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读《史记》三题
三句话的追求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有三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它点明了他写《史记》的目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以说,这是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精神支柱,换句话说,也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最大追求。
细品《史记》,我以为司马迁是实现了他的追求的。
“究天人之际”。可以说是司马迁的第一个追求。究,是探究,是研究。简单点说,司马迁是要通过实录“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他所处的汉武帝时代)”的三千年历史,探究天与人的关系。这个天,我理解,应该是指“大自然”。从《史记》的字里行间,我发现司马迁的“天人观”,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述,叫“宇宙观”,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他在《天官书》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天官书》开门见山说,天分五个区域,称为五宫。五宫里的星,住着天帝、三公、皇子、正妃、藩臣。接着,他说,天有日月之分,地有阴阳之别;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列宿,地有州域。日、月、星,是大地阴阳精气的反映,因而圣人能够综合天地的物象,来分析人间发生的祸福。比如,吕后作乱时,有日食,白天见不到太阳。吴楚七国造反,有慧星长达数丈。读了司马迁记载的这些天人感应的史实,说心里话,我是不相信的。纵然确有“天上日月星辰有什么变化,人间就有什么大事发生”的历史真实,那也只是巧合罢了。但理智告诉我,决不能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苛求司马迁和他所处的时代。相反,天上这些日月星辰的变化,恰恰是制约统治者的一种力量。所以司马迁告诫人们说:当政者看到日变应修德义,月变应省刑罚,量变应结人和。
但司马迁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天上日月星辰的变化对帝王兴衰国事变化有着对应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天道表示强烈的质疑。他在《伯夷列传》中几乎是用悲怆的语气叙述的: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趾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盗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何德哉?”
他对善良的伯夷、颜回等人同杀人如麻的盗趾受到天道不公的诸类现象,“余甚惑焉,傥所谓大道,是邪非邪?”而这种既肯定又否定天道的记录,也正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良苦用心!
“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的又一追求。所谓“通古今之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弄通自古至今的变化规律。那么,它是如何揭示这个规律的呢?看起来,它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它记录了政治、经济、军事、天文、河流、历法、音乐、医疗等,内容是那么博杂。然而,它通过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洋洋洒洒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以众多的人物和史事,记述了三千年历史发展的态势,揭示了历史变化的原因。从手法上来看,也正如他在《报任少卿书》所说:“网络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意思是说,他收集记载了散失于天下的旧说遗闻,考证其中的事件,推究历史上成败、兴衰的道理。所以,当我们在读本纪、世家、列传的时候,不仅能看到他们的兴起,也能看到他们的结局,能够清晰地洞察他们历史的全过程。他的结论,正如他在《平准书》中说的具有深刻哲理的话,也可以说是司马迁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即“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我理解,综观全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这句话,可以作为观察全书的一个纲。如果抓住了这个纲,你就会发现,司马迁不仅是写人物也好,还是写朝代也罢,他无一不是渗透着这个历史规律。难道不是吗?想一想秦始皇、李斯、项羽、韩信等众叱咤风云英雄豪杰的发迹与死亡的命运,看一看战国六雄、以及秦王朝的兴衰命运,你就不得不感叹“物盛而衰”的规律,是多么的深刻!
“成一家之言”,可以说是司马迁的第三大追求。读《史记》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太史公曰”。如果仔细分类,“太史公曰”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补写司马迁自己的实地见闻,与文中写到的人和事相互印证,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人。适鲁,观仲尼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只回留之不能去云(《孔子世家》)。”
另一类是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言说。如: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淮阴侯列传。》)这些评点,应该说是比较鲜明地表达了司马迁个人的一家之言。然而仅仅这样理解,未免失之于肤浅。从本质上说,司马迁作《史记》,他是以一位历史学家的身份,来评判三千年来的历史大势和历史人物的,让史家独树一帜的成为一家之言,与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评点历史有所区别。这是司马迁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事实上,司马迁写了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无一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一位历史学家独具的眼光和创新勇气。他的一家之言,不仅震惊当代,也深深影响后世!
其实,如果细品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关于其父的临终遗言,你就会发现司马迁另一个石破天惊的追求。他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从字面上看,司马迁说,父亲有话:周公死后五百年而孔子出生,孔子死后至今又五百年了,到了接续清明盛世,纠正《周易》的解释,续作《春秋》,根据《诗》《书》《礼》《乐》衡量一切的时候了。这番话的意思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怎敢谦让呢?其实,司马迁岂只是完成父亲遗愿这么简单!他是要做孔子那样伟大的人物。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如今正是孔子卒后的又一个五百年了,我司马迁不正赶上了这个时代了吗?!孔子在世时,犹如丧家之犬。死后这五百年间,情形就非同日而语了。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儒学如同日月。当是时,司马迁却自比孔子,那是何等的心高气傲?!值得庆幸的是,自司马迁死后又有二千多年了,就司马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贡献而言,他不愧为自孔子卒后五百年来的又一伟人。他终于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壮举,实现了他震惊世人的追求!
“难为俗人言”的玄机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撰写《史记》是为了“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则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用现在的话说,他写《史记》是为了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能够理解他的人,在四通八达的都市里散布。这样,我从前被侮辱的旧债就能偿还了,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这些话只能对有知识的人说,难以对世俗的人讲啊。
为什么“难为俗人言”?司马迁没有说。但我从司马迁悲怆的字里行间里,还是悟出了“难为俗人言”的三大玄机:一曰内容,二曰形式,三曰情感。
何谓“世俗”?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一般人”称之为“世俗”。然而,汉语是奇妙的,如果语境不同,其含义也会有差异。我琢磨,就史书而言,司马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那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称之为“世俗”。
我们还是先看看内容吧。如果按照俗套标准,司马迁的《史记》,比之于流传下来的断代史书,显然是属于另类的。就拿《尚书》来说吧。它总共6卷58篇,主要是记言和记事,反映的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的片断历史;《春秋》则以战国时期的鲁国十三代国君为顺序,编年记事。幸而有左丘明对《春秋》作传,将《春秋》提到的历史事件,比较完整地交待了事件的原委,记录了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和宗教观念,否则后代人如果仅仅是读《春秋》时,会不知所云的。我这里拿《尚书》、《春秋》与《史记》相比,丝毫没有贬低它们的伟大与不朽,而是以此说明,司马迁在前人已垒筑的史学高峰上,不畏艰难,独辟蹊径,构筑了另一座高峰,这没有超凡脱俗的勇气是难以企及的。
而《史记》则是一部通史。它记载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三千年的历史。不仅写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写了天文、水利、商贸、财政、医药;不但写了汉朝,还写了邻国和少数民族;不仅写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还写了游侠、剌客、占卜者。时间跨度之大,涉及内容之广,详写人物之多,是自史记之前的任何一部史书所不能比的。
再说说形式吧。也就是说在编写体例上,司马迁是不落俗套,勇于独创。他吸收先秦史书的编纂方法,把全书独创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本纪,是采用编年记事的形式,按照朝代和年代顺序,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代王朝兴衰及历史重大事件。表,则是将复杂的史事,以简洁的语言表格化,是一种大事记。书,记述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礼乐、天文、历法、水利等制度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写自周代以来诸侯和诸侯国的情况。列传是公卿将相和社会各阶层重要人物的传记。由此可见,除了表、书是编年记事以外,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人物传记,这正是司马迁的创新之处。
看了《史记》写了众多的人物,不能不叫人联想到左丘明的《春秋左传》。是的,《左传》涉及的历史人物有三千,重点的也有几百。他往往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显示其个性特征。如他写的郑公的伪善,晏婴的智慧,晋灵公的凶残,子产的善断等,都很鲜明。但总的来讲,《左传》长于记事,写人物只取片断。而史记写人物,把左氏写人物的手法推向极致:
注重人物的命运和事迹的典型性。《史记》一般开头就点明主人公的姓名籍贯,然后记其家世,继而描述生平事迹及子孙或家族兴衰,篇末发表“太史公曰”的评论。这种布局结构,能让读者完整了解人物及家族的最终命运,从中悟出“成败兴坏之纪”。然而,《史记》写人物的一生,不是记流水账,而是选择人物一生中最为典型的突出事例。如写韩信,《淮阴侯列传》只是选取“韩信胯下之辱”、“刘邦拜将”、“攻赵平齐”、“蒯通说降”、“韩信叛汉”等几个中心事件,就刻划了一个盖世英雄的悲剧性结局,让人感到古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论断是何等深刻。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化语言,可以说是司马迁的又一发明。如《萧相国世家》,写萧何避祸的事例,就特别精采。有一次,刘邦在外平息黔布叛乱,几次派人到京城长安问萧何的行踪。有人指出,这是因为萧何入关中,深得民心,刘邦担心萧何控制了关中。萧何便大量置买土地,借贷剥削百姓,造成老百姓对自己的不满。刘邦“大悦”!好一个“大悦”,把刘邦诡诈多疑的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在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上,司马迁是精心选择。如写项羽、刘邦见到秦始皇时,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则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两个人都想取而代之,但前者口无遮拦,霸气逼人;后者小心谨慎,情感阴柔。如写周勃也是如此。周勃是一员武将,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粗人。“文革”中,毛泽东曾多次向许世友讲过“周勃安刘”的故事。周勃不喜欢文学,每次召见儒生时,他总是不客气地东向而坐,并且命令他们道“快说。”一句极具个性的语言,就把周勃质朴率直的性格,逼真地刻划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说情感。司马迁在列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史实之后,毫不隐讳地直抒胸臆:这些圣贤的作品,大都是愤懑之作;他们于逆境而奋发,寄希望于未来;我司马迁就是要向他们学习,著愤懑之书,藏之名山,传之国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偿前辱之旧债。我理解,司马迁与其说是了债,不如说是治疗宫刑的伤口。他说即便是千刀万剐,也不后悔。试想想吧,一个人能置生死于度外,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恐惧的呢?因此,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始终感到作者的灵魂在颤慄,作者的真情在流淌。
我寻思,如果能从内容、形式、情感三方面读懂了《史记》,我想也就破解了“难为俗人言”的玄机。
是谁成就了司马迁?
读了《史记》,我情不自禁感叹道:司马迁是自孔子卒后五百年的又一位伟人。他记录了“上自轩辕,下至汉武”三千年的历史,终于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这些就不必说了。仅他独创的纪传体文本,竟成了后来二十三史的范本。那么,究竟是谁成就了司马迁?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我以为,时势也造史学家。上古时的尧舜禹姑且不论,就说春秋战国吧,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脱颖而出;到了汉代,尤其经过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等几代皇帝的精心治理,中国进入了相对强盛时期,正如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所说,自孔子卒后五百年了,迫切需要总结这些年来的历史。作为当时的汉武帝,也需要一部史书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司马迁是赶上了盛世修史的好时代。
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看得出,司马氏从周朝开始就担任史官一职,到了司马谈辈也是如此。正当司马谈着手撰写《史记》时,不幸病逝。司马谈临去世时,把撰写《史记》的历史使命交给了司马迁。事实上,司马谈很早就注意培养儿子司马迁的学识和史才。十来岁,就让他饱读诗书;二十来岁,就让他走访全国,考察名人史迹。史官世家和父亲的影响,无疑为司马迁完成《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其实,一部史书的生命力如何,与作者对历史事件取舍的立场和他所持的思想观点是紧密相联的。司马迁对历史叙事所持的立场是什么呢?从他《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少卿书》可知,他的立场,是秉笔直书的立场、实录的立场、一个保持着人类良心的立场。用现在的话说,是唯物的立场,客观的立场。这就确保了历史的真相得以保存。他的思想观点是什么呢?他接受了父亲的思想,但又不等于就是乃父的思想。他父亲是些什么思想呢?现在看来,他父亲的思想也是很了不得的。据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介绍,父亲专著《六家要指》,总结了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等六家学说,有所扬弃,有所保留,这也就是说,其父思想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杂家。司马迁是带着崇敬而又欣赏的口吻记载这一史实的,这也意味着表明了司马迁的价值观。所以我说,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思想,这对司马迁撰写《史记》,无不有着深刻影响。但,其父思想又不完全等于司马迁思想。从司马迁写的大量的人物传记和他精采的“太史公曰”来看,司马迁是一个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的杂家。比如,他写的《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等篇章,对孔子老子的称颂自不待言,尤其是写大量的人物评点当中,司马迁基本上是以儒老思想为武器,或批评,或劝讽。如写项羽、韩信、黔布等英雄的悲剧时,他是直抒胸臆,对这些失败了的豪杰缺乏儒老之学,无不充满着同情和遗憾。正是司马迁吸收了前人的先进思想,他才清醒地发现历史的秘密、揭示生活的真相、写出人性的本质,《史记》才魅力四射乃至于不朽。
据《汉书·司马迁传》说,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等。据学者统计,司马迁编写《史记》的过程中,提到的典籍多达一百多种。我们也可以相见,史书是记录和叙述史事的,来不得半点的想象和虚构,一定要占有大量的史料。司马迁除了利用史官的身份,查阅自己管理的文书档案和国家有关的藏书以及自己走南闯北,实地考察有关历史材料外,一个很重要的史料来源,那就是查阅自周朝以来的各种历史典籍。用现在的话说,《史记》是司马迁站在孔子、左丘明、刘向等这些巨人肩膀上的结晶。
司马迁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从历史上无数遭遇不幸而完成不朽之作事实中,悟出发愤著书立说的规律,即便千刀万剐,也要完成《史记》,毫无悔意。就在他写《史记》的第七年,他为大将李陵投降匈奴说了几句公道话,而惨遭宫刑。这不仅没有熄灭他写作的热情,相反使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汉武帝专制主义的残酷性,为《史记》灌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愤懑之情,可以说,这是成就司马迁伟大、《史记》不朽的重要原因。如果司马迁一直是汉武帝的庞臣,我可以肯定的说,《史记》将会是另一个模样!
200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