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和活动
古时的人们认为灯笼这种东西与神有关,所以便给灯笼附加了很多不同的色彩。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正月观灯
在那个年代,夜晚不像现在这样灯火通明,人们也非常惧怕黑夜,于是,这种能够照亮黑暗带来光明的灯笼就被人们附加了光明、退魔的印象。
不仅如此,由于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于是“灯”又添了一条期盼得子、添丁的寓意。
说到燃放的花灯,种类也是各不相同。其中之一名叫“光明灯”,这种光明灯一般是在一年的初始点燃在寺庙中的,目的是借着佛家的法力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有一个好兆头。相比之下,用长棍子或者长竹竿在田间地头挂着的灯笼就是“照田蚕”了,如果火势旺盛,火焰非常明亮清楚,就代表来年的农耕生产有个好兆头,并且也能接着这些来预测一下新的一年内的旱涝情况。虽然这并不一定准,但是也是人们的一个心愿。
除了这两种灯之外,另一种则是“天灯”。过年期间盗匪猖獗,如果有人遭遇盗匪,在逃离危害后便会燃放天灯,向失散的同伴报个平安。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段过年回家的日子大部分都是正月十五,所以人们便流传下来了在正月十五燃放天灯的习俗,并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这个时候的天灯已经不是保平安的含义了,而是装着写有愿望的纸条飞向高空,传达着人们祈求幸福安定的梦想。
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明的朝代,人才辈出。唐太宗李世民从当政一开始就非常鼓励读书,在当时,书塾开学日期一般都在上元节前后,孩子们开学后都会带一盏花灯前往书塾,由教书先生点燃后挂起来。这个活动名叫“开灯”,有期盼前途光明之寓意。并且,由于开学日期和上元节相邻,所以“开灯”也便成了和上元节挂钩的一种风俗。
燃放花灯的方法和习俗有不少,花灯的种类也并不拘泥于一种,同样是种类繁多,比如龙灯、虎灯、兔灯等按照动物形象而制作的灯,又比如牛郎织女灯、二十四孝灯这些象征着某些美好寓意或是传达某种精神的灯。不过,这些灯虽然不太一样,但是做工都是非常不错的,非常完美地体现了工匠们的巧手匠心。除了以上几种灯,还有“神灯”“人灯”“鬼灯”之分,正月十四日夜点燃的叫作神灯,并安放在家里的祠堂、祖先神位前,用以祭拜先祖;正月十五日夜点燃的叫作人灯,一般安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目的是驱虫避秽;正月十六日夜点燃的名叫鬼灯,一般是安放在荒野中,目的是引导幽魂离开。
经过这些描述后我们发现灯笼的确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的概念,它既能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也能用于祭祖、祈祷、护佑,并且涵盖了人、神、鬼三界。
元宵节出现以来,灯会也逐渐普及,文人墨客们自然找到了展示才能的地方,对灯会以及这个美好的节日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方位的描写,传世名句更是比比皆是。
唐朝是一个开放、繁荣、富足的朝代,在这个盛世中,元宵佳节以及元宵灯会的内涵及形式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灯会的规模也是空前的盛大。唐代小说家张在《朝野佥载》中曾写道:“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这正是唐朝时元宵佳节的真实写照。
宋朝经过了一个朝代的变迁,元宵佳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了,夜晚的节日活动更是数不胜数。辛弃疾曾在自己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写出了此时元宵夜的繁荣景象。
宫廷元宵节娱乐
明代时的元宵灯会长达十天,所以已经算是盛况空前了。当代风流诗人唐伯虎曾写过一首名为“元宵”的诗,诗中写道:“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这短短的诗句将当时的热闹景象非常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描绘出了一幅上下欢庆的盛大场面。
相比之下,清朝的元宵灯会时长天数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灯会上不仅有花灯,还有一些舞龙、舞狮、喷火、火把等杂耍表演加入,显得热闹非凡。灯会上游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来说一说元宵灯会上可能会出现的活动。
首先就是吟灯联。灯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成为一个娱乐活动,并且内涵丰富,也有很好的文化底蕴,也算是一次文化方面的盛会了,不管是君臣还是百姓,都一同赏灯、猜谜、饮酒、赋诗、答对。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其次就是猜灯谜。灯谜起源于春秋时期,不过在那个时期还不叫“灯谜”,而是叫“隐语”,直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宋朝时期的文化非常繁荣,灯谜也随之达到了顶点。南宋时期有人将一些谜题写在花灯上,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便一边赏灯一边猜谜,乐趣无穷。在这之后,这种行为就演变成了一种习俗,在每年的灯会上都会有大量的灯谜供人解答,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知识修养,饶有风趣。不过,一般的灯谜都非常难解,像是凶猛的、难对付的老虎,所以灯谜也叫“灯虎”或者“文虎”。
正月十五逛花灯
传统的灯谜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特点和需要遵守的固定格式,不仅解谜难,制作、构思谜题也不简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的智慧和文学素养。
耍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祥瑞,正好和元宵节的欢庆挂钩。
耍龙灯又叫舞龙灯,这一杂耍的起源非常悠久,如果要从根源寻起,甚至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了,并且还有一个传说。
黄帝时期曾经流传一种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舞者会扮演一些龙头鸟身的形象,舞蹈中还有很多蛟龙元素。汉朝时期,文学家张衡曾在《西京赋》中记载了“龙舞”;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龙舞在当时非常流行,并且在隋炀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名为“黄龙变”的大型舞蹈,和龙舞非常类似。
踩高跷:
踩高跷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杂戏,是中国古代的百戏之一。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一杂戏并不叫踩高跷,在汉魏时期,它被称作“跷技”,宋朝又被称作“踏桥”,直到清朝时期才改叫“高跷”,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表演这种杂戏,需要非常好的身体平衡性,要有大量的经验才能非常稳地踩在高跷上做出各种动作,比如舞剑、扭秧歌等。
民间年画《高跷会》
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元宵节期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杂戏,据说它起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并在紧邻三国时期的南北朝逐渐兴盛,然后在唐朝达到鼎盛,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杂戏一般出现在庆典或者集会场合,元宵佳节自然也不会少。节日中,那些擅长这项杂戏的人们都会舞起狮子,增添喜庆气氛,并为节日的内容和生活增光添彩。
舞狮子还有其他别称,比如“狮子舞”,这和单人杂戏有些不同,因为舞狮子一个人是做不来的,至少需要三个人来完成,其中两个人钻到道具底下,一个人举起狮子头,一个人在后边充当后腿,另外至少还需要一个引导者。
一般来讲,舞狮子分“文”“武”两类。“文”类中,表演者体现出的狮子非常温和,做的动作幅度也很小,比如打滚等;但是“武”类正好相反,表演者需要体现出狮子的凶猛,动作幅度也很大,比如腾跃、滚彩球等。
划旱船:
划旱船,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上划船,当然这并非是真的划船,划的也不是真船,而是多用两片薄板锯成的船形。划旱船的多为女子,在准备阶段会将两块薄板夹在腰间,然后用彩布包裹,这样一来就如同表演者坐在了船上。这时,表演者手持船桨,哼着歌,一边划一边跑,这就是划旱船了。不过,也有一些扮成船客的男子,他们一般都是以丑角身份示人,目的就是用滑稽的表演逗笑观众。
据说,划旱船这项活动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非常流行。
这一习俗其实可以分成祭门和祭户两种,一般来讲,祭祀的方法是将杨树枝插在门上,在装有豆粥的碗中插入一双筷子,或是直接将一些酒肉等祭品摆在门前。
这是汉族的一种传统活动,目的是纪念紫姑。
传说中,紫姑是一个善良的女子,但是她的善良无法为她带来财富,她最终因为穷困,死在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于是,人们便用一些稻草或是布条之类的物品制作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形象,妇女们在她经常出现的劳动地点迎接她,把她像真人一般对待,以此来纪念这个善良却不幸的女子。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的夜晚,妇女们就会走上街头,一个人在前边手持熏香,引导众人在桥上走个遍,称为“走百病”“游百病”或者“散百病”,这种活动主要目的是祈福消灾,期盼健康。走百病的人一般都是妇女,她们只要看到桥就一定要经过,并且走在墙边上,认为这样就能驱除疾病,益寿延年。
明朝时期,刘侗和于奕正曾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提到:“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
走百病
周用也曾在《走百病行》中提到:“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姥姥领小姑,撺缀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