积极的关心。孩子想要的并非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然后支付自己高额的补习费,也不是父亲过劳般地赚钱来支撑这个家。

“日常生活中他们完全没有界限感,向周围的人提出非现实的要求。”[25]

父亲过劳般地工作,向孩子要求的会是什么呢?期待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希望他能在世界500强的公司中工作吧。

“没有界限感地向周围的人提出要求。”[26]

“他们正在将他人变为自己的奴隶。”[27]

他们期待孩子做到的是,从名校毕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之后在精英之路上不断努力。所以,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职业精英常常会患上抑郁症,精英官员们有时会出现自杀行为。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母亲。所以,总是向孩子兜售自己,却常常让孩子产生心理挫折,孩子有可能会因此学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将责任推给孩子。然后,母亲会觉得自己“好辛苦、太不容易了”,会对孩子说:“看着你这样,我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么说是因为觉得孩子变坏不是自己造成的,进而继续逼迫孩子:“求你了,变回原来的你吧,妈妈我只要原来的你就满足了,我只是希望你能心地善良啊。”

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得不到“要这样做”这种实际的建议。逼迫孩子的母亲只会用漂亮的话打击他的心灵。这就是情感暴力的表现。

狡猾的母亲一般会用这种说法:“那个时候你要是和我说了,我就会帮你做了呀。”而不去讨论现在发生的事。总是说已经不可能反悔的事。这其实会变成两倍甚至三倍的威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不对,因而心生负罪感。

变成这样的话,问题会接连不断地发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心理上也慢慢会出现问题。

通过孩子的开心确认自己存在感的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是单薄的。如果孩子不表现出高兴的话,这样的父母就会感到不满。

因为爱着孩子,所以看到孩子高兴自己会感到幸福的父母,对孩子不会有什么要求。孩子表现出不高兴,这样的父母也不会心生不满。失去自我的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保持高兴,自己就会变得不安,甚至是不满。

因为爱着孩子而想看孩子的笑脸和看到孩子的笑脸自己才能感受到存在感,这两种人在心理上完全不一样。

前者是心理上成熟的父母,后者是心理上未成熟的父母。

就算不是父子、母子关系,没有自我的人也会抱有这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