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水资源论证要点分析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7 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用水总量呈刚性增长态势,部分区域已经逼近甚至超过红线。一些地区用水方式粗放、河流污染问题突出、地下水严重超采、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三条红线”刚性约束作用还不明显。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涉水行为日益复杂,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还需健全,水资源管理基础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论述中,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这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从宏观层面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实现以水定发展规模、定产业方向、定城镇布局,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倒逼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当前,国家正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制度。规划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政府在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同时,将重点加强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的制定和实施。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水资源约束和支撑条件,是保障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符合当前改革要求,也是当前改革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但现阶段全面实行规划水资源论证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当前,虽然从国家层面提出加强相关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各地也开展了实践,但由于国家对于规范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办法尚未出台,规划水资源论证的适用范围、报告书编制、审查、监督实施等缺乏具体规定。因此,应积极推进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对规划水资源论证提出明确要求。

2.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有待规范

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内容涉及行业和范围广,对报告书编制单位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但目前的技术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需要,报告书审查重点不明确,缺少“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有关要求等相关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缺少针对不同类型的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相关技术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快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相关技术规范。

3.规划水资源论证的认识还不到位

受传统工作方式、操作过程及对水资源承载力认识不足的影响,有些部门和地方对这项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很多地方在进行规划和制定政策时,更加关注保障规划实施,在规划用水需求时,注意力和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开源上,寻求如何满足增长的用水要求,忽视水资源及其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容纳能力。规划水资源论证注重的是从宏观上、战略上,从全局和长远考虑水资源问题,力图促进水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因此应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沟通和协调,使之充分了解在当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4.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规划水资源论证是一项多学科交叉、专业性较强的新工作,对规划水资源论证编制单位、编写人员,报告审查机关和专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和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很多技术问题尚不明确。例如,规划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水资源论证的难度,规划水资源论证与“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衔接问题,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的选取问题,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应积极鼓励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提高规划水资源论证能力建设。

总之,规划水资源论证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抓手,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规划水资源论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要求各有关部门搞好协作配合,要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转变工作思路、革新观念、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控制关口前移,使水资源条件作为制定相关规划的重要前提,强化水资源对规划的保障和约束作用,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相适应、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