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水资源的补给作用

1.1 南水北调工程

1.1.1 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

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为2163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一地区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一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难以投资落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不得不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及生态用水,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态恶化。黄淮海流域水污染严重的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资源性缺水,即使充分发挥节水、治污、挖潜的可能性,黄淮海流域仅靠当地水资源已不能支撑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淮海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央决定在加大节水、治污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长江流域向这一地区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自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单位做了大量的规划、勘测、设计和论证工作。参与规划与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超过200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农业、水利等众多学科。

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民主论证、科学比选的方针。为了保证规划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先后召开了近百次专家咨询会、座谈会和审查会,与会专家近6000人次,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0多人次,广泛听取了专家们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镕基总理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简称“三先三后”原则)。据此,有关方面和部门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做了调整和加强,即把节约用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节水,加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在全面编制调水沿线城市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调水区、受水区水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调水规模;按照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优化比选、分期实施原则,开展工程建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水价构成机制。

2002年8月23日,国务院第137次总理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要求抓紧实施。2002年10月24日、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委员会分别听取了汇报。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国函〔2002〕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