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免费的代价

物理学中有个永动机,是无数人都在尝试发明的一个机器,当年牛顿也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希望做出一个装置,不消耗任何能量,还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

比如,在一辆汽车前面放一块磁铁,就能把车吸走;还有2.0升级版的:在汽车后面再放一块磁铁,这样一个推、一个拉,就形成了永动机。别笑,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神奇的结构。到今天为止,依然有不少人在研究怎么永动。你去网络上搜,会有一大堆,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尽管我们知道那不可能,它违背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能量不可能凭空产生,但是在经济学领域,依然有很多人在犯同样的错误。

经济学的永动机是什么?免费。

所有东西都不要钱,都能被占到便宜,如印度的免费医疗。但我们知道,其实不付钱不等于免费,只是计价单位不一样,有的是拿劳动换,有的则是拿寿命换。

尽管这样,很多人还是“立场决定观点”,认为自己是可以占到便宜的。实际上,他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单次的免费并不等于全体的免费。

什么是单次的免费?比如,一个人和几个朋友吃了顿火锅,手切羊肉、毛肚、鸭血……点了满满一桌,配上新鲜的扎啤,大家开怀畅饮,不亦乐乎。酒足饭饱该结账了,老板一看,这小伙子长得太帅了,免单。这个是他想象中的免费。单次的免费。

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所有人都收费,只对他免费。

但是他搞错了,免费是对所有人的免费,是所有人点九宫格都免费,所有人点手切羊肉都免费,所有人点毛肚、鸭血、酥肉、耗儿鱼……通通不要钱,所有人点扎啤都无限畅饮。此外,还免费做美甲、擦皮鞋、掏耳朵。如果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可能你提前一天搭个帐篷住那儿,都不一定能排得上一个座位。

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景区免费,看到的全是人头;超市免费,结果有人被挤丢一只鞋;停车场免费,有人转了三圈也没找到空位。

看上去是不要钱,实际上是永远得不到。想得到,就一定得从别的地方获取能量。物质永远是守恒的。

正是因为收费,才用价格区分了不同人的迫切程度,才使得商品到达真正需要它的人手里。

经济学只看行动,只有真的愿意花钱,用自己的劳动换别人的劳动,才说明这个商品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也才能过滤掉那些乘虚而入的伪需求。

物理学中不存在永动机,经济学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