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丛书前言

总算不负大家几年来的辛苦付出,终于到了该为这套教材写篇短序的时候了。

这套全国高等院校新能源专业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新能源类“十三五”精品规划教材建设的缘起,要追溯到2009年我国启动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当时国家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重大跨越,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跑者。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大幅提升新能源的应用比例,推动新能源成为支柱产业。

产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加。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发布的《绿色工作: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实现体面劳动》,2006年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超过230万个,而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报告,2017年仅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达到了388万个。

为配合国家战略,2010年教育部首次在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批准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等11所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2017年,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超过100所。

上述背景决定了新能源专业的建设无法复制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在专业建设初期,面临着既缺乏参照又缺少支撑的局面。面对这种挑战,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力邀多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召开了一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共商如何推进专业建设。以此次会议为契机,40余所高校联合成立了“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简称联盟),联盟成立后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近百所高校加入。

联盟成立后将教材建设列为头等大事,2015年联盟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了首次教材建设研讨会。会议确定了教材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广泛吸收新能源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认真对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同时,提出了“专业共性课+方向特色课”的新能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并由此确定了教材建设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以建设新能源各个专业方向通用的共性课程教材为核心;第二步以建设专业方向特色课程教材为重点。此次会议还确定了第一批拟建设的教材及主编。同时,通过专家投票的方式,选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作为教材建设的合作出版机构。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联盟又于2016年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教材建设推进会,讨论和审定了各部教材的编写大纲,确定了编写任务分工,由此教材正式进入编写阶段。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首批组织出版9部教材:面向大一学生编写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并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围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3大新能源产业,以能量转换为核心,分别编写了《太阳能转换原理与技术》《风能转换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鉴于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编写了《储能原理与技术》;按照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两项要求,分别编写了《新能源技术经济学》《能源与环境》;根据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编写了《光伏发电实验实训教程》《智能微电网技术与实验系统》。

首批9部教材的出版,只是这套系列教材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在教育信息化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教材建设必须突破单纯依赖纸媒教材的局面,所以,联盟将在这套纸媒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继续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为此搭建了两个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新能源教学资源网(http://www.creeu.org)和新能源发电内容服务平台(http://www.yn931.com)。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联盟将紧跟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继续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撑教材建设的途径,力争打造出精品教材,为创造有利于新能源卓越人才成长的环境、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有鉴于此,新能源专业教材建设永远在路上!

丛书编委会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