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传承与创新:全球化视角下的美术教育与创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下美术师范生培养的策略与思考——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为例
The Gtrategy and Thought of Cultivating Fine Arts Students under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Tak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Fine Arts(normal)Major as an Example

朱德义 Zhu Deyi

摘要: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把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刚性条件。为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总方针,解决师范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大类招生、课程改革、学会教学、素养为先和实践导向五个方面探索建立美术师范人才培养新体系,以适应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新时代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教师来。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师范教育;课程

Abstract: In 2013,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Interim Measures on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strict occupational admittance of teachers,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2018,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ssing rate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is regarded as a rigid condition for teacher cer tifica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educ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 from the categories of recruit students, curriculum reform, learn to teaching, quality first and practice guidance in fiv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art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to adapt to the teach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and a new era for the fine arts teacher's new request, cultivate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adapt to the new era of new teachers.

Keywords: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 tificat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主要渠道,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更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正是为了从源头上把好教师队伍的质量关。高师的美术师范生培养模式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积极优化培养策略,有效提高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率,并从整体上提升美术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这是高师美术教育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实际考验。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确立与要求

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以此来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实际的教学技能。教师资格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考察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以满足教育发展对一名合格师范生的基本要求。

浙江和湖北两省已经对2012级师范生实施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此后,实施该制度的省份逐年增多,至今已在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批实施,由国家统一划定资格证笔试合格分数线,由各省统一划定面试合格分数线,每次考试最终只有大约半数的考生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从政策上逼迫师范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原有的,相对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使其顺应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根据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要求,选择中学教师资格的美术师范生从大三开始报名三门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通过后,再报名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情境模拟的方式,考查应试者备课、试讲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成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刚性条件,决定了该师范专业能否达到认证的要求,并且影响到该专业的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为此,高师美术师范专业必须有所作为,对照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要求,积极发现问题,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保证师范生能够顺利获得教师资格证。

二、高师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是从政策上来引导和规范师范教育的教学行为,逼迫师范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对照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目前的高师美术师范生培养中至少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美术师范生的从教意愿不够强烈。美术高考仍然是以粗放式的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因为我国人口众多,高考竞争激烈,“有学上”依然是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刚性诉求。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填报了美术师范专业,但并不了解师范专业特点,从教的意愿并不强,对资格证考试缺乏主动意愿,甚至不报考。

第二,在高师美术师范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美术技法学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客观地讲,美术师范生的培养相对于其他学科师范生来说,实践性的特点更为鲜明,大量的美术技法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在高师美术师范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重技法、轻教法的现象。“会画画就会教画画”的观念仍没有得到明显的转变,教师教育类课程得不到重视。此外,在技法课教学中,也以造型类课程为主,设计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依然很欠缺,很难适应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对创意教学的需求。如何顺应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要求,有效提升美术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高师美术师范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积极推进高师美术师范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效性低。教育实习课程是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前的重要演练,但出于多种原因,高师美术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课程流于形式的现象依然很严重。一方面,随着师范类高校的扩招,有限的实习资源难以满足大量师范生的实习需求;另一方面,中小学美术课程偏少,有些时候,开课率得不到保证,师范生进入中小学后,实际的实习课时很少。美术专业实习生很难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指导,以至于很多美术师范生站不住讲台,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下师范生培养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安徽师范学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着以考促改、以考促建的原则,对照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要求,立足美术师范生的长远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在提高高师美术师范生培养质量上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大类招生,选拔优质生源从教。学院自2014级开始实行美术学类大类招生政策,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再进行专业分流。所有美术学类学生通过参与大四学生教育实习的现场观摩课,通过情境式体验和教师指导,使得有从教意愿的学生能够通过自愿选择进入师范专业,从根本上提高了美术师范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因为是自主选择并且通过竞争才进入师范专业学习,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相当强烈,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得更加主动,并且都能积极报考教师资格证。

第二,改革课程,加强课程师范属性。首先,美术师范生培养应从“绘画造型课程中心”走向“造型与创意课程并重”。传统的美术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绘画类课程为中心,造型类课程多数以写实造型的教学为主,创意训练非常缺乏,国画、油画等专业方向课程过多,导致师范专业与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并且一直以来,大学师生与中小学联系较少,对中小学教材研究不够,不太了解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已经由造型中心走向了造型与创意并重的格局,并已步入“核心素养”时代。

为此,学院积极调整课程设置,调研中小学美术教材中设计教学的相关内容,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导向。以图案和设计基础为主干课程,辅以展示、环艺等选修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意表达,培养交互式思维。通过加强设计类课程,构建美术师范生造型与创意能力并重的美术实践类课程体系。

第三,强调素养,接轨核心素养目标。美术师范生培养应从“美术技法中心”走向“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心”。以往的师范生课程设置大多数是以美术技法学习为主线,而随着2017年版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发布,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具体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在美术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突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人文素养和创意思维是当前师范课程中的薄弱点。学院通过加大人文类课程比例,开设《中外名著导读》和《阅读与写作》等课程,通过PBL式学习促进学生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与创意思维训练,提高美术师范生教学组织能力与创意教学能力。只有切身体验过美术素养教育的师范生,才会真正理解如何在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学会教学,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美术师范生培养应从“研究会画”走向“既会画,也会教”。传统课程中以美术技能培养为主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技能训练,逐步具备美术教师所必须的专业实践能力,师范生的造型能力训练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是,从能够画得好到能够掌握并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师范生们还是急需加强训练的。因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相对薄弱,学生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难以全面而有深度地展示自己对美术教育教学的理解,从而难以通过考试。

要实现美术师范生从“会画”到“会画也会教”的转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进行美术知识积累。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既要学会技法,也要掌握相关的美术理论。高师的技法课教学中,应穿插技法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合作研究技法理论,形成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积累。其二是开展常态化的教学训练。学会应用美术教学理论知识,加强讲课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每日技法课的课间轮流模拟教学,通过做中学,积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结合,在日常技法课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教学能力,为教师资格考试做准备。

第五,实践导向,优化教学理论课程。美术教学类课程应从“教育理论为先”走向“教育实践为先”。师范美术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论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即学生先学理论,到大四再开展教育实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体验式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其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自主建构。尤其是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教学类课程,必须坚持实践为先。这就如同学习中国画,能否先学一个月中国画理论,之后开始技法学习呢?因此,需要改革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先走入教学现场,建立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高年级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实践促进对理论的理解,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为此,学院在第二和第四学期各开展两个星期的教育见习课程,让学生按照中小学教师的作息时间,在见习学校听课、观课、开展学生观察和教学观察等,了解“教学现场”的基本情况,为教育理论学习做好经验积累,以利于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认识。通过这样的见习课程,对学生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从实际效果看,对提高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的通过率都非常有益。

第六,分层递进,实施分阶教育实习。美术教师培养应从“集中式教育实践课程”走向“分散式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而教育部师范认证制度即将实施,强调师范专业必须完成十八周的教育实践课程,并分为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等环节。如何有效地实施这十八周的教育实践课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面对。布鲁姆认知目标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分层次递进的,在认知的初期有记忆、理解、运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目标的达成是一个从学习到实践,从反思到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笔者认为,有效落实十八周的教育实践课程应该采取逐年递进的方式,即将十八周教育实践课程科学地分散到不同年级,给学生更多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学习、实践才能最终培养出素质过硬、能力拔尖的美术师范生。

结语

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最终是为了引导师范院校对照合格教师的要求来促进自身的课程优化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安徽师范学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本地教师资格证整体通过率不足50%的情况下,201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0%,学生教学能力较以往大大提高。从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校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中国美术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美术师范生培养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认真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的改革,努力提高美术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主动担当起“培养培养者”的社会责任。这需要我们敏锐地感知、积极地创造和果敢地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Z].2013-8-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2018-1-20.

[3]李静.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美)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范杰(译).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5]王利琳.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成果,待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4期。

朱德义/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