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重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7 不合理的认知体系,使改变不易发生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从各种途径得到并相信一些道理,比如从父母、老师、同学那里,从书籍、报刊上,还有自己思考体会而得到的,进而形成了一些核心的信念。这些道理虽然本身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其不合理之处也有不少,或者我们理解得有问题,但是如果已经相信,每个不尽合理的核心信念就会生根发芽,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体系。

比如深受成功学、励志课程的影响,如果太执着、过于追求完美,会有一些不合理的核心信念,而每个信念又会衍生出多个不太合理的中间信念,每个中间信念又会有多个不尽合理的习惯性思维。那么不合理的认知体系就形成了。

另外,我们往往存在多个不合理的认知体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支持,根深叶茂,所以,改变并不容易。

以家庭教育认知体系为例:

如果父母信奉一个道理——对孩子要严格管教,不能娇惯(核心信念),他们就可能会在生活习惯、学习、品质等多个方面都认为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多个中间信念)。

进一步地,在每个方面又会形成多个习惯性思维。以生活习惯为例,家长会在卫生、自理能力、吃饭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

这样,核心信念、中间信念、习惯性思维就形成了认知体系。

当然,这些中间信念和习惯性思维的形成也受其他认知或道理的影响。比如“对孩子生活习惯要严格要求”这一中间信念,除了与核心信念有关,可能还与“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生活不认真,学习怎么认真?”等其他认知根源(认知树)有关。

在这个认知体系中,对孩子应该严格要求的核心信念本身就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比如,学习应该严格要求,生活习惯未必就要严格要求),有人的理解也有偏差,严格要求成了过于严格的要求。所以,由此而演绎出来的中间信念、习惯性思维自然也可能不合理。

另外,其他的认知根源也可能有不合理性。比如在生活习惯问题上,“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可能就夸大了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所以,认知体系可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认知。

一位女士有一段痛苦的童年经历,父母对她要求很高,也很执着。她讨厌这些,但是不知不觉中这些又内化成为她的性格。

她对自己要求很高,也很执着,逐渐地在很多具体的方面都是如此,形成了习惯性思维,而且根深蒂固。这让她常常陷入痛苦之中,情绪低落。遇到问题时,比如事情没做好,她就会自责,否定自己。

她知道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所以试图去说服自己,转换认知,但是感觉有些困难,因为她需要想清楚一连串的问题才能说服自己。

由于每个问题背后可能有一个认知体系,认知之间环环相扣,互相支持,所以,需要改变多个相关认知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