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
7.3.1 曝气池的池型
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反应器,按照池内水流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
1.推流式
推流式曝气池一般是矩形渠道式,污水和回流污泥从曝气池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水流呈推流型。进水方式不限,出水多采用溢流堰,为避免短流,进水口和进泥口均设于水下。理想推流式曝气池在横断面上各点浓度均匀,沿水流方向无混合,水、污染物和污泥絮体均以相同的速度移动。实际推流式曝气池在水流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
为避免短流,池长与池宽之比一般为5~10,视现场情况而定。池宽与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池深与池的造价和动力费有关,池越深,池子的占地面积越小,氧利用率越高,但压缩空气的压力也越高,一般有效水深为4~6m,最大为9m。超高一般为0.5m,为了防风,还可适当加高。当场地有限时,长池可采用来回折返的两廊道或多廊道布置,图7-3所示为3廊道推流式曝气池。
图7-3 廊道式推流曝气池平面布置
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又可分为平移推流式(图7-4)和旋转推流式(图7-5)。平移推流式曝气池的水流仅沿池长方向流动,空气扩散器安装在池底;旋转推流式将扩散器安装于池横断面的一侧,产生的气泡在池水中造成密度差,产生了旋转流,因此水流除沿池长方向外,还有横向旋流,这样可以增加气泡和混合液的接触时间,提高氧气利用率。
图7-4 平移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
在推流池中,底物浓度进口最高,沿池长逐渐降低,出口端最低。污泥负荷、好氧速率前高后低,长池前后的微生物有差别。由于高负荷集中在废水入流端,因而对水质、水量和毒物等变化的适应性较弱。这种反应池降解速率较高,运行灵活,适用于处理要求高而进水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废水,如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图7-5 旋转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
2.完全混合式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一般为圆形,也可用正方形或矩形。理想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在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中的混合液完全混合,池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底物浓度、需氧速率各点相同,也与出水中的这些参数相同,不像推流式那样前后段有明显的区别,如图7-6所示。
图7-6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示意图
由于进入曝气池的污水能迅速被池水稀释,因此进水水质的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很小,能承受毒物、水质和水量等类型的冲击负荷。由于需氧速率均匀,供氧和需氧容易平衡,从而有利于节省供氧动力。但是,由于完全混合作用,曝气池中的底物和微生物的浓度与出水中的基本一致,浓度较低。因此,此类池子的底物去除速率并不高于推流式曝气池,因此,曝气池体积更大。这类曝气池能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而不需要稀释,只需随浓度的提高在一定污泥负荷范围内延长曝气时间即可,也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不高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而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应用更广泛。
7.3.2 活性污泥法主要运行方式
1.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法最早的运行方式,又称普通活性污泥法,是以推流式曝气池为核心的活性污泥系统,其流程见图7-7。经初沉池去除粗大悬浮物的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段进入,呈推流式从池首向池尾流动,由曝气系统曝气并搅拌,曝气器沿池长均匀分布,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曝气池混合液在二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悬浮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水流出,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曝气池,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图7-7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该工艺有机负荷沿池长逐渐降低,因而需氧速率也沿池长降低,见图7-8。由于供氧速率的限制,该工艺的污泥负荷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池前部出现严重缺氧,但这会使曝气池体积过大。由于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分布,往往会导致曝气池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造成能量浪费。另外,污水流入曝气池后不能和全池混合液充分混合,所以该工艺易受水质水量和毒物冲击负荷的影响。该工艺处理效率高,适合于处理要求高、水质水量稳定的污水。
图7-8 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供氧和需氧速率
图7-9 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供氧和需氧速率
2.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需氧速率沿池长逐渐降低,而氧气却沿池长均匀供给,造成了浪费。由此产生了沿池长渐减的供气方式,以达到供氧与需氧的均衡,这就是渐减曝气法,其供氧需氧的特点如图7-9所示。
该方法可节省能源,出水较好,可由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而来,也可设计成多个曝气池串联,但曝气装置设计复杂,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仍然较弱。
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和需氧速率在池首过高的缺点,将废水沿池长多点进入,也称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如图7-10所示。分散进水的点数一般为3~4处。这种工艺均衡了有机负荷和需氧速率,提高了空气利用效率。污水分为多点进入,有利于分散和稀释突增的负荷,因此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此外,该工艺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曝气池前段污泥浓度高于平均浓度,后段低于平均浓度,有利于二沉池分离。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的污泥总量更高,泥龄更长,去除一定量的BOD,曝气池容积较普通法小1/3以上。该工艺最后端进水因处理时间短、污泥浓度低,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图7-10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活性污泥法)
该工艺将生物反应器分为接触池(吸附池)和稳定池(再生池),两池容积比一般为11。污水和经过再生的、吸附性能很强的污泥同步进入接触池,经过30~60min充分接触,大部分呈悬浮、胶体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去除,同时,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大大下降。之后,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分离出的污泥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部分回流至稳定池,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被吸附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泥的吸附性能得到恢复,恢复活性的污泥再回流至吸附池。该工艺的接触池和稳定池可以分建,如图7-11(a)所示,也可以合建,如图7-11(b)所示。
图7-11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该工艺的稳定池仅对排除剩余污泥的回流污泥进行曝气,且污泥浓度高,故所需的体积和曝气量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小。污水与活性污泥在接触池中接触的时间短,接触池的体积也较小。因此,二沉池的总体积小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体积,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2)当接触池中的污泥遭到毒物破坏,可迅速与稳定池中的污泥替换,使系统耐毒物冲击负荷的能力得到增强。
(3)由于通过接触池可吸附大量的悬浮污染物,所以该工艺一般不用初沉池。
(4)系统运行灵活。如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当第一进水点不进水时,第二进水点以前的曝气池即可作为稳定池使用。
该工艺有以下不足之处:
(1)该工艺主要依靠活性污泥吸附去除有机污染物,而污泥的吸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去除效果一般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率一般仅能达到80%~90%;又由于吸附和接触的时间短,限制了氨氮的硝化,因而除氮效果也较低。
(2)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未得到充分的氧化分解,污泥量较多。
(3)对于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以及污泥处理难度大的场合,本工艺不适用。
5.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Boehnke发明的,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水处理实践。该工艺分为两个串联的处理段:第一段是高负荷吸附段(A段),主要用于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第二段是低负荷生物氧化(B段),主要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AB法工艺流程如图7-12所示。
图7-12 AB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A段的负荷通常较高,为2~6BOD5/kg MLSS·d,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0~20倍,固体停留时间(SRT)为0.3~0.5d,水力停留时间(HRT)通常为30~60min,A段的活性污泥全部是繁殖快、世代时间短的细菌,所以污泥产率高。B段曝气池的负荷通常较低,一般控制在0.15~0.30BOD5/kg MLSS·d,SRT为18d左右,HRT为2~4h。A段吸附池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以好氧或者缺氧的方式运行,溶解氧一般为0.3~0.7mg/L,因此该段既能去除有机物,也能去除一部分氮,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可被污泥吸附而去除;B段曝气池以好氧方式运行,溶解氧浓度为1~2mg/L,由于该段的污泥龄较长,可进行硝化反应。另外,B段以低负荷运行,既保证了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又减少了剩余污泥量,保证了出水水质。AB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1)A、B两段独立运行,拥有各自独立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能够培养出适合本段水质特征的微生物种群。A段污水由管网而来,其中含有大量繁殖能力强、抗环境变化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已经适应了毒物、pH值、水质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此外,A段对于水质、水量、pH值和有毒物质等的冲击负荷有巨大的缓冲作用,能为其后面的B段创造一个良好的进水条件,因此该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不设置初次沉淀池,污水经格栅、沉砂池预处理后直接进入A段,经A段后使B段可生化性提高,因而能够取得更佳、更稳定的效果。A段去除率一般为40%~70%,除磷效果较好,且为B段硝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AB法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反应池总容积小,具有抗冲击负荷、毒物和pH值变化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老厂的扩建和改造,也有利于进行分期建设。在有毒有害废水及工业废水比例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中,该工艺有较大的优势。
AB法的主要问题是A段主要靠吸附去除污染物,因而剩余污泥量较大,增大了污泥处理成本。
6.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其工艺流程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废水和回流污泥流入曝气池后可立即与池内原有混合液充分混合,继而进行吸附和代谢活动,并置换出等量的混合液至二次沉淀池。该工艺曝气池内液体混合均匀,各点水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污泥负荷、需氧速率等参数几乎完全相同。
完全混合法的优点如下:
(1)曝气池内需氧速率分布均匀,易实现供氧和需氧的均衡,能节省动力。
(2)曝气池工况为一点,可调至最佳点运行。
(3)进水被全池混合液稀释,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完全混合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大的缓冲器和均质池,可削弱高峰负荷。
完全混合法的缺点是:进出水可能发生短流现象而使出水水质不稳定,出水不如传统活性污泥法,易引起污泥膨胀。另外,曝气池构造较为复杂,土建要求较高。
本工艺适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以及高浓度有机废水。
7.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也称完全氧化法,即长时间曝气的活性污泥法。这种工艺的特点是:有机负荷很低(0.10~0.25BOD5/kg MLSS·d);固体停留时间很长(可达20~30d);曝气时间长(为1~3d);一般不设初沉池。通过长时间曝气,可将微生物控制在内源呼吸阶段,不但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且还能氧化、分解、转移到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细胞物质,因而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易于处置,该工艺可以看作是污水和污泥的综合好氧处理系统。
这种工艺具有处理过程稳定、对进水N、P的需求小、出水水质好、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池体容积大,需氧量多,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8.氧化沟
(1)工艺流程。氧化沟工艺是采用延时曝气机理设计的一种反应器形式,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流设备,混合液在环形曝气渠道中循环流动,如图7-13所示。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或前处理,然后进入氧化沟。预处理指进水水质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措施,如格栅、沉砂池等。前处理是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气浮池、均化池、事故池等。进入氧化沟的废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被净化处理,出水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活性污泥部分被回流到循环渠道,剩余污泥排至污泥处理系统。由于氧化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管理简便、运行和处理效果稳定、剩余污泥量少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采用。
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沟深一般为2~6m。进水管进水,溢流堰出水。
图7-13 氧化沟工艺流程示意图
(2)工艺特征。在流态上,氧化沟兼具完全混合与推流两种流态的特点。污水在沟内停留时间长,一般多为10~24h,故沟内污水存量大。污水在整个停留时间内,可以做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循环。因此,从整体上看,氧化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混合池,原水一进入氧化沟,就会被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循环混合液所稀释,池内污水水质几近一致,因此氧化沟和完全混合工艺一样,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但从氧化沟的某一段看,水流又呈现出推流式的某些特征,如可以通过控制曝气器使沟内溶解氧浓度沿水流发生变化,呈现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的交替变化,从而可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达到生物脱氮的效果;同时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
由于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很长,泥龄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长得多(可达15~30d),悬浮态和溶解态有机污染物都可得到彻底的稳定,故氧化沟可以不设初沉池;同时,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少,而且已经得到稳定,不需要硝化处理,可以在浓缩脱水后进行处置或利用。但是,水力停留时间长也使得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很大。
9.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称S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先驱。由于进出水切换复杂,变水位出水、供气系统易堵塞等原因,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但随着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SBR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该工艺已成为活性污泥法的主流工艺之一。
(1)序批式反应池(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SBR工艺的核心是序批式反应池。该反应池将曝气池与沉淀池合二为一,即生化反应与泥水分离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图7-14所示为序批式反应池的基本运行模式,其操作流程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5个基本工序组成。SBR反应池中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底物和微生物浓度的变化在空间上呈完全混合状态,但在时间上则具有推流式的特征,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逐渐降低。
(2)SBR工艺操作。从废水进水到待机结束构成一个运行周期,这种操作周期周而复始进行,以达到不断进行废水处理的目的。
1)进水工序。进水工序是指从反应池最低水位开始,充水至反应池最高水位结束的工序。在进水之前,反应器处于上个周期的待机状态,沉淀后的上清液已经排空,反应器内储存着上个周期留下的高浓度活性污泥混合液,起着传统活性污泥法回流污泥的作用。由于进水工序仅仅进水,而不排水,反应池也起到了调节池的作用,因此该工艺可以不设调节池,但对水质水量的变化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图7-14 SBR工艺操作流程
该工序还可以调节反应器的水力特征。如果进水时间短,反应器在时间上的推流特征明显,微生物一开始接触的是高浓度底物,但随着时间的延续浓度逐渐降低。如果进水时间长,则系统性能趋向于完全混合式,这意味着微生物接触到的是浓度较低且相对稳定的污水。
进水工序有限制曝气进水和非限制曝气进水两种方式,前者在进水时只进行搅拌而不曝气,后者则要曝气。限制曝气进水能够抑制好氧反应,有利于缺氧或厌氧反应;非限制曝气进水则能够使在有机物进水过程几乎被氧化。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改变进水方式。进水时间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和设备条件而定,一般为2~4h。
2)曝气工序。当进水达到指定液面高度时,便可对反应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这就是曝气工序。可根据需要选择连续曝气或间歇曝气。通过控制曝气时间、强度可以使反应器内维持好氧、缺氧或厌氧状态,从而实现碳氧化、硝化、反硝化和厌氧释磷过程。曝气时间取决于要求处理的程度。
3)沉淀工序。沉淀工序是在停止曝气和搅拌后,对混合液进行静置沉淀的工序。这种工序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沉淀过程是在完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可避免二沉池内水流的影响。沉淀时间一般为1.5~2h。
4)排水工序。排出沉淀后的上清液,一直到最低水位。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大部分作为下个处理周期的回流污泥使用,过剩的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另外,反应池中还剩下一部分处理水,用作循环水或稀释水。
5)待机工序。沉淀之后到下个周期开始的时间为待机工序。保留待机工序可以提高每个运行周期的灵活性。待机工序对含有多个SBR反应池的系统尤为重要,可以协同几个操作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可根据需要进行搅拌或曝气。
(3)SBR工艺的特点。SBR法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装置简单,节约费用。该工艺不需要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可在同一反应器内顺序地进行缺氧—厌氧—好氧过程,一般情况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占地少,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统计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比普通活性污泥法节约基建投资30%以上。
2)污泥不易膨胀。该工艺在反应开始阶段基质浓度高,随后基质浓度逐渐降低,还可以在反应池内根据需要实现缺氧、厌氧和好氧过程。这些都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繁殖,故污泥沉降性能好。因此,限制曝气方式进水比非限制曝气方式进水更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以较短的时间进水也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3)SBR系统各反应器相互独立,每个SBR池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的不同适当调整运行参数,比其他生化处理系统更易维护,运行方式灵活。
4)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在物理空间上SBR具有完全混合特征,因此水质、负荷波动和毒物对SBR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此外,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好,泥水分离效果好,可以在反应器中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和污泥量,这也提高了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及处理负荷能力。因此,SBR工艺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如果采取非限制曝气进水方式,会进一步提高承受毒物和浓度冲击负荷的能力。
5)反应推动力大。底物和微生物浓度的变化在空间上呈完全混合状态,但在时间上则具有推流式的特征,因此底物在整个反应过程被稀释的不多,故反应推动力始终比连续流完全混合式反应池高,因此,反应池体积比完全混合法小,通常为其1/3。
6)沉淀过程受干扰小,沉淀效果好。沉淀过程没有进出水的干扰,是理想的静止沉淀,也不存在短流和异重流的影响,泥水分离效果好。
7)运行操作灵活。只要对曝气量或各工序的运行时间加以控制,即可生成不同的活性污泥法路线。例如,当逐渐减少曝气量时,SBR法与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类似;而当采取快速进水,短时曝气,并在排水工序后,对池内留存的污泥进行较长时间曝气,则与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类似。此外,也可以通过调节相应的操作状态实现脱氮除磷的效果。
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SBR工艺是一种系统简单、投资少、运行方便灵活且处理效果好的工艺。但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则需要多个SBR反应池并联运行,使得操作管理复杂。因此,SBR工艺更适合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