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地下水利用》作为高等学校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地下水的分类、特征及运移规律。阐述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地下水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2)管井出水量计算。主要介绍单井出水量的计算方法及群井出水量的计算方法。
(3)地下水利用中水文地质参数及其他参数的确定方法。分别阐述了利用抽水试验资料、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及用室内法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
(4)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及评价。分别阐述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计算与质量计算方法及评价方法。主要介绍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方法,地下水资源计算中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两种常用的数值方法。
(5)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主要内容包括水井出水量的确定,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及水平取水工程与施工方法。
(6)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规划。阐述井灌工程规划的原则,单井灌溉面积、合理井距与井数的确定,井群与井网布置方法,井灌区用水管理、水井的管护与修复、井灌区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及地下水人工回补等知识。
(7)井灌区的管理。阐述地下水开发中引起的环境负效应问题,诸如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坍塌、土地荒漠化以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的措施。
本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水文地质、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根据不同地质地貌单元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结合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需要,合理选择地下水集取建筑物的适宜类型和结构形式,正确进行地下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并能开展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