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市场化精细管理及运行机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国内外管理现状

1.2.1 对煤矿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煤矿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企业形式,不仅包括其他企业有的人、财、物、产、供、销,还有着特殊的采、掘、机、运、通以及顶板、防水、防火、防瓦斯、防煤层自燃等各类安全管理,因此煤矿是管理创新和管理理论滋生的摇篮。著名的管理学宗师亨利·法约尔就曾做过多年的煤矿矿长。煤矿企业管理是指在煤炭生产企业这个特定的组织中,根据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和过程。煤矿企业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和各项职能管理具有同等地位的管理领域。

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包含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构建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需要,煤炭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有大型煤矿为例,原有的90多个国有统配煤矿企业(矿务局)目前已经基本改制为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还有几个矿务局合并为特大型煤业集团。随之而来的是,原来下属的生产矿井内部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有的集团公司通过专业化重组,将各煤矿生产企业定位为利润中心,使煤矿企业由原来的生产型“大车间”转向内部利润型,这就决定了煤矿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发生重大转变;而有的集团公司下放自主经营权,将各煤矿企业变为“模拟法人”式的人为利润中心,尽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除了原有的煤炭生产外,企业的多种经营成为煤矿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甚至有的集团公司在下放自主经营权的同时,还将部分投资融资权下放给各个煤矿企业,使煤矿企业在“模拟法人”的道路上进展得更快,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导致煤矿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巨大转变。

当前,煤矿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模式:

(1)传统管理模式。传统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就是基本上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等,即便有所变化,或组织机构上进行了适当调整,或管理政策上进行了不断改变和完善,或管理方法上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等等,总之没有多少特别大的变化。如:在组织生产中仍然依靠行政命令式的调度指挥或精心组织,各种会议依然是企业组织生产、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途径;在成本经营指标上,仍然保留着下达计划指标式的单项指标考核政策,节奖超罚,等等。其主要优点包括: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比较平稳,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②通过逐步摸索、逐渐适应,可以探索出比较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为将来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打下坚实基础。主要缺点包括:①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太重,往往时间越长越难转变思想观念;②与外部市场的变化不适应,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差;③员工的自主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比较艰难。

(2)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煤矿企业开始探索实践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即:将企业与内部各单位分别作为内部市场中的甲方和乙方,通过签订内部承包协议、实行内部产品(或服务成果)“收购制”的形式,按照内部结算价格体系实现企业与各基层单位间的交易结算,有效地调动了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这种管理模式明显比传统管理模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其主要优点有:①各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主经营、自我管理与控制”,增强了各单位的经营意识,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基层单位管理者个人能力的有效发挥和体现,逐渐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③有利于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和成本控制指标。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企业与内部单位交易中,“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单位隶属于企业,交易价格和内部市场运行规则均由企业制定,是一种典型的不平等交易;②在开始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中,内部结算的依然是工资,其他成本指标仍执行单项成本指标考核,尽管有的企业实行专项费用控制,但仍然采用的是考核奖罚机制,没有逃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③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各基层单位都与企业结算,企业机关职能部门、企业领导者的考核结算权相对集中,往往导致“请客不买单”现象。

(3)精细化管理模式。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外大量先进管理方法的涌入,部分煤矿企业推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即:从岗位工种做起,从员工的工作行为抓起,细化工作标准、考核标准和管理考核制度,以“细节决定成败”为理论指导,力求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规范员工的操作标准和操作行为,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有甚者,有的煤矿企业为追求更高、更严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推行了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或叫“半军事化”“准军事化”),将企业员工视为“部队”中的“军人”,依靠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肃的考核,强调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以严格的军队管理作风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管理模式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国有煤矿企业的管理之中,不仅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巨大改革与挑战,而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我国煤矿企业的全面改革与管理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主要优点有:①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了煤矿企业长期存在的粗放管理现象,改变了煤矿企业的外部形象;②依靠精细化管理,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全面提升了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③通过关键要素的细节管理,解决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部分棘手问题和隐患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乃至今后煤矿企业内部管理所追求的方向之一,但是,掌握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内容实质、把握发展方向及追求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一切不符合煤矿企业实际的、过于追求形式的精细化管理,势必产生一些负面作用或弊端,主要有:①过于追求领导的控制力,严细考核是其主要手段,容易忽视员工的内在潜力而影响其自主能动性的发挥;②由于过严、过细、繁琐复杂的考核标准和逐级考核制度,不切实际的企业形象工程等,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造成管理成本增大,而且容易产生“形式主义”和“表面管理”,治标不治本;③不切合煤矿企业“条件多变性”实际的、过分强调员工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往往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践看,实施内部市场化模式的典型是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的“链式管理模式”、潞安矿业集团漳村煤矿的“漳村模式”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典型是枣庄矿业集团蒋庄煤矿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的“四体同构模式”等;综合运用内部市场化和精细化方法的典型是开滦集团荆欢矿业公司的“安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等。

1.2.2 对安全管理的研究

1.2.2.1 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

安全管理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和安全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姊妹。我国古代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安全管理经验。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北宋都城汴京严密的消防组织体系。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当时采煤时防止瓦斯中毒的方法。

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人甚至成为机器的奴隶,伤亡事故大量发生,这导致了工人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而奋起反抗,当局和企业主也逐渐意识到了安全问题与社会效益以及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19世纪初,英、法、比等国相继出台了安全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发展。进入20世纪,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职业危害日益严重。比如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起飞后不久爆炸,7名宇航员罹难;同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7人死亡、35人重伤、229人受到严重的核辐射;等等。这些惨祸使全世界对安全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也使得安全管理作为现代科技中的重大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29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发表了著名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系统阐述了安全管理的思想和经验。美、英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在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设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大了安全卫生教育的力度(包括在大学里设立安全类专业、开设安全类课程,以及通过多种机构对各类人群进行安全培训等),更加重视安全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安全分析、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使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而又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实施办法,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了标准化和现代化。

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制定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引进了国外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摸索出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方法,如鞍钢的“0123”安全管理模式,许多高校也设立了安全类专业和课程,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但是,毋庸讳言,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路交通事故和矿山事故尤为突出,前者每年死亡8万多人,后者每年死亡2万多人。21世纪的头十年,煤矿由于超能生产而安全设施不能及时跟进、安全管理松懈,出现了多起死亡10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在2000年设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年成立了副总理挂帅的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2005年初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正部级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8年组建了“应急管理部”。这些举措表明我国摘掉“事故大国”帽子的决心,也为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1.2.2.2 事故致因理论

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事故致因理论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安全问题认识的深入而发展的。

国外很早就重视对事故的研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以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外在事故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其研究思路主要如下:第一,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对工厂伤亡事故进行了统计、检验,并将泊松分布等应用于事故的统计调查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对统计试验事故频发倾向和事故倾向者的性格特征作了证明。第二,把事故鉴定技术开始应用于军用飞机飞行事故的鉴定,逐步应用于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调查。第三,研究员工的性格与事故之间的关系,提出生产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管理失误的事故因果连锁论。第四,研究了人失误行为原理,提出行为模型,进一步提出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事故链”。第五,提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第六,提出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第七,将事件链理论发展为分支事件过程逻辑理论,提出事故原因包括人的失误和管理的缺陷,研究了管理失误和危险树。总之,国内外在事故方面有比较统一的观点,即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2.2.3 安全目标管理理论

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实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主要应从以下三点来把握:

(1)目的要明确。煤矿企业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是将生产区队的安全生产目的和任务转化为所有员工共同的、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使所有员工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安全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便于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完成安全指标考核,可以缓解由于安全管理严格而造成的煤矿生产区队与安全管理部门的矛盾。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中所论述的目标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对完成程度、完成限期、完成体系、目标测定人员的业绩等均有界定。

(2)安全目标管理的责任、权利、义务要明确。随着煤矿生产区队总目标的按层分解、细化,要同时按层下放安全目标管理的权利,实现分权管理,即在总体目标制定以后,主管部门根据目标的内容分权给下级,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对外交流联络的最大限度的权力,使生产区队充分行使职能,保证安全目标的完成。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上级主管人员,在安全目标管理上重点抓两项工作:首先根据煤矿生产区队总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信息,然后考核指令的执行结果;其次解决下一层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有争议的问题做出裁决,保证下级各部门的合作畅通。

(3)全员参与的意识。安全目标管理本身就是所有员工都要参与的。为实现其目标的系统性、全方位活动,应由煤矿生产区队的区长(队长)制定目标,通过全体职工讨论,群策群力,共同实现。在煤矿企业,就是上级决策部门制定目标,经过矿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编制煤矿生产区队安全目标展开图,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围绕目标要求制定主要措施,落实责任者和进度要求,从而形成目标体系。这样,通过有效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就可以发挥所有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以矿为家的归属感,从而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达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目标。

煤矿企业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一种促进,改变了过去生产指标是员工的责任、安全指标是上级的责任的固有观点,特别是对煤矿生产区队全体员工的思想是一个较大的冲击。如果引导与贯彻得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能有效地提高煤矿生产区队的安全管理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煤矿企业真正明确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基本原则,使所有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变成了现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是要进行指标的逐级分解下放,由企业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按层展开,从而实现全面的、全员的和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事先只为煤矿生产区队每个成员定了明确的责任和清楚的任务,并对这些生产指标、安全指标规定了质量标准、完成时间等,每个员工都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或工作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员工可以在“优先自控”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目标,使员工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在企业中形成每个人都参与管理的意识。

其次,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能够较快地提高员工安全管理素质和安全技术水平。安全目标管理主要考查、考核的就是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员工自身的理论学习、知识积累、业务素质、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和努力程度都是紧密联系的。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以预防各类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为目标,所以,每个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安全目标,必须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安全知识,通过生产工作实际将其转化为工作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安全素质变成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够促使职工自我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使员工对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型转化为主动型。通过安全目标管理法的长期实施,员工的安全自主意识会得到提高,会具备在煤矿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更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员工自我预防事故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同时,会促使在煤矿生产区队内推行安全科学管理成为现实。

在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中,传统安全管理不能明确地提出降低事故目标值的要求和制定出实现目标值的保证措施。同时,传统安全管理对事故定量分析做得不够,统计数据与技术数据不够精细,不能达到预测事故、预防事故的根本要求。而目标管理是以数据目标的实现为要求的,利用科学的预测方法,确定井下生产设计过程、煤炭开采与运输提升过程、设备检修与维护过程的危险环节和部位,明确安全管理重点,形成系统的“危险控制点”或“事故控制点”。由此可见,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在和企业的其他职能目标管理(如生产准备、煤炭生产、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等)协同的过程中,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1.2.2.4 系统安全管理理论

随着企业或组织系统的复杂化、大型化,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会越来越严峻。而以系统观和系统科学为指导的系统安全管理,通过在系统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战略武器研制、宇宙开发及核电站建设等使得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标志的大规模复杂系统相继问世。这些复杂的系统往往由数以千万计的元素组成,元素之间以非常复杂的关系相连接,在被研究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往往涉及高能量,系统中微小的差错就会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大规模复杂系统安全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于是出现了系统安全理论和方法。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非不计代价。首先要考虑到产品的成本,保证产品的性能,使产品及时地投入使用。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设计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企业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第二,追求产品的安全性,应当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即力争产品在其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总的安全性能最佳。第三,为使产品达到最佳的安全性能,应力争产品的各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时的总体安全性能最佳,而不是某一个子系统的安全性能最佳。

系统安全管理是从企业传统生产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安全问题深化认识的产物。传统安全管理使用的是“问题出发型”方法,即在事故发生后查明事故原因,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防止事故重复发生。而系统安全管理使用的是“问题发现型”方法,指的是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各构成部分存在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及其发生途径,通过重新设计或变更操作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性及其发生途径,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系统安全管理是指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即通过管理手段,合理选择危险控制方法,合理分配危险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使产品在满足性能、成本、时间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的安全性。总之,系统安全管理就是站在企业或组织整体的高度,全面、综合地审视整个系统,包括系统要素和系统流程,从而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国外在系统安全管理方面注重结构化的工作流程,并认为其与企业安全和经济效益有关。如詹姆斯·S.兰斯登(2002)提出:“灵活的但又结构化的工作流程会带来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效益。”G.P.·辛格(2003)对企业系统内部结构的安全与经济性进行了解析。这对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运行机理的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2.2.5 安全文化理论

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994年制定了用于评价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并于1998年发表了《在核能活动中发展安全文化,帮助进步的实际建议》,使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2003年第91届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国家预防性安全与卫生文化,将其概念表述为:“组织和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预防原则据之被给予最高的优先权。”“享有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成为在所有级别受到尊重的文化。因此,2003年4月ILO将“工作中的安全文化”定为世界安全与卫生日的主题。欧盟在其共同体战略中直接提到了加强并巩固危险预防文化。澳大利亚职业安全卫生战略中承认安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视之为战略成功的一个指标。日本的五年计划的一个基本政策是促进安全文化,建立自我保持机制。韩国战略计划中提出,安全意识是通过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终身培训制度。美国在其五年计划中寻求朝着创造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该文化重视并鼓励安全和卫生的企业。在英国,卫生和安全委员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在日益变化的经济中为建立并维持一种有效的安全文化发展新的方法。

在我国历史上,公元前6000年,半坡氏族的村落周围开挖多种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这可谓是最原始的安全文化观。到公元前700年,周朝的《周易》学说,更是人类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和保障自身平安而创造的最原始的安全文化学说,比如:阴阳学说、五行生忌,以及风水学说、气脉通承等,虽然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但都是广义上最原始的安全文化理论探索。但公元前2000多年的大禹治水和公元前200多年的都江堰工程则改变了自然环境的侵袭,保障了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安全,是人类最早的安全工程技术成就。到了张衡发明地动仪,人类开始认识地震,可以说是就事物的本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寻找规律和方法,最终保障人类生命安全。10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详尽记载了处理矿内瓦斯和顶板的“安全技术”,更是对人类安全文化的杰出贡献。由此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为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带有宿命论、经验主义和类比思维等东方传统文化特色,但它为当今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和本质化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战国时期政治家荀子说:“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其救,行而责之谓之戒。”这正是对现在安全文化理念的昭示和表达,可以说是现代安全管理中预防原理的3E原则。目前我国政府对安全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社会化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我国自1991年开始引进、研究和推广安全文化,2001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安全文化研讨会”,将安全文化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还在全国成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使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还将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生产五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这正是安全文化重要性的充分体现。自1994年6月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发表《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以来,安全文化研究进入高潮。原劳动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次组织安全文化研讨会;各主要安全报刊、杂志纷纷开辟版面,进行安全文化探讨;全国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政府主导、企业重视的大环境中,安全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黄盛初、罗云等出版了学术专著,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及其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总之,安全文化就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从无形到有形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精神层指组织成员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观和标准、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等,它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制度层是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组织成员和组织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它主要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物质层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拥有的有关安全的物质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比如工厂门口、办公地点或生产车间里悬挂、张贴的砥砺安全生产或提醒避免不安全行为的标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物质层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

1.2.2.6 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时期内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包括目标、原则、方法、措施等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研究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把企业管理的主要精力与关注点集中在生产人员身上,特别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也就是说,煤矿安全管理首先应该在研究从业人员的心理、生理素质基础上,确立“任何物的不安全都是人的不安全造成的”这一安全管理理念。在安全管理中,以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安全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广泛。其代表企业有:马钢集团的“三不伤害”活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浦东钢铁集团的“安全人”管理模式、长城特钢集团的“人基严”模式等。这些安全管理方式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体现。

(2)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管理成为企业诸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所有事故的根源都是管理缺陷,以管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而产生的。因此,现今的管理模式既要吸收经典安全管理的精华,又要提炼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更要能够运用现代化安全管理的理论。目前,这类管理模式为绝大多数,比较著名的有鞍钢“0123”管理模式、扬子石化公司的“0457”管理模式、抚顺西露天矿的“三化五结合”模式、梅山铁矿的“333”管理模式和国家建材局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式等。

(3)综合性管理模式。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下提出来的,这种管理模式旨在摸索一种综合性的对各行业企业都具有指导性的标准方法,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或运行特点对其内容稍加修改即可使用。其思想是: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人们不期望的现象,无论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企业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所以,将煤矿企业的生产准备阶段安全、煤炭生产过程安全、机电设备使用安全、消防和地面生产辅助环节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当前来看,建立全方位的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是未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的要求。

以上三类模式尽管立足点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都包括了以下内容:有明确目标,能实行全面管理,能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以预防为主等。这实际是各类模式的共同性,亦是模式建立的基本原则。

1.2.2.7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自己的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中提出:各国不应由于法规和标准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考虑到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相关性,90年代中后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直在努力使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OSHSMS)发展成为与ISO 9000和ISO 14000类似的规模。1999年4月在巴西召开的第15届世界职业安全健康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一位负责人提出:国际劳工组织将像贯彻ISO 9000和ISO 14000一样依照ILO的155号公约和161号公约等推行企业安全卫生评价和推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按照制定的质询表,逐一评估企业安全卫生状况。这表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化问题成为继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在跨入21世纪之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起国际上更广泛的注意。ILO开始制定国际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专门召开了两次会议并形成了一个ILO的OSHSMS指南,经过与ISO协商,2000年2月又发表了推动OSHSMS工作的报告书,使OSHSMS成为一个国际行动。2001年6月,在第281次理事会会议上,ILO理事会审议、批准印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使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成为今后安全生产领域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我国在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问题提出之初就十分重视。1995年4月,原劳动部派代表参加了ISO/OSH特别工作组,并分别派员参加了1995年6月15日和1996年1月19日ISO组织召开的两次OSH特别工作小组会议。1996年3月8日,我国成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化协调小组。同年6月13日,召开了关于OSHSMS的国内研讨会,与会的30多位代表来自原劳动部等20多个部委和直属企业,从会议研讨的情况来看,开展对外贸易较多的部门已开始开展OSHSMS方面的工作。1996年9月,我国派出由原劳动部等单位组成的8人代表团,参加了ISO组织的OSHSMS国际研讨会,参与了其中的小组讨论,并在政府组中做了小组发言,阐述了我国的观点。随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研究工作。1998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SSTLP1001:1998)。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下发了在国内开展OSHSMS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我国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两年来,很多企业对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工作进展之快,社会反响之大,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2000年7月,国家经贸委发文成立了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及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为推动我国体系工作的进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上的保证。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又制定并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2.2.8 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首先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与生产相比较,安全是重要的,因此,要先安全后生产。也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总的要求。“预防为主”是指安全工作应当做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并贯彻始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事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必须在从事生产活动之前,充分认识、分析和评价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事先采取一切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以“安全第一”的原则,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与生产的矛盾,保证生产活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为了正确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一切人员,特别是企业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要将其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当生产与安全出现矛盾的时候,首先必须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只有在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切实保证的条件下,方可生产,严禁冒险作业。第二,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在施工中不得削减;凡是工程项目不符合上述要求和达不到安全卫生规程或标准的要求时,不得施工和投产;在实行重大经济技术决策(如企业整顿、租赁、承包、兼并、技术改造和实施经济责任制)时,都必须认真考虑安全的内容和要求。只考虑生产而忽视安全的一切决策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错误的,极可能为以后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患。第三,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也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五同时”),并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第四,加强安全管理,要通过安全检查、安全预测和安全评价及时识别和预知危险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做到预防为主。

(2)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可以总结为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1)国家监察:是指政府部门的劳动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国务院赋予的权力所进行的安全检查活动。劳动安全监察是以国家的名义和权力,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实行法制性监督,纠正和惩戒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保证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实施。

2)行业管理:是指对行业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宏观控制,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和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产任务顺利进行。

3)企业负责: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要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依法进行安全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认真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企业要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消除、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企业抵御事故的能力。

4)群众监督:是指广大职工通过工会或职代会监督和协助各级领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5)劳动者遵章守纪: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约束劳动者遵章守纪。

(3)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逐渐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内容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职能机构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职工必须遵守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对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1.2.3 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

近年来专家学者、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对企业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煤矿事故专题研究。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较多。水文地质条件、设备条件、设计条件等引发的安全事故类型不同,比如瓦斯爆炸事故、井下涌水事故、煤尘爆炸与发火事故、顶板垮落事故、机电事故,等等。对各类不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应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研究。

(2)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研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煤矿生产的法律法规,是一种强制性的安全生产措施。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国家及原煤炭工业部制定了煤炭勘探、设计、生产和设备选型等多方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省市、各管理部门和各煤矿企业也制定了一些独具特色、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研究,各煤矿企业的实践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目标管理法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煤矿安全目标管理法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方法,以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方法。它是煤炭系统应用的第一个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由于简单易行,在煤矿企业应用广泛,国有煤矿企业设计的表格及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在煤矿安全管理目标(表现为指标体系)的确定上,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细化目标、易于考核为目的,形成安全目标管理综合指标体系,并在煤矿安全量化管理、安全目标成果考核评价、安全目标的实施与控制等领域开展研究,各企业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配套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效果较好,正是由于网络版软件的应用,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效果明显。

2)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国外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正式应用。之后,随着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在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中,形成了“指数法”为代表的评价方法和“概率风险评价”为代表的评价方法,以这两个方法为指导,又形成了许多相关的评价方法。国外煤矿安全评价主要以矿山概略风险评价为基础,并在安全评价过程中的局部关键技术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外的矿山安全评价尚停留在研究阶段,与其他行业的应用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形势严峻,因此对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煤矿企业事故比重较大的瓦斯、水害、煤炭开采等方面。一是采煤、掘进工作面采用安全检查表每班都进行现场检查,动态地反映工作面的安全状况。由于该方法方便、实用、及时、有效,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日常安全管理,使工作面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这一方法在许多矿区已推广应用。二是在矿井某项生产工作开展之前,预先评价生产过程的危险程度,以便安排事故预防措施,从而降低生产中的危险性。三是对某一时期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四是综合评价各矿某一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及安全管理水平的优劣,作为各矿选优评比工作的依据,并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安全管理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工作的参考依据。五是不同于上述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安全评价的煤矿事故评价,即对某一类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事故进行评价,比如瓦斯事故评价、顶板事故评价等。

3)事故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事故分析、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冒顶片帮、瓦斯爆炸、煤炭自燃等各种常见的煤矿事故上。这些研究成果中,或者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某一类事故进行分析,或者应用控制图、主次图等方法对影响生产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或者在应用控制图、主次图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再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某一类事故做出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事故预防措施,有的还根据事故树分析结果编制安全检查表,供实际工作应用。另外,有些学者还采用灰色系统法、时间序列法等进行煤矿事故预测工作。

4)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的研制。随着安全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类事故的频度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对复杂系统作定性和定量的安全性研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并在冶金、煤炭、石油等行业得到了应用。目前,在矿山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一具体安全领域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例如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它运用通风基础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知识,实现通风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上网监测与调节、系统评价与事故分析等;另一类是面向政府安全管理机构等对象开发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它开发应用安全数据库,对事故数据及其他日常管理用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检索,对于宏观的预测事故及完善安全管理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有学者还研制开发了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如“煤矿安全评价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矿山伤亡事故原因分析专家系统”等,可对安全评价提供决策支持,对伤亡事故做出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供事故预测工作参考。但现有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与安全管理评价结合得不紧密。

总之,诸多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管理学者们也对煤矿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相对成熟的、完善的、系统的、有效的、旨在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和理论体系尚未出现,将内部市场化和精细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煤矿安全管理的论述尚未出现,而这正是本书所要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