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出版产业管理理论创新的要求

创新出版产业管理理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完善出版市场体系的理论体系,而其中有关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理论研究存在空白。政府、出版企业、消费者和学者缺乏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这一重要市场主体的关注,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从理论角度看,有关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较少,有些研究涉及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某些细分市场主体,但是仍然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本书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整理发现,较早将“出版中介”作为一个组织进行研究的是董岩书,他于1993年提出“建立市场中介或自律性组织是出版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6],随后朱建伟[7]、王卉[8]、时培育[9]等人也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这一市场主体给予了关注,认为出版市场需要这类服务性的主体来辅助政府和出版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但是很多研究相对陈旧,我国出版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研究并不能为未来的出版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总体来讲,虽然一些学者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中的版权代理、行业协会、信息咨询等细分主体进行了探讨,但是将出版市场中介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少之又少,学界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

此外,学界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细分主体的论述不够系统,还需重新梳理。当前,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细分主体研究较多,对细分主体的功能、特征、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探析。以版权代理中介为例,很多学者都对版权代理、版权经纪的概念、职能范围、发展困境做出了阐述。但是出版市场中介组织并非是由单个细分主体组成的,其涉及的领域和市场主体较为庞杂,学界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细分主体之间的关系或组织关系缺乏相关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研究的空白造成学界和出版界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认识不够全面,学界难以提供实践性的建设方案,出版界也无法科学地进行应用和实践,出版市场主体间的经济活动没有相应专业机构来调节,出版资源也就无法实现优化配置,这也是造成我国出版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之一。

从实践角度看,我国出版市场中介组织在出版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还不广泛。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出版市场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各个要素市场仍待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多方出版市场主体对中介组织的关注不够,在执行某些业务时应用中介组织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尤其是政府和出版企业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仍然缺乏相关认识,这都对出版产业管理创新形成了障碍。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认为有必要填补这部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空白,归纳多方研究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出版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OL]. [2015-09-07].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2/content_4044535.htm.

[2]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务[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92-193.

[3]黄先蓉,刘章蓉. 我国出版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缺失与完善路径[J]. 出版科学,2014,22(2):17-20.

[4]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0.

[5]朱建伟. 建立出版中介组织的问题与对策[J]. 苏州大学学报,2006(4):123-126.

[6]董岩书. 建立市场中介或自律性组织是出版改革的重要内容[J]. 中国出版,1993(5): 7-11.

[7]朱建伟. 建立出版中介组织的问题与对策[J]. 苏州大学学报,2006(4):123-126.

[8]王卉. 以推进出版社会中介服务来强化三审制[J]. 编辑学刊,1997(5):34-36.

[9]时培育,袁林新. 应当建立出版社会化服务机构[J]. 大学出版,1999(2):20.