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四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发挥新兴媒体和信息化手段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

刘若舟 胡松涛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新兴媒体日新月异。伴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和信息化的兴起对党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应对新兴媒体,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01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数据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达1.91亿。中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较2015年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4.6%和38.5%;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30.6%;电视上网使用率为21.1%。

(二)个人网络应用发展情况

1.基础应用用户规模稳定增长,多元化服务满足用户精准需求

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保持稳健增长,使用率均在80%以上。即时通信企业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拓展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类型,制定针对性产品满足用户线上线下各种生活服务需要;搜索引擎企业着重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国家出台相关监督政策,对搜索信息的内容进行严格规范;网络新闻应用基于用户兴趣调整定位,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个性化新闻的需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加速,全媒体趋势初步显现。

2.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稳步增长,正版化进程加快

2016年上半年,网络娱乐类应用进一步向移动端转移,手机端网络音乐、视频、游戏、文学用户规模增长率均为6%以上。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版权正版化进程加快,各应用厂商对涉嫌侵权的应用积极展开维权行动。网络视频内容朝着精品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以优质内容培养用户付费习惯;作为新兴互联网娱乐类应用,网络直播发展势头强劲。

3.在线教育、在线政务服务发展迅速,互联网带动公共服务行业发展

2016年上半年,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征明显。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在线政务领域,政府网站与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的载体作用,优化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

二、新媒体和信息化对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新兴媒体引发的政治影响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一)机遇

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成为一种新的交流工具,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1.信息化的发展开辟了党的意识形态新阵地

在网络产生之前,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会议等形式进行,这些方式均受到时空等因素的限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将突破上述种种限制,只要拥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学习。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党的意识形态覆盖面,而且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以突破国界限制,在国际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2.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

电子党务平台的建立,减少了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日常党务工作的效率。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党务电视电话会议,不仅可以使与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且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成本。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党员的详细信息。网络党支部的成立,在网上召开党支部大会,在微信、QQ群里进行学习讨论,加强了广大党员和党支部的联系,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有助于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政治生活的影响极为深远,网络政治应运而生。社会民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实际也是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这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开展,各地党建网站如火如荼地建立,纷纷设立党员信箱、在线讨论咨询等板块,使得广大党员能够充分行使党员权利,为党的重大决定等建言献策,并能够反映下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民意。

4.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效遏制腐败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体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为辅的监督体制。一党执政监督体制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行监督,而其弊端在于同级监督形同虚设,开展自下而上的监督难以操作。互联网的出现为弥补这种监督体制的弊端增添了机遇。运用网络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的拓展,是人民群众以权力制约权力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说到底是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监督形式相比,这种监督方式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举报者具有隐藏性、快捷高效的独特优势,对广大干部形成监督合力,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利用网络实现监督已经成为社会民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首选渠道。

(二)挑战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党的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我们关注。

1.信息化的发展使党的意识形态受到多样化的冲击和挑战

在非网络时代,各种传播媒体都是党的“喉舌”,以便于宣传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灌输教育的方式使得党的意识形态很少受到影响。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整个世界连为一体,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制度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这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社会语境。受到不同文化、发展理念的影响,民众容易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观念。

2.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提出挑战

随着网络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但受到固有观念和工作习惯影响,党建信息化理念仍未完全普及,尤其在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期,社会民众往往更倾向于通过新兴媒体表达对社会的印象、对公权力的评价,这种情况使得党引导舆论的传统模式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3.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党的民主建设带来挑战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客观导致了信息鸿沟的存在。当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工具更多、更方便地参与政治、享受民主权利时,另一部分人却只能固守传统的参与方式,或在政治生活的大门外徘徊。这使得部分人的参与权利被实际剥夺,他们的利益诉求难以表达。民主权利以及网络民主对弱势群体来说,遥不可及。

4.信息化的发展对反腐有效信息甄别提出了更高要求

网络反腐还存在非理性因素。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网络的所谓民意有时并非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在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的过程中,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有的借反腐之名,行谩骂诽谤、人身攻击之实;有的言论情绪化色彩浓厚,煽动性较强,易造成民众对社会认知产生偏误。

三、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面对环境变化,我们党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运用新兴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在这里重点探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内民主建设,运用新兴媒体和信息化所采取的具体思路和手段。

(一)筑起思想理论建设的新阵地

互联网尤其是以其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成为各种思想观念传播的集散地,在这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能不能利用好新兴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对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考量。

1.积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去占领新兴媒体阵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积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全面掌握网上思想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做到主旋律在哪里、主阵地在哪里、我们就宣传到哪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去占领新兴媒体阵地,还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反应,密切关注并转发中央和地方权威性新闻媒体所编发的体现党的基本路线精神、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章、经验以及工作动态等,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要强力培育新兴媒体阵地建设宣传品牌

加大对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新兴媒体的扶持力度,全力塑造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宣传阵地,从资金、政策、技术等层面,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新兴媒体。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新兴媒体的主导权,从根本上保证党对新兴媒体信息源的领导,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基层党组织应适时而为,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媒体品牌。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直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方式方法存在着灌输模式的瓶颈,单向的灌输方式居多。这种传播方式过多地倚重于会场、讲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载体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通道。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互动性、草根性的特点,发挥访谈、直播和视频的载体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融入网络,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走出党的传统思想理论传播的困境。

(二)打造组织建设的新载体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党员干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强化党的团结统一,严格组织纪律,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与以往相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权力结构对信息的垄断权,党员干部的自主意识增强,在新形势下,只有灵活运用新兴媒体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新载体,按照信息化时代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和巩固党的组织肌体。

1.适当增强党建网站的社会生活质感

仅仅只建立党建网站,并不意味着党运用新兴媒体加强组织建设的成功。一些网站信息量少、功能单一、内容更新缓慢,不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欢迎。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与党建网站没有融入网络社会生活的特质密切相关,网络社会生活的生活性、人文性、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网络虚拟社会领域具有独特的话语体系、表现手段和交往模式,因此构建党建网站应当吸收这些有益因素,适当增添网络社会生活的质感,增强对广大党员和社会民众的吸引力,使之真正成为党员和广大积极分子的生活空间。

2.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

一方面,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党员网民”运用互联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党的建设在一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存在许多盲点和空白点。这就需要我们党适应新变化,积极把信息化引入党的建设,使党的组织工作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通过建立“网络党支部”“支部党员微信群”等方式,探索把党的组织建立在网上、工作覆盖到网民,以多样化的组建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3.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党员干部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发党务管理系统。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需求为导向,采用党员信息管理平台等网络技术,把党组织、党员和党员之间进行交互连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党员信息管理、党员远程教育、党员在线互动交流、党员志愿者注册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铸造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利器

当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其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1.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一是利用新兴媒体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平台,以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党风廉政教育新阵地。二是打造党风廉政文化精品,将党风廉政教育的传统媒体形式改造成新媒体载体,利用微电影、3D动画、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等形式传播廉政文化,使廉政教育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易于接受,从而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在增强互动性上下功夫。以新兴媒体为载体,通过微博、微信、在线访谈等形式增强网络互动,充分调动网民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热情。

2.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搭建舆论监督新平台

信息化快速发展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开创了媒体监督的新时代。社会民众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第一时间将违法违纪行为公布于众,对当事人及有关部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推动有关各方开展调查和处理。纪检监督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健全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完善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优化网络监督平台,真正为社会民众提供一条便捷、畅通的监督渠道,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党风廉政预警系统

一是推进信息和权利网络公开化,完善预警系统必须以信息的发现、取得和传输为基础,通过新兴媒体平台及时、全面、准确公布廉政风险点,民众通过全面了解领导干部拥有的权力事项进行监督。二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权力运行过程实现全程监控。厘清权力界限,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电子监控平台,对党务、政务公开等内容实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正确分析和判断违纪违规行为的苗头,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预警纠错,并实行责任追究。

(四)搭建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平台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积极探索用新兴媒体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已成为党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

1.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民主土壤

信息化时代,网络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就能对党内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民主参与的成本大大降低。从公民参与决策的角度看,信息是决策的“原料”。在传统媒体时代普通党员了解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信息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化时代,使得信息传输渠道多样化、便捷化,普通党员和社会民众获取信息的范围、数量大大增加,这就为普通党员和社会民众参与党内事务提供了先决条件。

2.打造信息公开平台,推进党务公开

党内民主的内在要义之一,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党内的重大事务由广大党员公开地、平等地讨论决定形成。信息化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实现了共享信息的平等,也决定了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党务的全面公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党组织应当第一时间将党务信息向党员干部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激活和增强党员主体地位

设置网络互动平台,使得广大党员可以在线与党组织或领导干部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利用新兴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和建议,充分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敢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民主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