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华中国声乐教育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歌唱中声与字的关系

在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中,我们只是继承还不够,还应借鉴国外声乐各个学派的科学唱法和艺术表现手段。借鉴的目的不是照搬,更不是代替,而是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更加完善。“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或“盲目崇拜”“妄自菲薄”的思想都是不利于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因此处理好继承和借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声乐训练的本身而言,科学唱法和技巧是共性,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在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中有科学性,在外国声乐中也有科学性。从基本声音训练的科学唱法来说,这是世界各个声乐学派所共有的。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族歌剧和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和基本训练也不例外。只是由于语言、风格、感情、表演、气质等方面,各个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欣赏习惯,就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和特色,从而在唱法上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它变得不科学了,而是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个性罢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经常把各种唱法分割开来去解决声音的基本训练问题,或只用科学唱法训练而不再去体现本民族的个性与特色。这样会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民族声乐教学更要注意这个问题,要处理好科学性、民族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土洋之争”。人们各抒己见、各不相让、争来争去难以统一,谁也说服不了谁,争不出个结果来。其实不论什么唱法(包括西洋唱法)都应当经过科学唱法的基本功训练,再去掌握和了解各种唱法所特有的规律,去体现它本身的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目前,中国民族声乐已经在整个声乐艺术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且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观众的赞扬和欢迎。但从教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仍是一门新学科,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去充实和完善。民族声乐只有鲜明的民族性还不够,还须加强科学性和艺术性,因为这是提高中国民族声乐水平的关键所在。时代在发展、在前进,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节奏都在发生变化,美的追求和欣赏习惯也都给民族声乐提出新的要求,不论从创作上和演唱上都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世界上任何艺术精品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声乐艺术也不例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始终把握住“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这个方向,它将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声”—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音技巧

学生应在科学方法训练的前提下,掌握并运用民族声乐的声音个性与特色,使其与中国的语言、感情、风格、表演等相统一、协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在声音上应采用“混合声”的音色。

“混合声”是真声与假声的混合,从声音特点上看,应当是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和力度,又有假声的圆润、通畅和高位置。既真又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歌唱整体,可以理解为“具有真声色彩的假声”或“具有假声色彩的真声”,也可以说将真声唱在假声位置上。

“混合声”的真假比例多少,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具体条件来决定。从目前“混合声”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真声多的混合声”,一般真声多的混合声,声带的张力较强,声音比较结实、明亮,低声区很厚实,高音区高亢有力,更适于演唱北方民歌和创作歌曲及民族歌剧,如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假声多的混合声”,色彩比较圆润、柔和,声音很自如,低音区较弱,上下音区容易统一,适于演唱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和歌剧,如东北民间乐曲改编的《江河水》和歌剧《江姐》《红珊瑚》等。“真假各半的混合声”,运用起来比较灵活,音域宽广,音色既圆润又明亮,演唱曲目跨度较大,如改编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创作歌曲《在中国大地上》以及大型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和《党的女儿》等。“混合声”的类型,一般情况是由学生的先天条件来决定,但也有的学生声音本身条件适应能力很强,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随着演唱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同时掌握两类或三类混合声。应当说不论使用哪种混合声,它们都是科学的唱法,只是在音色、音域以及在声音的变化和幅度等方面有所差异。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混合声训练,从色彩上更接近于我们民族的语言,吐字方便、自如、清晰,音色明亮并富有表达力,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听觉和欣赏习惯。“混合声”是真声与假声的有机混合整体,它不容易出现明显的换声痕迹或真假声打架现象,声音上下贯通、灵活、统一,可以在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运用自如。在训练中,我们应首先解决中声区的混合声问题,当声音稳定下来后,可逐渐向上、向下扩展音域,在保持混合声状态下,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增多,唱低音时真声相对增多,声音的高低强弱都在混合声基础上来调整,这样就可以获得上、下运用自如,统一协调的歌唱状态。

在我国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歌的演唱中早就使用了“混合声”,只是由于各地区、各剧种的语言和风格不同,当地观众欣赏习惯不同,如广东的粤剧所使用的假声多的混合声;湖南花鼓戏所使用的真假各半的混合声;河北梆子所使用的真声多的混合声。但不论是什么剧种和唱法,都必须加强统一的科学唱法基本功训练,然后再去体现本唱法的特色,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前进,加强演唱技能的科学性。

在辨别“混合声”的方法上,除凭教师的听觉外,还可以通过学生演唱时的音域来分辨,如果听起来很像真声(即大本嗓)但声音唱起来很轻松,可以唱到a音,那么这可以断定是真声多的混合声。原来也有人提出过中国民族声乐分三个音区来训练,即低音区用真声,中声区用混声,高音区用假声。将三种声音分开来解决,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其结果会把声音变得支离破碎,低音真,高音假,中间成了真空地带,声音必然打架。声音上下反差很大,很难调整平衡,不能贯通和相接,造成歌唱状态的混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在民族声乐的声音训练上,解决“混合声”的问题,才是正确的发展途径。

二、“字”—歌唱中的语言

声乐不仅是用人声唱出美好的旋律,还要用语言来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歌唱中的语言即吐字。吐字对每一位声乐演员,尤其对从事民族声乐的演员而言极为重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果一名声乐演员连歌词都唱不清楚,让人难以听懂是难以打动观众的。明代著名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一书中提道“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见古人对歌唱的吐字非常重视。歌唱的语言艺术一直是古今中外音乐流派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对歌唱的吐字有着严格要求并有一套训练方法,总结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认真地学习和继承。在我国的传统戏曲和曲艺训练中,将吐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总结出“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五音”“四呼”“吐字归韵十三辙”“四声”等经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准的语言知识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基础课程中就有语言正音课,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普通话问题。因为我们学院是面向全国招生,来自各地的学生语言各异、南腔北调,不解决正确的语言发音,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声乐教学,必须将他们的语言统一规范在汉语普通话的基础上。当然,朗诵和讲话还不能代替歌唱的语言训练,这是在声乐训练中字与声的结合问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渐解决。但是,掌握语言规律运用于实践之中,力求将字念得灵活自如、清晰准确,并具有语气表达力,这是学习民族声乐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一般由声、韵、调三个部分组成,韵的部分又可分韵头、韵腹、韵尾,有些音节具有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也有的音节具有两个、三个、四个部分。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元音占多数,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尾部出现,没有两个辅音接连出现的。在一个音节中最多可有三个元音,每个音节都有音腹和声调,但可以没有声母、韵头或韵尾。元音可以自成音节,辅音很少可以自成音节的。在声乐教学上经常使用的教学语言来提示学生的是“子音”和“母音”。一个汉字有字头、字腹、字尾,字头是由声母和介母组成,字腹是由韵母组成,字尾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在歌唱的训练中,字头要清晰、简练、准确、有力,有的还要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加强语气和对字头部分的夸张。字腹必须有明确的支点和稳定状态,它是歌唱整体的支柱,字尾要明确、清晰而简短。在这三者中字腹是核心,是上下垂直的顶梁柱,字头和字尾要依附在稳定的字腹上面来体现它本身的特点。有了稳定牢靠的字腹,字头才可能得到发挥和夸张,刚、柔、虚、实的语气变化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在声乐的训练上,母音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一般可在母音前面加上字头,做到与歌唱练习方法相统一。经常使用的有m、n、h,也可用母音i来作字头。子音m、n作为字头是为了与歌唱训练中的“哼鸣”相接,容易产生起音位置高、通畅的效果。用母音i当字头,是针对学生声音虚、声带漏气拉不紧的毛病而使用的。在常用的母音练习中,可使用两组母音作为基本训练。一组是o、u;另一组是ei、i。一组是宽母音,另一组是窄母音,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的不同用途。通过对这两组母音的练习,学生逐步达到比较合理的发声状态后,渗入其他的母音,相互靠拢、接近,使母音之间达到统一、和谐、连贯。这种办法就是先确定主体母音后,然后进行母音的统一练习,逐渐体现其他母音的个性。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尤其对那些初学的、尚未建立起稳固歌唱方法的学生来说,在进行基础训练时,一般不过分强调每个字的特点,首先解决的是声音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将歌唱中的每一个字都放在科学的歌唱状态之中,达到转换自如、连贯、统一的效果,然后再去要求每个字的特点和个性,甚至根据感情的要求还可以给予语气的夸张。如果是一位刚入门的学生,一开始就企图在训练中将语言分析得过细,将“唇、齿、喉、舌、牙”“开、齐、撮、合”“吐字、归韵”等分析得准确无误,过早地去强调和夸张每个字的特殊性,这样势必破坏歌唱基本方法的整体性和旋律性。声音难以连贯,垂直线遭到破坏,音域无法扩展的话,学生只能说不能唱了。这种字声分家,歌唱平衡受到破坏,必然导致声音里出外进,声音打架,不但字吐不清楚,连音准也无法控制。学生歌唱心理如果受到影响,很难达到训练目的,这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声音训练中,母音要在科学方法统一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并以同为主。当歌唱方法比较稳定,母音转换自如时,可以将歌唱中的每个字在科学方法的共性之下突出其个性,甚至可以夸张每个字的色彩,只要吐字不破坏正确的发声状态,字越清楚、越有表现力越好,这时的字与声已经达到统一和谐,融合在一个整体歌唱之中,可以说是字正腔圆了。歌唱中的每个字在转换中应当注意它的灵活性,动作要小而简单,清晰准确、能表达语气就可以了。学生尽可能减少多余和僵硬的动作,达到咬而不紧、自然放松、开齐撮合自如的状态,能在相同的气息、共鸣、位置中去发挥每一个字的特点。这与继承传统吐字的方法并不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学生过分强调每个字的个性而脱离科学发声状态和字与字之间的统一性,歌唱的平衡将遭到破坏。当基本方法稳定,字与字转换自如时,学生若不去体现每个字的个性和特点,不去认真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吐字方法和宝贵经验,而单纯片面地去追求声音洪亮、圆润、通畅,就会造成歌唱语言不清,出现母音变形、音包字的现象。若是声音中只有“肉”没有“骨头”,就会显得软弱无力、含糊不清,音色暗淡无光、缺乏语气和感染力,无法表现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所以,两者不能偏废,要掌握好分寸,有先有后,有整体,有局部,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字与声既在一个歌唱整体之中,又存在着每个字的个性与色彩,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族声乐的教学,不能墨守成规,随着时代的前进,应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贵在推陈出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民族声乐的教学也不应例外。从事民族声乐教学,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一点成绩和经验,必须不断学习和进取,吸收各家所长,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这不是一时间能达到的,而是长期的积累才可能逐步有所成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面对民族声乐的教学,就要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从事民族声乐的教师,除了向前人和声乐界同行学习外,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来验证自己的各种教学方法,在启发学生时,也是提高和丰富自己的机会。有时学生在演唱上有了新的体会和感觉,不一定是教学所提示过的方法,只要效果好、唱得对,就可以吸收过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如果证明的确有效,教师就可以用在教学上来指导其他学生的演唱,这样就会展开自己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是教学相长。

民族声乐教学必须首先向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学习,学习才能继承,总结才能提高,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这项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向国外声乐艺术学习,将他们好的训练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借鉴过来,使民族声乐事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得到更快的发展。

目前,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建立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不只是唱几首歌剧选段、创作歌曲和民歌就解决了,还要有系统的科学训练方法以及有层次、有水平、有质量、有相当数量的声乐和与声乐有关的音乐基础艺术修养的学习和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民族声乐人才,逐渐形成中国的民族声乐学派和教学体系。作为中国的声乐工作者,这是我们共同的任务和责任。中国的民族声乐必将走向世界,在世界的声乐之林中独树一帜!

(原载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