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脉诊入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三根手指辨健康,秒懂中医切脉知识

第一节 中医离不开切脉

切脉在中医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代名词,平时人们提到中医就会说:“三根手指头、一个小枕头。”可见切脉是如此重要,它是怎么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呢?

切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切脉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漫长历史。据考证,我国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就已开始广泛应用脉诊来诊察疾病,但由于历史久远,到底谁是创始者就不得而知了。

从西汉《史记》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扁鹊救虢太子,以三部九候法诊断病情,后世便认为脉诊是由扁鹊倡导的。在对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仓公淳于意的记载中,也谈到了仓公治病时必会诊脉,称之为“仓公脉法”。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学典籍,在此书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相关论述,而《难经》则首次提出了“脉诊独取寸口”的方法。

东汉医圣张仲景创造性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诊病经验,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并采用以“寸口脉”为主合参“人迎脉”“趺阳脉”的方法,从而清楚地显示了脉诊的发展轨迹。

随后,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完成了对脉法、脉象的规范工作,确立了后世脉诊法的形态,规范统一了24脉象,首开脉象鉴别的先河,对后世医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后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脉法部分,就已经与此后的脉法基本相同了。

明朝张景岳著《景岳全书》,对脉神,脉之常变,脉之从舍、顺逆等都有详细论述。尤其是李时珍著的《濒湖脉学》中详细记载了27脉,简明易懂,十分受欢迎。

随着医疗的进步和发展,脉诊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依据。

为什么说中医离不开切脉

人活着,心脏就会不停跳动,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脉管也会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这就是脉搏。中医里把这种脉搏跳动情况称为脉象。

那么,什么是切脉?

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态,以了解病情、判断病症的诊查方法。由于切脉相对客观、稳定,其可靠性与医师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民间自古就有用脉诊水平来判断医师能力的说法。

脉诊有很多种,比如“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寸口三部九候脉法”“十二经脉遍诊法”等,但不论哪一种,其脉诊的基本指导思想都是来源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中医理念。从脉来说,它本身就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通道,所显示的信息更为深层,也较少干扰,更能接近疾病的病机与本源。

脉诊之所以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关键在于其有相对客观、稳定;直达病机,洞见病源;提纲挈领,汇聚诸证等特点。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变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等。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腠骨节,将全身贯通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经络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就脉象的形成来说,其离不开气血,而气血又与五脏六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一旦脏腑出了问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对脉象变化的把握,就可以判断出病变的具体脏腑,进而推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切脉是一项系统辨证的应用,是诊断疾病的众多方法之一,不能代替其他诊断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全面观察,比如“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