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沁河下游防洪的作用
1.1 保护区基本情况
沁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总面积约2149km2,总人口233.3万人,耕地10.29万hm2。分为左岸丹河口以上、左岸丹河口以下、右岸3个防洪保护区。
左岸丹河口以上防洪保护区面积约33km2,涉及沁阳及济源市的部分村庄,总人口4.46万人,耕地0.14万hm2。左岸丹河口以下防洪保护区面积约1379km2,涉及河南省的新乡市和博爱、武陟、修武、辉县、获嘉、新乡等县,区内有新乡市市区和武陟、修武、获嘉等县城。保护区内总人口17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8万人,耕地6.71万hm2。基础设施有京广铁路、焦枝铁路(焦作—新乡段)、107国道、省级公路等。
右岸防洪保护区面积约737km2,涉及河南省的济源市、武陟县、沁阳市、温县、孟州等县(市),区内有沁阳市市区。保护区总人口55.81万人,耕地3.44万hm2。保护区内有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武陟县妙乐寺塔,还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寺、太平军围攻怀庆府旧址、河头村沁台及王寨龙山文化遗址5处市级保护文物。
1.2 防洪工程现状及河口村水库的作用
目前沁河下游堤防总长161.63km,其中,左岸76.29km,右岸85.34km。1964年,国务院批准沁河下游防洪标准为防御小董站4000m3/s的洪水。根据《黄河下游“十一五”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沁河下游堤防设计标准:左岸丹河口以上防洪标准为25年一遇,堤防级别为4级;左岸丹河口以下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1级;右岸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
由于左岸丹河口以下防洪保护区涉及范围较大,有京广铁路交通干线,关系到黄海平原安全,甚至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部署,因此沁河下游防洪采用“牺牲局部,顾全大局”的原则处理,右岸堤防设防标准低于左岸堤防,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沁河右岸首先溃决,以保证沁河左岸丹河口以下的堤防安全。
河口村水库的兴建可以有效地控制沁河洪水,将沁河武陟站10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由7110m3/s削减到4000m3/s,拦蓄4000m3/s以上洪量0.58亿~0.98亿m3,右岸地区不再遭受100年一遇洪水淹没,大大减轻沁河下游的洪水威胁,使沁河下游的防洪由被动转为主动。河口村水库可有效解决牺牲沁河下游局部的问题,弥补现状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3 洪灾损失计算
左岸丹河口以上,根据保护区的地形特点,堤防决口以后,洪水沿保护区至丹河口入河。右岸当发生低标准洪水时,受灾地区主要是沁南滞洪区;当发生高标准洪水时,由于堤防设防标准低,且采用的堤防超高低于计算值,因此洪水有可能在上段决口,决口洪水将沿右岸下行,最后进入沁南滞洪区。
根据《焦作市统计年鉴2007》及典型调查估算,左岸丹河口以上防洪保护区总财产为14.79亿元,右岸防洪保护区总财产为296.96亿元[2]。综合考虑防洪保护区的经济财产情况,参照类似地区洪灾损失率的分析成果,依据水文泥沙分析结果,并经专家评估,确定洪灾损失率并进行洪灾损失计算(见表1)。
表1 沁河下游保护区洪灾损失
1.4 防洪经济效益计算
河口村水库的防洪经济效益是指有无河口村水库相比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采用频率法计算。根据以上分析,河口村水库防洪效益主要分析左岸丹河口以上和右岸防洪保护区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计算,左岸丹河口以上和右岸防洪保护区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分别为2152万元和11668万元,合计为138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