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年开始由于教学工作的原因,周末时常穿梭于城市中的老弄堂之间,高耸的墙门,残损且精美的砖雕、泥塑……,这些都促使我在学习和了解其由来和建造过程,头脑中不断勾画着每座建筑中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在宁波市江北区泗水街9号章宅,一段甬道头尾处两座石库门,门楣上“似阑斯馨”四个大字。洋房面阔三开间带有门厅,长方形开敞式的门厅地面上铺满了一块块彩色的地砖,因为住满了租客,庭院内外凌乱,褪去附着在花砖表面的灰尘,展现出的是鲜艳色彩,透射出与这灰色的老宅院截然不同的色调。直觉让我意识到眼前的地砖特征都是现代地砖所不具有的,从这一刻起,开启了我认识、学习和传播这种材料的脚步。
19世纪中叶,水泥材料制成的彩色花砖因其所用材料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坚固而又耐磨、良好的吸水防潮隔热防湿的特点,成为替代马赛克成为最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因此,花砖诞生初始,便在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国家和偏远地区迅速盛行开来。
进入20世纪,花砖风潮从整个欧洲大陆蔓延至整个加勒比海,以及整个东南亚(南洋)地区。如此大量的花砖传播,要归功于法国人发明的液压机,这使得手工水泥花砖的设计和制作更为简单便捷。被广泛用于许多大型教堂、别墅等的建筑,掀起一股手工制造水泥花砖的建筑装饰设计热潮。比如,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的古老建筑立面上都拥有一件用精美花砖图画绘制的风格迥异的“亮丽外衣”,体现出花砖在那个时代葡萄牙人日常生活里已然十分寻常。
自16、17世纪始,我国的经商、谋生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载中国货物、前往南洋等地进行贸易活动,他们返航时带回西方、东南亚等国家的特产和文化艺术品等,拉开东西方交流的序幕。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殖民者在上海、宁波、厦门等被迫开放口岸的城市应用新兴建筑材料陆续建起西式建筑。另一方面,在外经商归来的华侨和普通市民也逐渐接受新事物,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仿照着建起西式的小洋楼。至今,在宁波江北岸近代建筑群、厦门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上海外滩近代建筑群等处仍然可以见到近代花砖的身影,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成为近代东西方交流的一面明镜。
虽然水泥花砖在中外建筑装饰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但这些老建筑中的花砖现有使用和保存状态却岌岌可危。一些盗贼对欧洲各地老建筑上的花砖进行破坏性盗取,带走了绘有精美图案的花砖,拿到黑市上高价售卖。
而学术界至今没有研究花砖艺术及历史的著作面世,对其历史价值探究工作也只局限在少数学者个人研究行为。甚至在其称谓上,人们也很难将其与道路的机制水泥砖相区别。相关成果多出现在专业学术期刊,受众甚少,在大众群体中未能起到知识普及和提高审美素养的积极作用。
习主席曾经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此次研究以艺术人类学为基础,从花砖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选择北京、天津、宁波、厦门、广州、海南等城市中遗存的花砖作为研究对象,客观分析手工花砖演变与风格类型,归纳出其设计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按照真实性、创新性和通俗性的原则,以图文并茂、轻松的阅读体验方式汇编成书,期望达到启迪思想和提高素养之目的。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介绍花砖产生、发展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客观价值。近代时期国内各个领域都在与西方文明进行积极多元化的交流,无论是在建筑学、设计学、人类社会学等领域都汲取近现代人类文明成果,并且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
第二,从设计类型学的角度对花砖建构形制、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直观反映花砖样式受到多种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同时,手工花砖因材料物理属性千差万别、实质则是不同地域社会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
第三,艺术服务生活,花砖及其衍生品正悄然地丰富着当代生活,城市化过程中花砖艺术形式走进生活,衍生品更加多样。理清近代设计艺术史发展历程,对深化艺术品内涵作进一步正确、深刻的解读;通过具体实物的展示与宣传介绍,更直观、有力地发挥自身美育的功能。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左琰教授的细心指导,使得研究范围拓展到建筑学以外的相关学科领域,并且提供了很多上海地区花砖研究的线索和研究近况信息。研究过程中得到宁波工程学院蔡可键老师、张水潮书记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为前期研究工作和后期出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成书前的半年时间中,我院建筑学16级李晓雯同学一边紧张地学习专业课程和准备出国留学的外语学习及考试,一边不辞辛苦地进行初稿资料分类、整理和文字编辑等繁琐的工作,为书籍的面世付出极大的辛劳。在这里对为本书出版作出努力的师长、前辈和可爱的学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韩建华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