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房车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28,突然对禅行产生兴趣

突然对禅行产生兴趣

我们三个人聊天,说到禅行,引起我们共同的兴趣。

老何比我们早退休几年,在外面跑得多,见多事广,总是能说些新鲜话题,勾起我们的兴趣。

他说:禅行,佛指舍利传到中国,佛门舍利传到全球各地,这是精神的旅行,文化的传播,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有许多大德高僧,从印度旅行到中国,或者像唐僧从中国旅行到印度去取经,或者像鉴真和尚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这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旅行。

沿着释迦牟尼佛祖开创的智慧之光,二千五百多年了,佛教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与各地域风俗融合,产生了多元的面貌。但佛陀当时的教导是什幺?弟子们如何在佛陀的教导下解脱烦恼,觉悟圣道,永远是每位有心踏上学佛之路的人想一探究竟的。在中国古代弘扬佛法的事业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高僧: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玄奘、宗喀巴大师、义净、惠能、法藏、一行、鉴真。

他说的这一点我有共鸣感,我在这方面看了很多的书,知道禅行是古代的高僧在寻求内心解脱的同时,多是采用了苦学、苦行、苦旅、苦修的方式。他们在行走中,不是为了用分别心去观察每一次的不同。他们虽然清晰地觉察到了外界万物的种种不同,但并不去分别。我常常会想,我们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方式跟僧人的云游到底有什么不同。最后终于明白,虽然我们有起点有终点,但我们内心仍然处于一种茫然无所依的状态。当我们用分别心去品味世界的千姿百态时,其实是在流失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他们,虽然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但他们的心却始终安住在那里,不动不摇,更不会去刻意分辨。如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多以后,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有一天,日已上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就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鞋干什么?鉴真懒洋洋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坏,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双鞋。”住持一听就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透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寺前是一块黄土地,由于刚下了一场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的和尚,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答道:“我当然想做个名僧了。”住持接着说:“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回答:“当然。”住持接着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住持没有再说话,迈步走进了泥泞里。走了十几步后,住持停下脚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了一趟,能找到我的脚印吗”?鉴真答道:“那当然能了。”住持听后拍拍鉴真的肩膀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风雨雨、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么足迹也没留下。”鉴真顿时恍然大悟:泥泞留痕。磨难是炼狱,勇敢面对磨难的人必能杀出一条“血路”,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智慧“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在磨难的泥泞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这些立大志、成大事者,都备受磨难,备尝艰辛而最终为上天所成全,得建丰功伟业。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学佛处处都是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修道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廉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进入这个苦海茫茫中来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难做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及崇拜,都渴望找到一处让灵魂栖息的地方,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一生,为至高的崇拜奉献一切。我们的脚步在纵横的阡陌上行走,我们的身体漂漂在红尘世俗,我们的阅历经历了沧海桑田,感情邂逅了又一次又一次,是一出戏,我们从热闹的舞台到寂寥的戏台,主角和配角上下变换,更改着时代赋予的新台词,演着红尘世俗,呐喊着情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许,醉生梦死在虚情假义,阴谋陷阱里,多少奇异、美丽、苍桑、旖旎、漂流、艰辛、放逐、天涯、风花、雪月、救赎、激荡,百味皆尝,悠然百年,回头望,生,不过是一朵花开,死,不过是一片叶落,人活着为了什么?在一次次迷茫和遁迹时,需要一次朝圣之旅。

我们何不向古人学习,来一次禅行,净化自己的心。三人当即决定,开着房车,到西安周边的寺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